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雪
摘 要: 行政事業單位是我國公共部門的重要組成部分,事業單位的主要作用是為廣大人民提供服務,它對于國家經濟的發展及社會的穩定有著重要的意義。事業單位的編制工作會影響到單位的發展,本文主要就當前階段我國事業單位結構編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的歸納,重點就事業單位機構編制改革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事業單位 機構編制 存在問題 改革建議
Abstract: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ublic sector in our country,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institution is to provide services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stabil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stitu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k will affect the unit, this article mainly existed in the present stage our country institution structure establishment problems were simply summarized, mainly on institution establishments of work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reform.
Key words: Public unit; The recruitment; Existing problem; Reform proposals
中圖分類號:D63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3-0357-01
事業單位屬于社會公益服務組織,具有公益性、服務性非營利性的特征,在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之中有著重要的意義。事業單位編制廣義上來說主要指的是人員結構、權責關系、機構設置、規模級別等方面的組織編制。我國的事業單位種類眾多,數量較大,涉及的工作面十分廣泛,相對而言情況十分的復雜,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為了盡可能提高單位的工作效率,充分發揮事業單位的職能,必須要重視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工作。
一、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工作存在的問題
當前情況下,我國許多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工作都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機構重疊、人員組織混亂等等,下文對此進行簡單的歸納。
1.機構編制配備不合理
當前我國事業單位機構設置存在著分類混雜,編制標準不科學等問題,導致事業單位機構重復設置的問題頻繁出現,不僅不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也會增加國家的財政負擔,部分社會效益低下的事業單位沒有及時的合并或者撤銷。從單位職能配置來說,部分事業單位存在著職能交叉的現象,導致事業單位機構人員眾多,部分人員吃空餉,占用了事業單位的人員編制,卻并沒有發揮其作用,增加國家財政負擔。
2.人員分配矛盾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許多事業單位的職能都發生了改變,部分職能加重、部分減弱,此時,應適當調整各事業單位的人員編制,但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許多機構的人員編制都得不到縮減,導致大多數事業單位都存在著許多富余人員,他們的可調配性差,難以分配到適合的職位,人員分配出現矛盾。
3.功能定位不清晰
當前我國事業單位改革之中存在著明顯的政事、政企、政社不分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工作。目前事業單位分為行政支持類、公益一類、公益二類和生產經營類。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進過程中,很多事業單位對自身功能定位不清,普遍存在著“就高不就低”心理,如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希望被歸為行政支持類,公益二類希望被歸為公益一類,生產經營類希望被歸為公益類等等,導致上述問題的原因多種多樣,比如長期以來,我國的事業單位管理都采用的是行政管理手段,行政系統始終處于強勢主導地位,這種情況下,事業單位有意識地將組織形式、管理形式向行政化方向發展,認為依附于強勢主管部門、有財政支持做保障更有利于自身生存發展,導致政事、政企、政社不分。事業單位的主要屬性是公益性,但政事、政社、政企不分的情況使得事業單位的社會服務職能弱化,人員分配不均、機構設置側重點不合理,進而影響了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工作的開展。
4.管理體制不完善
我國政府部門出臺了許多關于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的政策文件,但部分政策的可行性較低,難以落實,政策實施過程中缺乏相關的制度保護,嚴重影響了事業單位各項工作的開展。就事業單位機構編制改革工作而言,現階段我國并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法律體系,事業單位的權限職責、機構設置等等工作都沒有統一的法律規定,再加上事業單位監督機制不健全,擅自設立事業單位的現象時有發生,導致事業單位膨脹,人員眾多。
二、如何有效的開展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工作改革
1.合理調整機構編制結構布局
針對當前我國事業單位結構布局不合理的現象,有關人員需要以提高事業單位的社會、經濟效益為出發點,限定機構編制質量,取消名不副實的事業單位,重新定位事業單位的職能,對于那些職能弱化的單位要予以合并或者撤銷,減少機構編制。在事業單位內部要能夠合并精簡重復的職能部門,明確各部門的職責權限,同時嚴格控制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合理的整合資源,從而促進事業單位社會及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減少國家的財政負擔。
2.建立機構編制動態管理機制
現階段社會經濟情況、政治狀況在不斷的改變,這必然會對事業單位的有關工作帶來一定的變化,因此為了更好的推進事業單位機構編制改革,必須要建立起一個動態的管理機制 ,結合當前的客觀情況,協調好事業單位內部的關系,制定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切實提高管理的水平。比如,定期調查事業單位機構編制配置情況,開展評估工作,根據評估結果分析事業單位業務情況,為事業單位的合并、撤銷、人員配置等提供依據。
3.強化法律法規保障
完善事業單位編制工作的法制建設,為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工作提供健全的法律依據,及系統完整的編制規范及標準,從當前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約束規范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工作中的各項管理活動,明確事業單位的職責權限、任務目標等等,以法律的形式劃分事業單位組織結構事權,確保其職能分明、職權明確,從而有效的促進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管理的科學化。從當前我國社會的經濟情況考慮,合理的設置事業單位的人員結構比例,促進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工作走向法制化,建立規范化的事業單位人員編制、機構設置的審核程序,加強審核管理,事業單位設立及編制必須要由上級部門批準之后才能夠執行,不得隨意的增加編制數、設立事業單位。
結束語
本文就當前階段我國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工作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單的歸納分析,從三個方面就如何有效的推進事業單位機構編制改革進行了探究討論,僅為政府相關部門的有關工作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劉安慶.讓“調編帶人”成為管理新常態——有限資源視角下的機構編制管理創新[J].機構與行政.2015(01)
[2]陳慧.淺議中國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改革[J].經濟師.2011(07)
[3]浦生林.管住機構編制 盤活用好編制[J].中國機構改革與管理.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