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志康
摘要 本文結合呼倫貝爾農牧區防雷減災工作的實際,簡要探討了防雷減災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農牧區雷電災害多發的原因,并提出了農牧區防雷減災對策。
關鍵詞 農牧區;防雷減災;重要性;成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 P4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7-0201-01
我國是世界上雷電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之一,每年春夏之交和夏季,各地幾乎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雷電災害。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進步,國內外相關學者對雷電災害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對其變化規律和形成機理有了初步認識,并以此為依據開展了防雷減災工作,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和降低雷電災害損失,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1 防雷減災工作的重要性
農牧區設施和經濟相對落后,屬雷電災害高發區,且農牧區防雷減災工作形勢嚴峻。相關部門應在防雷工作規?;芾淼幕A上,不斷完善農牧區防雷減災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雷電災害對農牧區造成的影響,確保農牧民生命財產安全。呼倫貝爾市年平均雷暴日數為26.9 d,是全國雷暴較少地區之一,盛夏之交冷空氣勢力明顯減弱,因鋒面低槽影響,雷暴活躍;盛夏副熱帶高壓明顯加強,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伸,長江以南地區為副高脊控制或者處于副熱帶高壓邊緣,此時的對流活動最活躍,雷暴天氣也頻繁出現。當前,因農牧民防雷減災意識淡薄、農牧區防雷設施滯后等影響,氣象部門開展防雷減災工作的難度加大;隨著高集成智能計算機、弱電子等電子設備的廣泛應用,雷擊風險增加;還有一部分單位為了節省資金,采用的防雷裝置不符合規定要求。再加上施工質量不合格,加大了防雷監管的難度,給防雷工作埋下了安全隱患。因此,做好農牧區防雷減災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 農牧區雷電災害多發原因
2.1 防雷組織管理不完善,缺乏技術
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對農牧區防雷減災組織的管理能力和技術服務能力直接影響防雷減災效果。首先,農牧區防雷監管組織機構還不完善,處于基層的農牧地區缺乏專業防雷減災人員和機構,防雷工作還處于初級階段。農牧地區房屋選址、設計、審批及公共設施建設等均未得到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引導,增加了農牧區雷電安全隱患。其次,農牧地區缺乏詳細的防雷減災和控制規劃,缺少可以參照的防雷減災標準和技術方案,雷電監測預警系統不完善、信息傳輸平臺少,這些都增加了農牧區雷電災害概率[1-2]。
2.2 農村防雷設施安裝不到位
農牧區大多數建筑物都為自建房,農牧民為了節約資金,大都沒有安裝相關防雷設施,即使安裝防雷設施也與防雷要求不符,一旦出現雷雨天氣,這些建筑物都處在雷暴危險區域內。農牧民使用的太陽能熱水器、電視接收器等均安裝在屋頂,并未對其進行接地操作,增大了雷電安全隱患。此外,室外架空線路也會增加雷擊隱患,隨著農牧民經濟收入水平的提升,室內家用電器種類不斷增多,這些電器的信號線和電源線在引入室內之前都是室外的架空線路,布線不合理、亂拉亂掛的現象較為常見,極易引發雷電災害。
2.3 農村雷電預警信息發布不暢
雷暴天氣的出現時間、強度和危害區域等預警信息可通過氣象部門預報提前知曉。但是,由于農牧區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增加了當地雷電監測網絡和雷電預警系統全覆蓋的難度,一些農牧民無法第一時間了解到雷電預警信息,很難在雷電災害出現前做好應對。
3 農牧區防雷減災對策
3.1 安裝防雷裝置,完善防雷措施
針對經濟落后的農牧區安裝防雷設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工作強度大的情況,政府和相關部門應投入一部分資金在適宜場所安裝避雷針進行區域防雷,這種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直擊雷造成的危害,雷電流可以通過防雷裝置迅速泄放進入大地,從而降低對農牧區的危害。區域性防雷的主要特點是成本低、收益高,應在農牧區加強推廣。
3.2 拓寬防雷知識宣傳渠道
為了提升農牧民的防雷意識和自救能力,氣象部門應在農牧區加強防雷減災知識宣傳和防雷知識普及,加強與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溝通交流,做好防雷減災工作,不斷完善農牧區氣象科普宣傳隊伍建設。在傳統媒體宣傳基礎上,增加電子顯示屏、電視、宣傳冊、展板等戶外宣傳方式,不斷豐富防雷內容,使其更加貼近農牧區生活,結合典型案例與農牧民進行面對面宣傳,降低雷電災害的危害。
3.3 開展精細化雷電災害預警預報服務
氣象部門應積極開展雷暴天氣預警預測業務,拓寬氣象信息發布渠道,不斷提升農牧區氣象信息覆蓋率,確保在第一時間將災害性天氣信息傳遞到每位農牧民手中,進而提升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
3.4 強化農村防雷減災工作的責任落實
氣象主管部門應嚴格履行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職能,做好農牧區防雷減災規劃工作。加強對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中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分段檢測和竣工驗收等環節的監管力度,從源頭上杜絕安全隱患;雷電防御中心應定期檢測防雷裝置,發現有不合格防雷裝置應限期整改;充分發揮政府部門在農牧區防雷減災中的作用,根據國家、內蒙古自治區防雷減災法律法規并結合農牧區雷電災害實際,制訂科學合理的農村防雷減災責任體系,推動農牧區防雷工作朝著法制化方向發展;將防雷減災工作納入地方政府工作中,落實農村雷電減災法律法規[3-4]。
4 參考文獻
[1] 袁娜,丁俊.加強農牧區防雷減災工作對策建議[J].安徽農學通報,2012(20):103-104.
[2] 尼瑪卓瑪,紅梅.西藏高原農牧區防雷減災工作現狀及對策[J].西藏科技,2012(3):59-61.
[3] 許永彬,劉賽.西藏農牧區雷電災害防御措施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7(5):179.
[4] 索朗央金,仁青桑布,次仁曲宗.山南地區農牧區防雷現狀和對策[J].西藏科技,2015(9):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