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1日,由商務印書館、國家語言資源監(jiān)測與研究中心、人民網(wǎng)等單位主辦的“漢語盤點2016”在北京啟動。另外,網(wǎng)友關注的年度十大網(wǎng)絡用語也即將開始評選……
《新周刊》在杭州舉辦了“知道分子”座談會,執(zhí)行總編向大家征集2016年的年度漢字,有人提了“漲”,有人提了“限”,都和房地產(chǎn)有關,“我說這即將過去的一年,有個突出的新現(xiàn)象,就是全民都在刷屏。大人就不用說了,開會在刷、乘車在刷、朋友見面、家庭聚餐都在刷,一個人的時候在刷,一堆人的時候也在刷……”
文化語言也好,社會語言也好,實際上是代表我們生活的一種特征,不僅構成了一種語境,也是一種生活環(huán)境、文化環(huán)境。這種語言不僅表現(xiàn)為我們的一種流行文化,也代表了我們的一種時代生活。年度流行語或年度漢字,可以說記錄了社會萬象、世事民情、時代點滴。
在即將過去的一年里,每一個網(wǎng)民的網(wǎng)絡行為,每一個社會事件或網(wǎng)絡事件的曝出,每一個社會的焦點熱點話題的爭議和傳播,都與“刷”密切相連,“刷”字最吸睛,最傳神,最有典型性,真像《新周刊》所說的——“全民都在刷屏”。
走在地鐵里、大街上,到處是“低頭一族”、“刷屏一族”,這些匆忙趕路的人,他們一般都在低頭看手機。有人一邊坐地鐵一邊看手機,坐過好幾站后,發(fā)現(xiàn)方向坐反了;有人在擁擠的車廂里,死活要擰著胳膊,從包里掏出手機,擰巴著送到自己視線范圍內,看個視頻;有人約了朋友一起小聚,或是聚會開始前,或是聚會進行中,紛紛掏出手機埋頭緘默“刷屏”……
2015年沈陽舉行“遼寧好人”年度盛典,一個個先進人物的事跡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引發(fā)了關于“遼寧好人”正能量的熱議,以及隨之而來的網(wǎng)友刷屏點贊;“一碗面,可以挽救一個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條朋友圈信息,為了挽救一個素不相識的孩子的生命,鄂爾多斯小城的人們一大早不約而同地來到了這個父親的面館,有吃面的,有干活的,有把錢放桌上就閃的……2016年10月份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在央視首播,在有的地方掀起觀看熱潮,“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們的懺悔就是我們的警示”“理想和信念的堅守,時刻都不能放松,稍微放松思想警惕可能就會犯錯誤,反腐永遠在路上”,一夜之間各種評論刷屏朋友圈……
網(wǎng)絡“刷屏”、微信圈“刷屏”,可以最高效率、最快速度、最大范圍地傳播富有積極意義的社會新聞事件。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的傳播力量,通過個人的傳遞“刷屏”,保持著對社會事務的關心,對現(xiàn)實生活的廣泛介入態(tài)度,弘揚和彰顯了社會意識、擔當精神和責任追求,這是目前社會最需要、最可貴、最值得鼓勵的精神正能量。
一條信息的“刷屏”率越高,就可代表它被社會和大眾關注、知曉的程度越高。但如今網(wǎng)絡世界的日益商業(yè)化和市場化,“刷屏”已成為商業(yè)利益鏈上的一環(huán),也越來越扭曲為一種博取最大利益的炒作功能。有的通過制造所謂的“開撕”對象來吸引“刷屏”;有的依靠“惡炒”的方式來博得“刷屏”:有的通過編造所謂“話題”來引發(fā)大眾的“刷屏”;有的利用網(wǎng)民網(wǎng)上求財?shù)男睦碇圃臁八⑵痢保挥械臑槟怖ㄥX雇傭他人“刷屏”……
我們掌握著許多技術、工具和表達手段,但是否一定會傳播最好的文化和思想?技術,從來不是和道德、倫理和人性無關的。“刷屏”如被正確利用,便會成為傳播真實、健康和有益信息的巨大力量。反之,如果“刷屏”被錯誤地使用,受人操縱,就會成為愚弄受眾,欺騙社會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