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炯霜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語文課堂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素養教育和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能主動參與到課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不僅依賴于老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方法,還依賴于學生主動性的發揮,所以要在平時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多種教學方法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實現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主動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3-0147-01
進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學習到語文知識,并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進行繼承,而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來,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考能力,才能更快了解和掌握書本上面的知識。那么如何在課堂中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一、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只有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才能勇于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并且能夠同老師進行平等的交流和溝通,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這既是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發展方向。老師不是萬能的,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也會犯錯,而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提出疑問或質疑,讓課堂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得到開展,所以成功的教育離不開和諧的課堂氛圍。而傳統的教學理念則忽視了這一環節,其更加注重對于知識本身的傳授,忽略了學生是否吸收了知識,是否存在疑問,這種“獨斷專行”的教學方法成效幾乎不大。因此,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老師就要努力消除學生對于權威,對于老師的畏懼心理,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我們不僅要作為學生的良師,還得成為學生的益友,在課堂中多用親切的微笑、信任的目光、耐性的傾聽和鼓勵的話語來消除學生對于老師的敬畏之心,讓學生們都能感受到發自老師內心的關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起到輔助的作用,這就不僅要求老師能夠根據教材對知識進行細致的分析,幫助學生學習和了解課本內容,而且要充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通過相關內容的學習來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只有讓學生在課堂上會學、樂學,獲得學習知識的成功體驗,這才算得上是成功的課堂教育活動。因此,老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把課堂舞臺更多的交給學生來“表演”。在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中,老師的教學形式單一,為了提高教學效果,老師往往會掌控整個教學流程,為了防止學生對知識或文本的錯誤理解,便代替學生進行問題發現、分析和解決,課堂知識滿堂灌,比如人物形象、寫作手法、修辭手法等分析內容,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由于學生缺少自主思考的過程,所以對于老師所傳授的內容大多只能理解表面意思,不能深層次地對文本進行解讀,嚴重缺乏自主學習能力,不能舉一反三,即使再面對同類的問題,也無從下手。語文教育,不應該把之當成是單純的知識記憶和應試教育技巧學習,而是要培養學生對于課堂和課本的自主感,打開學生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最終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在語文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促進教學方法更加符合課程內容的要求,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課堂主動性。比如在學習《背影》這一課時,老師可以采用更加自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對本文的閱讀和思考,然后提出自己的閱讀感悟或者寫一篇讀后感,這樣就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理解和印象。而對于難度較高的說明文,老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對文本進行預習,在課堂中督促學生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對于預習中發現的疑點難點問題進行重點把握。同時老師要深入分析學生學習語文這門科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
四、正確的引導
語文課堂教學,就是實現老師教和學生學的過程的有效整合,所以,老師在課堂中的正確引導必不可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把握好課堂節奏,在需要仔細觀察時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在需要認真思考時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做到全局和細節的統一,促進學生發揮其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另外,老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節奏的把控者,通過正確的引導,可以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發言,積極思考。在必要的時候,老師可以作為學生學習的輔助者,把更多的課堂時間和主動權交給學生自主發揮,讓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多說話、多動手、多思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加深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掌握。
五、合理運用教學媒體
學生對圖片、聲音、視頻等內容有著直觀的感受,容易加深印象,便于學生理解。通過教學媒體的運用,可以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能夠讓課堂中的知識點更直觀的表達出來,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比如,老師在講授《蘇州園林》這一課時,就可以通過教學媒體來對學生展示有關蘇州園林的資料、風景圖或播放與蘇州園林有關的視頻資料,讓學生能夠通過觀看和欣賞影視資料對蘇州園林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把自身的情感融入到課本中,與作者的思想情感發生共鳴。所以,合理運用教學媒體,能夠有效發揮學生課堂中的主動性,便于課堂效率的提高。
六、結語
教學是一個不斷探索和發展的過程,而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堂主動性,實現教育教學改革,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只有實現師生之間相輔相成,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才能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黃玲.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性的發揮[J].開心素質教育, 2014(9):7.
[2]董炳春.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J]. 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刊, 2013(2):4.
[3]劉敏. 發揮學生主動性提高語文課堂效率[J].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3(1):119-120.
[4]周建軍.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主體地位[J]. 讀寫算:教育導刊, 2012(1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