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丹利+何岸玲
摘要: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是一種全新的栽培技術,其能夠陪肥地力,增強通風透光性能,提高玉米產量。最近幾年,南丹縣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玉米種植面積進一步縮小,怎樣在有限的土地中生產出最多的玉米是現階段我們需要重點解決的難題。而應用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恰好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要點和優缺點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助益。
關鍵詞: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要點;優缺點
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其操作簡單,實用性強,具有能夠增強通風透光性,可以充分發揮土壤中水、熱、氣、肥的作用,緩解作物間爭光、爭肥的矛盾,改善品質,提高產量等優點,是農民增產增收的一項新的玉米栽培技術措施。玉米是南丹縣的主要農作物,最近幾年,南丹縣采取措施積極做好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玉米產量和品質進一步得到提升。
1 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要點分析
1.1 科學選擇玉米品種
玉米品種在選擇過程中要結合本地區的種植制度、氣候條件綜合選擇,要選擇那些高產、優質、抗倒伏、高卡抗病的玉米品種,保證種子凈度在98%以上,純度在97%以上,發芽率在90%以上,結合地區玉米生產實際要選擇耐密玉米品種。
1.2 種子處理
在播種前要做好種子處理工作,還要做好科學選種工作,將病蟲害粒、癟粒和機械損傷粒全面去除,將種子放在太陽下曬種1~3天,提高種子的吸水能力,為出全苗奠定堅實基礎。在播種前還要做好藥劑拌種工作,選擇使用粉銹寧、多菌靈進行藥劑拌種,有條件的種植戶我們推薦采用包衣制劑進行拌種處理。
1.3 科學整地
采用滅茬、旋耕、施肥、起壟和鎮壓于一體的小型拖拉機進行整地,一次性成壟。同時,針對耕作層較淺的現象,要使用深松機進行深松作業,深度一般維持35cm以上,打破犁底層,為玉米根系生長奠定堅實基礎。一般情況下每隔2~3年深松一次。
1.4 播種
當耕作層5cm深度維持在6~8度左右,含水量在20%左右后既可以選擇晴天搶墑播種。玉米寬窄行栽培種植技術,改等行種植為寬窄行種植,寬行為65厘米,根據不同品種特性,株距17-24厘米,玉米密度在5500-7500株左右。具體播種方式是勇扎槍式手動播種器在第一壟壟溝兩側分兩行手工播種,并用腳進行鎮壓處理,保證兩行行距維持在40cm左右,第二壟壟溝兩側不播種,在第三壟溝兩側分兩行進行手工播種。在不減少種植密度的基礎上,種植一個寬壟和一個窄壟,保證每一壟玉米都處于較強的邊際效應之內,有利于促進玉米通風透光,保證每一壟都存邊際效應,實現增產增收的目的。
1.5 做好草害和病蟲害防治工作
在播種后要做好封閉除草工作,使用安全高效的除草劑,在晴天采用手動噴霧器進行封閉除。出苗后要結合田間玉米生長情況和雜草生長情況選擇合適的除草劑進行田間除草。同時還要做好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重點做好莖腐病、大斑病和蚜蟲的防治工作。選擇使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以上藥劑任選一種,加農用鏈霉素再加硫酸鋅肥等優質葉面肥噴霧,連噴兩次,間隔期為5天防治莖腐病。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等500倍液噴霧,每畝用藥液50-75千克防治大斑病。使用50%抗蚜威3000倍液,或40%樂果1500倍液,或50%敵敵畏1000倍液,或2.5%敵殺死3000倍液均勻噴霧防治蚜蟲。
2 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優缺點分析
2.1 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有點分析
首先,有利于提高光照資源的利用率。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能夠充分發揮邊行效益,確保每一株玉米都能夠得到充足的光照,玉米植株之間相互遮擋率降低,大大提高光照利用率,為玉米高產穩產奠定堅實基礎;其次,有利于改善田間通風情況。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能夠很好的改善田間玉米通風情況,使得田間空氣交換不斷加強,確保玉米在進行光合作用過程中有充足二氧化碳,因為田間通風率升高,玉米夜間溫度不斷下降,晝夜溫差不斷增加,提高玉米干物質的積累,玉米群體產量會不斷提升;最后,可以顯著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采用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可以將種植單位劃分為休息區和耕作區,第二年可以在休息區耕種,將土地利用問題充分考慮進去。同時,應用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能夠為土地深松技術的應用提供前提條件,設備可以在寬行中進行深松作業和施肥,極大的促進玉米生長。
2.2 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缺點分析
在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推廣應用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其中存在很多不足支持,雖然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能夠讓土地上層的資源得到很好的利用,但是這種技術也使得植物地下部分的根系對水分、肥料等資源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如何解決這種問題所帶來的不利是我們需要深度研究的。有研究學者通過對寬行80cm、窄行40cm和寬窄行行距為45cm、35cm的種植方式進行探究,發現在寬窄行設置不合理的情況下,玉米的生產效益會呈現明顯喜下降的趨勢。
參考文獻:
[1]旱地寬窄行種植對春玉米冠層結構、光合特性及產量的影響[J]. 馮瑞云,王慧杰,閆貴云,郭峰,高偉,陳穩良,李廣信.作物雜志. 2015(05)
[2]施用緩釋肥對玉米產量及其性狀和品質的影響[J]. 安江勇,葛皓,肖厚軍,趙歡,芶久蘭,祝云芳,鄭常祥,秦松,陳龍.西南農業學報. 2015(05)
(作者單位:廣西河池市南丹縣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