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寒
縣級電視臺,作為我國廣播電視系統中最基層的組成部分在新媒體時代,由于受到覆蓋面、資金、技術、人才等條件的限制,在各種新媒體強勢競爭的新格局中,往往呈現發展滯后的窘況,縣級電視臺如何突破發展的瓶頸,揚長避短,立足本土實際,以新聞宣傳促進經營發展,加快與新媒體的融合,走出一條良性發展的道路,這是縣級電視臺應該長期思考的問題。
如何在層層媒體的“壓迫中成長、狹縫中生存”,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來發力,讓縣級電視臺保持活力,提高收視率。
1 改進新聞節目的報道方式
縣級電視臺的新聞是一個縣群眾了解身邊事的一個平臺,新聞節目是縣級電視臺節目中最主要的部分,要改進報道方式,使新聞節目更加貼近群眾,要變換視角,把過去的脫離群眾,高高在上,模式化、格式化嚴重的新聞改變成為領導與群眾共同關注的新聞,這就要從社會和群眾的視角來觀察、分析和報導政務活動,找到領導和群眾關注的共同點,抓住關聯性,事事處處聯系生活,樹立群眾意識,抓住貼近性,把新聞做得可看、親切、平易近人,這就要要求編輯、記者勤于思,敏于行,善于挖掘新聞選題,了解欄目定位、搞好特色宣傳,縣級電視臺的節目要適合觀眾所需,凸現地方特色,創造精品欄目。
縣級電視臺是基層媒體,觀眾的來源比較狹窄,要想讓縣級電視臺能吸引觀眾,并被觀眾所接受,就要在節目上下文章,要找到適合觀眾所需要的節目,提高觀眾對電視的忠誠度,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縣級電視臺的發展,做到與網絡媒體整合,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網絡已經是大家生活中離不開的的事物,面對來勢洶涌的網絡傳媒時代,像一些有權威有影響力的電視臺,如中央電視臺和各省級電視臺都在忙著組建自己的網站加快與各種新媒體的融合,縣級電視臺雖然在資金和地域上受到一定的制約,但是也可以利用網絡傳播來提高自身的品牌和影響,做到與網絡媒體整合,如可以通過博客、微博等方式來增加信息的傳播, 因此,除了提供比較娛樂性、服務性的本土節目以外,還要根據觀眾需求來定制節目。
2 突出節目的亮點和特色
縣級媒體要明確受眾特點、真正服務大眾,最大限度地提高節目質量,地方電視新聞要有新鮮味、鄉土味、大眾味,找準受眾新位置,把觀眾最關心的最新消息以最生動的形式呈現出來,縣域雖小,但老百姓對本地本方發生的新聞事件卻非常關心,對身邊事非常的有興趣,仍有其可供報道的閃光點,“以小見大”、“把小做活”是縣級電視臺新聞的采編方向,最大限度地提高節目質量,加快與新媒體的融合,縣級電視臺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才能與星級電視臺在縣域內爭收視率,辦好新聞節目,關注民意、民生,為廣大群眾服務,到百姓中去調查了解他們的所需、所想,然后再按需烹制新聞佳肴,縣級電視臺要更加關注受眾口味,為受眾提供優質特色內容,要主動從信息采集者變為匯聚、整合和信息解讀者,從意見的表達者變為意見、關系、甚至情況的平衡者,要借助新媒體平臺實現傳播價值的擴大化,實現從作品到產品的轉向,從傳播與接受的角度來講,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從受眾到客戶的轉向,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節目的收視率,使縣級電視臺受到本地群眾的喜愛。
3 推陳出新,創辦群眾喜歡的欄目
縣級電視臺還要不斷推陳出新、完善欄目內容。現在的社會是一個知識與創新的社會,如果縣級電視臺只恪守著原有的幾個固定欄目,不思創新與不思進取,那么就算原來的欄目布置與人員安排有多么合理,這家電視臺的發展會受到制約,只有在適應社會的發展中不斷吸取新的理論支持,明白宣傳的目的和方向,提升節目品位和質量,才能不斷調整節目定位、不斷創造符合時代發展與社會潮流的新欄目,才能在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
4 擔當責任,關注民生,建好公益性宣傳平臺
搭建強勢宣傳平臺,注重公益宣傳、關注民生,關心民眾,公益事業是我們全社會都應該關注的事業,像社會環保問題、人口與社會發展問題、婦女與兒童權益保障問題等等,公益宣傳往往容易使得受眾對電視臺產生好的印象,進而能極大的提高自己的社會公信力和影響力。現在,人們對公益事業是越來越關注,如果觀眾經常在電視里看到公益宣傳,無形之間就會對這個為公眾做公益的電視臺增加好感。
5 加強隊伍建設,夯實辦臺之基
媒體競爭的關鍵是人才競爭,媒體優勢的核心是人才優勢。人才是創新轉型的核心要素,是推動縣級廣播電視事業、產業發展和提升廣播電視核心競爭力的第一推動力。
首先要多形式、多渠道培養人才,提高基層廣電隊伍的素質能力,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創新人才引進與合作模式,優化人才隊伍結構,對記者編輯、播音主持、制作傳輸等專業崗位,要通過科學設置招聘條件、專業考試、技能測評、專業面試等方法,確保科學選人、人崗匹配,對急需而又一時難以引進的專業人才,縣級臺要勇于打破地域、身份界限,并且做到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再次要優化人才成長環境,不斷完善人才的外引內選、競聘上崗、雙向選擇等舉措。
6 改變新聞生產方式
轉變新聞生產方式,為受眾提供優質特色內容。新聞由作品轉向產品后,意味著需要從作品創作思維向產品制作思維轉變。因此,廣播電視新聞作為產品,需要注重形態,注重品質,注重特色、注重包裝,注重營銷,還需要注重必要的售后服務。要以全媒體的視角,精心策劃、設置議題,不斷推動主題宣傳、典型宣傳、熱點引導、應急報道、輿論監督、新聞評論、惠民服務、人文精品、綜藝品牌、社會活動等節目、欄目內容的轉型創新,既要體現產品的多元性,又為受眾提供優質特色內容。當下的新聞內容是一種多元性、組合式內容,同樣的新聞內容因為組合方式的變化,其價值容量及價值呈現都與以往有所不同。
縣級電視臺發展在資金上的還是要積極爭取縣財政的大力支持,尋找自身優勢,實現多元化經營,根據本土特色,打造百姓喜聞樂見的精品欄目、特色節目,這樣才能牢固樹立在當地受眾中的影響力,實現新聞宣傳促進經營發展的良性循環,在時間和空間上謀求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取得社會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在改革中拓展生存空間。
(作者單位:云南省嵩明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