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芳
摘 要: 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提高文化修養的主要途徑。公共圖書館是推動全民閱讀的重要陣地和主要力量。本文通過對我國社會閱讀推廣現狀、公共圖書館在閱讀推廣中所起的作用、社會閱讀推廣的途徑及策略進行探究,希望可以為圖書館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社會 閱讀推廣 圖書館 服務 效能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3-0043-01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迫切,公共圖書館建設被列入了各級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擺在我們圖書館人面前的問題是如何應對社會的發展,促進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不斷向縱深發展。
一、我國社會閱讀推廣現狀
20世紀九十年代由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門聯合實施“知識工程”,開始了“倡導全民讀書、建設閱讀社會”的進程,從2004年起,我國開始把圖書館作為主要陣地倡導全民閱讀推廣活動,2006年首次把“4·23世界閱讀日”與“全民閱讀活動”結合起來進行推廣。隨后,全民閱讀活動在各地如火如荼開展,促進了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從2013年起全民閱讀連續四年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更凸顯了國家對閱讀的重視。可以說“全民閱讀”由此前“倡導”變為今年“大力推動”,“全民閱讀”越來越受重視,也表明我國“全民閱讀”邁上新臺階。
二、圖書館在閱讀推廣中所起的作用
1.圖書館引領著社會閱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許多原來圖書館的讀者對圖書館的興趣和依賴性正在逐漸降低。第十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顯示,2013年我國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7本,與2012年的4.39本相比,增加了0.38本;報紙閱讀率為52.7%,下降了5.5%;期刊閱讀率為38.3%,下降了6.9%。2013年數字化閱讀方式(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光盤閱讀等)的接觸率為50.1%,較2012年上升了9.8%。從國民對各類出版物接觸的時間來看,與 2012年相比,我國成年人每天接觸傳統紙質媒介時長有不同程度的減少(除紙質圖書閱讀略有增加),數字化閱讀呈增長趨勢。如何引導正確健康的新型閱讀方式成為公共圖書館的重要任務之一。
圖書館作為人類終身學校,吸引、培養、指導社會讀者正確閱讀,責無旁貸。圖書館員應擔當起公民閱讀指導的老師,積極引導人們有價值地閱讀、摒除人們休閑性、快餐性、功利性等一些偏頗的閱讀觀念,從大眾化閱讀轉向個性化閱讀,從“淺層閱讀”走向“深層閱讀”,在長期的培養和堅持下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閱讀意識觀念深入讀者思想,通過閱讀的積累和提升來實現自我素質的提高。
2.圖書館承載著社會閱讀
從目前的觀點來看,沒有任何社會組織可以有圖書館那么多的文獻資源和副本,并且免費以平等和自由的形式為所有公民服務。特別是近年,國家提出了學習型社會的建設,逐步加大了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公共圖書館的軟硬件得到極大提升,館藏文獻數量和應用水平得到明顯改善。比如深圳圖書館,其藏書截至2008年年底已經超過1376.9萬冊,電子文獻在100萬冊左右,藏書之多,令人向往,可以給市民帶來豐富的資源和閱讀的便利。
3.圖書館踐行著社會閱讀
圖書館員在進行閱讀指導、引導大眾閱讀能力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比如,杭州熱衷于打造平民圖書館,力求營造富有學術氣息的氛圍,使人們的閱讀生活變得越來越休閑、方便、精致和時尚。比如,蘭州市圖書館近幾年通過舉辦蘭州讀書節、金城大講堂等系列閱讀推廣活動,擴大社會影響力,營造社會閱讀氛圍,參與讀書活動的群眾人數逐年增加。
三、社會閱讀推廣的途徑及策略
1.進一步改善閱讀條件,建設和發展公共圖書館
我國目前圖書館數量、藏書量還是數字化程度都不足,無法滿足大眾的需求,與發達國家相比,更是差距不小。比如,在我國圖書館與人的比例為1:460000,而在美國,比例是1:13000。因此,我國必須加大投入,進一步改善閱讀條件,加快公共圖書館建設和發展。比如在大中城市新建大中型圖書館,保證圖書館的總體數量;在城市街區建設小巧實用的“24小時自助圖書館”或者“城市書房”,彌補圖書館的不足;增加圖書館藏書的數量,保證讀者能夠讀到自己想要閱讀的書;加強數字化建設步伐,滿足年輕喜歡網絡群體的需求。
2.進一步完善圖書館的服務效能
2.1建立長效的閱讀推廣工作的保障機制。一是要建立有事業心和責任感、懂圖書館業務的人才隊伍,專門進行閱讀推廣工作的策劃、組織和實施;二是要有保障資金,用于開展各類推廣活動的宣傳和運行費用。
2.2借助多種力量營造全民閱讀氛圍,實現閱讀推廣活動廣度與深度的融合。一是爭取上級部門重視和支持,從而在活動的組織、經費、協調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二是聯合社會力量合作共建。例如可以與出版商或書店進行合作;可以邀請民間閱讀組織協辦活動,彌補圖書館人力、經驗和經費的不足;三是做好對縣區圖書館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指導,發揮他們的積極性,推動縣區館開展自己的特色活動,做到資源共享、推陳出新。
2.3因地制宜開展符合公眾需求的活動。圖書館面對的對象是社會各階層,不論年齡、文化水平、學歷層次、社會地位,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因此,圖書館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中,要切實考慮到社會不同群體的需求,開展符合不同群體的特色活動。主題要有感召力、創意和親切感,形式要多樣,并堅持長效機制,逐步形成品牌。如面向老年人開展中老年養生保健講座,面向職場人員開展社交禮儀、職業規劃講座,面向弱勢群體開展適合他們的特色活動,形式可以是講座、展覽、演講、知識競賽、舞臺表演、沙龍等。
3.營造閱讀氛圍,點燃大眾閱讀熱情
不斷加大閱讀推廣宣傳力度,利用圖書館陣地展板展架、LED宣傳屏、宣傳手冊、網站等進行宣傳,利用報紙、網絡、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及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多種方式宣傳推廣閱讀。同時,積極為讀者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爭取社會各界的參與和關注,培養大眾的閱讀興趣和參與熱情。
結語
閱讀,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隨著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與深入,公共圖書館應該承擔其閱讀推廣的重要責任,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為原則,激發大眾的閱讀興趣,提高國民的文化素養,為構建學習型社會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范麗萍. 社會閱讀推廣與公共圖書館使命[J]. 圖書情報導刊,2016,03:53-55.
[2]范麗娟.社會閱讀的發展與圖書館的閱讀推廣[J]. 大眾文藝,2014,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