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楠
摘 要: 文化自覺簡言之就是人的主體自覺在文化層面上得到了一定的表現,并且文化自覺在建設先進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夠實現對建設先進文化的精神引領。因此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新時期,應該加強對文化自覺的重視,借助文化自覺逐步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大繁榮。
關鍵詞:文化自覺 社會主義 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3-0342-01
中國共產黨在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中明確提出在新時期的文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堅持走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方向,真正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進而切實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的進一步發展。而中國共產黨在社會建設過程中表現出的高度文化自覺,實質上是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目標的高度自信。因此在當前積極探索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途徑的過程中,一定要明確文化自覺的重要作用,重視其作為文化發展生命力的價值,以文化自覺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文化繁榮貢獻相應的力量。
一、文化自覺的主要內容
文化自覺的主要內容涉及到對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創新,是在研究中結合全面和發展的觀點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進行研究,能夠做出對全球化和現代化背景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方向相關問題的正確解答,進而實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事業的正確指引。一般來說,文化自覺的內容包含三個方面:
首先,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文化與人類社會的建設和發展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承載著人類的過去生活和現代生活,是歷史最無聲的闡述。文化能夠對人類社會的建設和發展歷程做出最明確的反映,每一代人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都能夠借助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傳承把握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和脈絡,因此從傳統文化的傳承角度進行分析文化自覺實質上就是對人類思想精神所凝聚而成的優秀文化的自覺傳承[1]。一方面,對文化的傳承實質上構架了人類文化的長河,正是一代代人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的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才能夠從過去到未來,猶如一道長河生生不息的傳承下去,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社會建設做出相應的文化指引。另一方面,從文化自覺角度進行分析,人類在生存發展過程中不僅要會自覺對優秀的文化加以傳承,并且在傳承過程中辨別文化的本質,實現文化的核心價值,進而在多元化的文化類別中作出正確的傳承判斷。
其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是文化的生命力,在文化建設過程中不僅需要傳承,還要在傳承的同時結合時代需求對文化進行不斷的發展和創新,借助人們對現在文化的認識和對未來文化的預測對文化的發展形成自覺,在實踐中踐行先進文化。從這一角度進行分析,文化自覺實質上表現為對文化發展的自覺。而對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來說,對文化發展的自覺直接表現為自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即緊隨時代的發展潮流不斷與時俱進、對文化理念進行更新,保證文化建設能夠以旺盛的生命力適應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
最后,創新時代文化。文化自覺的另一個內容就是對時代文化的創新。客觀事物處于不同動態變化發展的過程,創新作為事物動態發展的一個方面,具有一定的未來指向性,因此從文化自覺角度進行分析,只有不斷的創新時代文化,才能夠真正凸顯文化的價值,為文化的未來發展做出正確的指引。因此文化自覺也包含對時代文化的創新,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成果進行綜合創新最為直觀的體現。由此可見,對文化自覺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進行分析,也應該注意把握文化自覺的時代文化創新思想[2]。
二、文化自覺基礎上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
文化自覺實質上是一種特殊的精神力量,表現出對文明進步的強烈追求和向往,在推動文化繁榮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3]。而正是由于對文明進步的強烈向往和堅持不懈的追求,中國共產黨人才能夠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期做出正確的文化選擇,將馬克思優秀哲學思想和政治思想引入到中國社會建設中,作為中國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指導思想,為中國社會建設指明了方向。因此河南省中共泌陽市委黨校在黨員干部群體思想教育工作中,應該加強對文化自覺方面的講解,進而促使他們能夠認識到文化自覺的重要性,在文化自覺的基礎上探索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措施,真正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作為指導思想,為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工作作出正確的指導。可以說,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奮斗歷程已經明確顯示出不論是在哪一個歷史時期,在歷史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最終取得勝利主要是由于高舉先進文化的旗幟,借助思想文化上的覺醒和覺悟實現了對先進文化的正確理解和把握,進而凝聚全體社會大眾的力量,為國家建設中心任務的實現而奮斗。
在當前新社會形勢背景下,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主的黨中央在國家建設過程中仍然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在實際建設探索中嚴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并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做出正確的精神引領,對文化建設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要求加以明確,促使文化體制得到了相應的改革創新,促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也取得了新的成果[4]。由此可以看出,在當前社會背景下,中國要想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繁榮發展,就應該將發展作為主體,將文化體制和機制的創新作為重要的手段,將文化建設過程中對社會大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滿足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構建更加開放、充滿活力的先進文化發展體系,促使我國文化軟實力得到顯著的提升,切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時期取得更好的發展成果。而針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黨中央基于文化自覺也提出了相應的戰略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文化自覺背景下黨中央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以及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發展規律的深層次把握,真正為中國在今后一段時間內的文化建設工作指明了發展方向,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的實現做出了正確的精神指引。黨校文化教育工作者更應該認識到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的歷史使命,借助教育工作的不斷推進為文化自身的振興和繁榮提供相應的支持,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和發展貢獻一定的力量。
結語
總而言之,文化的高度自覺與社會主義文化自身的繁榮和振興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因此要想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繁榮發展,就應該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在文化建設過程中與時俱進,不斷加強文化自覺,在傳承和發展的同時進行創新,創造出更為符合人類發展總趨勢的文化成果,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良好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方鑫.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構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支點[J].廣西社會科學,2013(8):171-174.
[2]蔡后奇,洪曉楠.文化自覺的主體性維度——對文化自覺“時間軸”的哲學反思[J].學術研究,2014(3):18-25.
[3]林巧仙,李寶艷.文化自覺與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J].經濟研究導刊,2014(21):276-278.
[4]趙業成,趙潤.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與當代知識分子的文化自覺[J].傳承,2016(5):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