史凌玥
【摘 要】高中生是承載著國家未來的一代,擔負著建設國家、實現民族復興的艱巨使命。如何在高中時期有效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挖掘自身的創新潛能,已成為每個高中生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創新;科技;高中生
縱觀人類發展史,科學技術和技術創新一直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現如今的科學技術像離弦的箭一般飛速發展,新的發現,新的創作,新的制造層見疊出。創新是中華民族引領發展的源泉,是民族發展的永恒的動力,如今國際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不僅是經濟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更是人才的競爭。針對于如此窘迫的現實,我們高中生的作用更加的不可忽略,不可替代,一個人特別是高中生的使命感、責任感對于民族、國家是否能夠屹立于世界先進的民族之林關系重大,高中生是科學與技術,創造與創新是否能夠走在國際前沿的動力。因此,我們高中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
研究表明,高中學生存在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沒有創新的想法和創新動力;二,沒有能力去進行創新;三,沒有興趣進行創新;四,沒有足夠的毅力進行創新。不止如此,網絡技術的發展盛行,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入侵以及當代中國面臨的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等等問題日益浮出水面,當代高中學生的思想情感和活動行為也出現了很大背離,比如說各種不同的心理問題、道德和修養水平低下等,毫無疑問這些都會阻礙當代高中生的創新能力的發展提高。所以從中國高中生的創新能力的現狀入手分析,在其學習和生活中培養高中生的創新素養,不斷提升高中生的綜合競爭力,已經成為我們要建設的重點工程。
1 科學技術與創新需要好奇的心理
科學技術與創新需要培養創新的思想,這種思想的發展有不同的途徑,但最根本的還是源自問題本身的提出、解決加上最后探究,這也是思維的發展過程。
擁有好奇的心理是發現這類問題的前提。看到發現并提出不懂的問題,大家沒準會想到牛頓,因為他對蘋果掉在地上這件事很好奇,詢問“問什么”,從而產生了力的三定律,假設蘋果掉在我們頭上呢?我們能不能想到。多提問這件事證明了好奇的心理的存在,提出問題從而發現出問題,因此有了不同的觀點,從而產生出我們進行探究和學習知識的需求。
希望以后任課的老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能夠回答我們學生提出的問題,解決我們求知的需求和對我們進行加強創新精神的培養,并且在今后的教學中要發展學生的好奇的心理,鼓勵我們多提出問題與發現問題。從此課堂成為開放的學習的課堂,我們學會如何思考。
我希望我們的學校也可以引導和鼓勵學生,學校從書上的研究性的課題等地方著手,對我們喜歡的問題組織討論。我們日常學習也可以從那些知識的不同方面入手,比如知識的科學、實踐、推廣等方面,我們進行討論與檢驗,多么有意義,我們也可以選取一個小小的方面,來進行探討,這也是極有趣的。
2 興趣是科技創新的動力
“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張載的論述頗為精當,由此可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之重要。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去學呢?
1)合理巧妙設疑,喚起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的興趣可。
2)利用合作探究討論環節,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興趣,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3)講究教學藝術,教學一定要生動活潑,語言也要通俗易懂增,來增強學習興趣。
4)教學中還可以利用多媒體采用不同形式來豐富課堂教學,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5)優化教學過程設計,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教學方式,并為學生提供“表演的教學平臺”。在教學中,讓學生扮演其中的某種角色,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興趣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后天培養的、階段性的性的指向。它在教育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們要重視其在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
3 意志力是科技創新的關鍵
沃勒曾經說過:盡管我們用判斷力思考問題,但最終解決問題的始終意志,而不是才智。在科技創新、科研發明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好多時候科研者可能覺得已到了瓶頸期在無法繼續。這時候想要客服困難,科學的方法很重要,但是強大的內心、持之以恒的精神更重要,這是很多成功科學工作者的優秀品質。正如眾所周知的偉大發明家愛迪生,在發明電燈的過程中經歷了數萬次失敗,可他仍然堅持了下來,所以他找到了最合適的材料——鎢絲。所以,偉大的發明照亮了世界。如果他在第九千九百九十九次的失敗后放棄了,可能帶領世界進入光亮的科學家就另有其人了。可是,他沒有放棄,所以,他成功了。每一個成功者的背后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因為成功路上永無捷徑。唯有強大的意志與信念,方能助我們走的更遠。
4 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是科技創新的保障
初一,初二時間比較寬松,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參加科技創新的興趣小組,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生活,結合實際,大膽創新,發散思維。
培養想象力,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愛因斯坦曾說“一切創造活動都是從創造性的想象力開始的。”想象與創造有著密切的聯系,它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創造與想象是分不開的,想象是創造的前提和基礎。培養我們的創新思維,摒棄舊有的思維觀念,積極觀察生活,發散思維是激活學生的創新思路的必經之路,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結合我們自身經歷和生活實際,利用自己的好奇心和直覺,多角度的思考和發現問題,解決生活中不夠合理的某個部分,提高我們的生活滿意度,多創新多發現,展現我們新時代初中生的整體新風貌,承擔起祖國復興大業,實現中國夢。
5 活動和比賽是科技創新的舞臺
其實我們國家的興旺發達以及民族的繁榮昌盛,都離不開科技創新。我們可以了解到國家在許多政策上都很是重視科技和創新,重視大眾的創新,重視個人的創新,重視各行各業的創新,創新也成為了我國當前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高中生作為中流砥柱,應該自覺擔起創新的重擔,我們應轉變我們的思維方式,用創新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在我們的學習中爭取用新穎的有效的方法去細化知識。我們高中生也要多參加科技創新活動,比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手工大賽》等,我們通過科技和創新發明實活動的不同視野,能了解到現代科學技術在諸多領域的特點和發展,在我們實踐的過程中感受了各個思路的優缺點。
我們高中生是社會的希望和未來,在這個科技創新盛行的年代,我們需要追上時代的腳步,勇于創新,發展科技,刻苦努力,積極進取,為我們的中國夢而奮斗。未來!我來!
【參考文獻】
[1]狄向軍.中學生導報,2012.
[2]夏軍.都市家教,2012.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