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徐海星?程星


“動員各方力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3月9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貴州廳舉行全體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來到貴州代表團,與大家一同審議。
俞正聲指出,貴州近年來各項事業取得很大成績。希望貴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走有別于東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俞正聲強調,貴州是西部多民族聚居省份,發展潛力巨大。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不斷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激發民營經濟活力,支持民營企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要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幫助民族地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要更好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打牢精準扶貧基礎,提高扶貧措施有效性,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動員各方面力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打造創新發展的‘貴州版”
3月7日下午,貴州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參加貴州代表團審議。
劉延東充分肯定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她說,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沖刺”的精神真抓實干,全省在發展中升級、在升級中發展,經濟增速位居全國前列、經濟結構持續改善、新興產業蓬勃興起、改革攻堅亮點頻現,各項事業碩果累累,發展活力越來越足,發展質量越來越好,發展路子越來越寬,成為了西部發展的熱土、投資創業的熱土。貴州堅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守民生情懷,牢記為民初心,既辦成了一批“高大上”的大事,也辦好了一批“接地氣”的實事,為民服務的答卷很有厚度。貴州堅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充分發揮自然生態良好、民族文化多彩的優勢,念好“山字經”、做足“水文章”,走出了生態脫貧、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未來貴州“黔途無量”。
劉延東表示,希望貴州深入貫徹中央決策部署,認真落實《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在已有良好基礎上,培植后發優勢,繼續苦干實干,努力彎道取直、后發趕超,打造創新發展的“貴州版”,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貴州正沖出洼地走到平地攀上高地”
3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參加他所在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栗戰書說,這些年來,貴州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歷史性、標志性、階段性的發展變化,非常鼓舞人心。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要沖出“經濟洼地”,現在貴州在一些方面已經沖出了“洼地”,有的地方走到了“平地”,一些領域攀上了“高地”,貴州正在撕下貧困落后的標簽,貼上新的靚麗的名片。
栗戰書表示,貴州這些年的發展變化,最為關鍵的是人民群眾得到了實惠。可以說,貴州是貧困地區實現后發趕超的一個典型,是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大踏步前進的一個縮影,從一個角度說明了黨中央確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完全正確的,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理論力量。特別是總書記對貴州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完全符合貴州實際,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貴州這些年發展成績的動力源泉,也是指導今后貴州發展的根本遵循。希望貴州各族干部群眾把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貫徹落實好、長期堅持下去,搶抓用好機遇,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走出一條有別于東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不斷縮小同全國的差距,確保同全國一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80余家中外媒體聚焦開放貴州
3月6日下午,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貴州代表團在駐地舉行團組開放日活動,向中外媒體開放審議《政府工作報告》過程,并回答媒體記者提問。80余家中外媒體的160余名記者前來采訪。
全國人大代表、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敏爾主持會議并發言。陳敏爾表示,要迎難而上、砥礪前行,保持“堅定、清醒、有為”的精神狀態,抓好“三件大事”——以大扶貧統攬經濟社會發展,以大數據引領經濟發展,用大生態推進經濟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省委副書記、省長孫志剛參加會議并發言。孫志剛說,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是一場硬仗又是難得機遇,要把各項任務抓緊抓實抓好,推動貴州供給質量和效益上水平上臺階。
省領導親切看望隨團新聞工作者
3月13日下午,在京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敏爾,全國人大代表、省委副書記、省長孫志剛在駐地親切看望隨團新聞工作者,向中央駐黔新聞單位和全省廣大新聞工作者表示慰問和感謝。
陳敏爾、孫志剛認真聽取全國兩會期間貴州省新聞宣傳報道工作情況匯報。陳敏爾說,五年來,每逢全國兩會,貴州代表團新聞工作者都筆耕不輟、鏡頭不換,隨著兩會的腳步而成長進步,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每次報道都有亮點、有特色,既有思想的光芒又有泥土的芬芳,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希望大家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新聞志向、工作取向,不斷提升新聞報道的質量和價值,切實做到既正確又好看,既有深度又有溫度,共同把代表委員心聲反映好,把貴州好聲音傳遞好,為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營造良好氛圍。
代表委員審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在全國兩會審議討論現場,代表、委員圍繞政府工作報告,談體會、建言論、獻計策,認為報告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要求,體現了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方略。
代表、委員紛紛表示,報告對過去一年的工作總結實事求是,對當前形勢的估計和分析客觀冷靜,對今年工作的安排部署切合實際,是一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好報告,是一個有作為、敢擔當、為民負責的好報告,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袁周代表認為,《政府工作報告》對生態建設著墨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過去一年,貴州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呈現天藍水清地綠的良好生態環境,還要再接再厲,以釘釘子的精神,加大力度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姜剛杰委員表示,《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穿了以人民為主的理念,報告對民生工作特別是在脫貧攻堅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面占了大量篇幅,而且都很具體。
“貴州正從幕后走向前臺”
全國兩會期間,貴州代表團組織了三場集中采訪活動,主題分別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數字動力”“‘綠色經濟中的‘轉與‘變”“傳統文化復興中的貴州人文精神”,吸引了省內外多家媒體采訪報道。
全國人大代表、貴安新區黨工委書記馬長青,全國人大代表、銅仁市委書記陳昌旭,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科技廳廳長廖飛,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文史館館長顧久,貴州華芯通半導體公司首席執行官汪凱等11位嘉賓參加了集中采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文匯報、大公報、香港商報等媒體針對主題爭相提問,氣氛熱烈。
“大數據產業已經成為貴州落實中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抓手。”“打造好重資產和輕資產結合的綠色經濟,是貴州的使命,也是貴州成為網紅的新機遇。”“古老的土地孕育多彩的文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貴州人文精神的激活,貴州正在逐漸從幕后走向前臺。”采訪活動中,代表、委員、嘉賓“金句”頻出,向外界傳遞出貴州跨越發展的好聲音。
建真言、謀良策
肩負貴州人民的重托,滿懷參政議政的熱忱,住黔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抵京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
“建議改革農村土地產權制度,切實保障權利人權益”,這是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政協主席王富玉準備的提案內容。他還建議國家層面積極推廣六盤水“三變”改革模式,進一步盤活“沉睡的資源”,為我國農村改革注入活力。
委員們的提案涉及民生問題。潘曉慧委員多年持續關注西部地區的教育發展,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辦好公平優質教育”讓她深受鼓舞。她還建議教育部對西部地區高校新增博士、碩士授予單位及授權點加大支持力度,讓西部地區培養“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層次人才。
在大數據方面,謝曉堯委員提交關于“數據開放共享推動大數據應用”的提案。他建議,針對數據開放采取立法、建立標準、展開執行監督等一系列措施,規范數據開放,形成數據開放倒逼機制。
“民族民間文化是旅游發展的內生動力”
3月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團組開放日活動現場,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歌舞劇院演員雷艷在發言時展示了她在黔東南州施秉縣岜梭苗寨拍攝的蘆笙場照片。
2016年兩會期間,為了保護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化,雷艷發出倡議重建岜梭的蘆笙場。通過積極呼吁,多方奔走,雷艷最終向社會各界籌集到100萬元的資金,用于修建蘆笙場。雷艷說:“幾千年沉淀下來的農耕文化,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民俗和蘆笙,這些‘土得掉渣的民族民間文化,其實是貴州最為鮮明的民族印記。”在雷艷看來,保護好民族民間文化,就保護了旅游發展的內生動力,也就保護了民族地區農民增收致富的“經濟紅利”。在她履職過程中,提出的都是關于民族文化傳承和古村落保護的建議,她希望民族文化傳承能和當地生產生活方式結合起來一起保護,讓當地文化活起來,才能真正保護古村落。(責任編輯/李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