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夏提·艾麥爾

摘 要: 目的研究經臍單孔腹腔鏡治療膽囊良性疾病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顧分析方法對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長沙某醫院治療膽囊良性疾病患者進行總結分析,共98例患者,按照自愿原則將患者分為了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患者采用經臍單孔腹腔鏡治療手段實施膽囊切除術,對照感組患者采用傳統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比術后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感染情況、住院時間和術中、術后出血等情況。結果試驗組和對照組術中和術后出血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未出現感染現象,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采用經臍單孔腹腔鏡治療能夠有效縮短住院時間,緩解患者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兩組之間的差異性顯著,(P<0.05)實驗組。試驗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6.12%,對照組為26.53%,兩組之間差異性顯著,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經臍單孔腹腔鏡治療膽囊良性疾病能夠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和傳統手段方法相比較更加安全可靠,能夠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心率和平均動脈壓、減少并發癥發生,在臨床治療中有著很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經臍單孔腹腔鏡治療 膽囊良性疾病 效果 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65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3-0276-01
腹腔鏡手術方式已經成為普通外科手術最常用的方式,因其創傷小,恢復快,在外科臨床手術治療中應用十分廣泛。腹腔鏡手術在膽囊疾病治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進行膽囊手術過程中,傳統治療手段會對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腹腔內臟器正常灌注造成影響,在手術過程中和手術后患者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并發癥,急需采用一種全新的手術治療方式,緩解上述并發癥的出現。本次研究就利用經臍單孔腹腔鏡治療手段對膽囊良性疾病患者進行治療,現將研究內容報告如下:
一、試驗材料和方法
1.試驗材料的選取
本次研究對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長沙某醫院治療膽囊良性疾病患者進行總結分析,共98例患者。排除膽管結石、近期膽囊病急性發作等手術禁忌。納入標準為B超診斷為膽囊結石、息肉、有膽囊壁增厚,自愿入組治并配合治療的患者。將98例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9人。其中試驗患者男性27人,女性22人,年齡在42~67歲之間。疾病類型為膽囊結石27例,膽囊息肉22例。對照組患者男性34人,女性25人,年齡結構在總始42~70歲之間,疾病類型為膽囊結石26例,膽囊息肉23例。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性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療方法
試驗組患者采用經臍單孔腹腔鏡治療手段。全身麻醉后在臍部下緣做一個1~2cm長弧形切口,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氣腹,維持腹壓在12mmHg左右,放入穿刺導管以及腹腔鏡手術器械,先使用腹腔鏡對患者腹腔進行檢查,了解膽囊和周圍臟器的位置和關系,打開膽囊系膜前后層,逐層解剖膽囊三角,保證膽囊動脈和膽囊管充分游離。然后分別夾阻膽囊動脈膽囊管后切斷,分離膽囊和膽囊床,將膽囊取出后縫合切口。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的腹腔鏡三孔法進行膽囊切除,麻醉消毒后,在臍部下緣1~2cm處切口,建立人工氣腹后放入腹腔鏡,并分別于左右肋緣下做一個0.5cm的切口,放入手術器械,順行或者逆行切除膽囊之后,經劍突下切口去除膽囊,縫合各個切口。對比術后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感染情況、住院時間和術中、術后出血等情況。
3.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過程中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材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材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分析
1.手術中試驗組和對照組相關指標分析
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在手術操作時間和手術出血量之間的差異性不明顯(P>0.05),差異性無統計學意義。而經臍單孔腹腔鏡治療的患者心率和平均動脈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常規治療手段,兩組之間差異性顯著,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P<0.01)。詳細情況見表1所示。
2.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手術后相關指標分析
手術后試驗組患者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術后出現排氣時間以及術后平均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差異性顯著,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所示。
3.試驗組和對照組并發癥發生情況
通過對表3數據進行分析發現,除了術后都有1例患者患者出現出血相同之外,試驗組的其余指標要顯著的優于對照組,試驗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6.12%,對照組為26.53%,兩組之間差異性顯著,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3所示。
三、討論
相對于傳統的腹腔鏡手術,經臍單孔腹腔鏡治療手段的應用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經臍單孔腹腔鏡治療手段相對于傳統腹腔鏡手術入路中的左右肋側下切口大,經臍單孔取出膽囊更為容易,能夠顯著降低切口感染的幾率,避免手術過程中因為肌肉拉傷而引起的術后疼痛,對膽囊結石較大的患者更加適合;其次,采用經臍單孔腹腔鏡手段改變切口方式,由三孔轉變為單孔,可以顯著降低患者手術過程中的創傷面,同時切口的隱蔽性更好,能夠提高患者的手術滿意率。
通過本次研究發現,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時間比傳統手術方式的時間要長,出現這種情況,看能是初期操作不熟練,學習難度較大有關,同時由于多個穿刺管放置一個刺孔內,容易出現套管相互碰撞的現象,操作的靈活性受到限制,手術視野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總之,經臍單孔腹腔鏡治療膽囊良性疾病能夠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和傳統手段方法相比較更加安全可靠,能夠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心率和平均動脈壓、減少并發癥發生,在臨床治療中有著很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楊玉兵.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傳統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比較與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 2013(02)
[2]楊培,曾新桃,羅華,張偉.經臍單孔腹腔鏡與傳統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對比研究[J]. 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2(09)
[3]張海江,閆軍,王贏凱,楊波,王建忠.經臍單孔腹腔鏡與傳統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對比研究[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2(07)
[4]馬海,李楊,胡曉華,沈文來,柯海文,董孟華.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經典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療效比較[J].肝膽胰外科雜志. 2011(02)
[5]陳至生,張銘.小切口膽囊切除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良性疾病的臨床效果[J].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3(05)
[6]王建良,韓鋒,沈恒山,馮介云,丁厚中.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良性疾病[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