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秀敏
摘 要: Sandwich教學法(三明治教學法)是一種實踐-理論 -實踐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Sandwich教學法的成功與否也與課程實施計劃有很大的關系。本人以一種呼吸系統疾病:慢性支氣管炎為例探討三明治教學。
關鍵詞:Sandwich教學法 病理學教學
Experience of writing skills of Sandwich teaching plan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Kong Xiumin(Department of Pathology, Luohe Medical College,Luohe,Henan province,462000)
Abstract: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is a kind of study-practice-study teaching method, it focuses on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relies heavily on the writing of lesson plans.This paper takes one respiratory diseases:chronic?bronchitis as an example to explain the skill of writing the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Sandwich teaching method;Pathology teaching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3-0216-01
在醫學院校中,病理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基礎醫學課程,是一門基礎和臨床之間的橋梁課,屬于形態學科,重點內容大多都是形態學的改變,有的比較抽象,不太容易理解,記憶有點困難,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為了培養出知識過硬、動手能力強、善于溝通、有良好團結協作精神的高素質醫學生,在教學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其中也嘗試用Sandwich教學法(三明治教學法),Sandwich教學法興起于20世紀初的英國, 不同于傳統的 “填鴨式”教學法,是“實踐-理論-實踐”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但是將病理學全部采用三明治教學還不現實,一是有的教學內容比較抽象,讓學生自學,比較困難;二是學生討論時間較多的話,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既定教學任務。因此,需要教師對學習內容上做一個篩選,選取難度適中章節。本文就以呼吸系統疾病為例來探討Sandwich教學法。
具體實施方案是:教師開場白→學生分組討論→學生代表匯報→教師講授及總結→三明治教學評價及總結。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1]。
呼吸系統疾病是病理學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本章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了總論章節的內容,初步具備了分析病理變化的能力,所以本章可以施行Sandwich教學法。本文以呼吸系統疾病中的慢性支氣管炎為例,初步探討Sandwich教學的一點心得體會。實踐表明,在人數較少的班級開展教學,效果比較好,所以選取授課對象為三年制專科臨床專業,隨機選取30人,課時為2學時,共計90分鐘。具體實施辦法是:
1.隨機分組:課前采取隨機抽簽的方式,按照六人一組,將學生分成五個小組,同小組的學生圍在圓桌周圍,以方便小組討論。
2.開場白:圍繞現在空氣污染比較嚴重,現在的天空沒有了藍天白云,而更像仙境,并且我們又多一個新的假期,就是霧霾假,霧霾為什么會放假?那就是因為霧霾會損傷呼吸道,引出今天的主題呼吸道疾病,這時候先帶領學生簡單復習一下正常支氣管壁結構。通過這樣的開場白,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還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順勢提出這次課的學習目標:①掌握慢性支氣管炎的病理變化;②掌握慢性支氣管炎的并發癥;③熟悉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病理聯系。
3.(小標題是什么?問題設置?)教師在最后要提出若干問題:提出的問題數量一般和小組數是一致的,我們本次教學就因此提出5個問題:①是不是感冒引起咳嗽咳痰就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②發生慢性支氣管炎組織學結構有哪些改變?③咳嗽咳痰的病理學基礎是什么?④慢性支氣管炎喘息的病理學基礎是什么?⑤長期的慢性支氣管炎能引起哪些并發癥?本章節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主要考查慢性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及其病因,學生必須了解慢性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第二個問題主要考查慢性支氣管炎的病理變化。第三個問題主要考查病理臨床聯系。第四個問題主要考查細支氣管的組織學結構。第五個問題主要考查長期慢性支氣管炎引起支氣管、肺和心臟結構的改變及功能的改變。
4.學生分組討論:每組在規定時間內主要討論一個問題,其他問題也少加討論。討論環節主要鍛煉學生的時間觀念,鍛煉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集中精力,理順思路,互相協助完成相關問題的解答。
5.學生代表匯報: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內拿出的對問題的共同意見,依次選派一個表達能力強的代表上講臺,充當老師角色,來進行講解,學生代表發言講解后,再由小組內成員或者其他組成員來進行補充。
6.教師講授及總結:教師通過學生的講解,尋找學生對本章內容理解的薄弱知識點,還有對學生討論中遇到的難點問題給以闡述,另外總結五個問題的答案。一般來說,教師在講授內容上,主要講授慢性支氣管炎的病理變化及其由于病理改變出現的臨床表現;同時強調慢性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和由于長期的慢性支氣管炎導致的并發癥。根據教師的歸納總結及講解,這時候每個小組同學再對原來提出的所有問題進行總結性的討論,對不理解的地方相互溝通交流,也可以和其他組同學進行探討。
7.三明治教學評價及總結:三明治教學法有別于傳統的教學形式,以學生為本,主要采取小組討論的形式[2],在授課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授課結束后,又讓學生進行分組談論對三民治教學的看法,學生普扁認為這樣學習的方法,對知識的獲取不是被動聽老師填鴨式的教學獲取的,而是自己經過自主學習后獲得的,對知識的記憶會更深刻。通過小組討論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及溝通能力,充當老師角色講解的形式很好地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對于提高自身素質非常重要,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中與同事開展合作,進行良好的醫患溝通。這些都是對病理學教學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三明治教學對老師的要求高,需要廣泛查閱文獻,研究學生心理,熟悉學生學習基礎和水平,各個環節要環環相扣,緊張有序。還有在實踐中仍有一些限制,比如不太適合在大班中開展,并非所有教學內容都適合開展三明治教學,等等。
參考文獻
[1]陳靜,李紅軍,駱社丹,等.“三明治”教學法在基礎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教育教學論壇.2014(37):64-65.
[2]張俊祥,儲德開.醫學影像專業的“三明治”教程[J].實用全科醫學,2004,2(2):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