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如今,中國人遠赴國外留學似乎成了一種時尚。但在古代,尤其是隋唐時期,很多外國人都以來中國留學為榮。
在唐朝,中國大規模接受外國學生,日本及高麗、百濟、新羅、安南(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紛紛向中國派出留學生或帶有留學性質的使臣、僧人。
當時,到中國留學主要靠官方渠道,因此早期來華的留學生大多為“富貴公子”,有志于學習的外國寒門弟子是沒有機會來華學習和深造的。
針對各國的情況,當時的中國朝廷會拿出相應的“生源指標”,即所謂的“例”。每次接收該國多少名留學生都要依“例”辦理。因為有“舊例”限制,提出申請后并不是都能全獲通過,所以外國學生如果想來中國留學,首先得搞到“指標”,否則無法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