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楊杰
立德樹人是教育之本,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需要充分發揮課程的核心作用,需要全面深化課程改革,構建校本課程體系。陜西省西安高新第二學校在落實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前提下,基于學校發展緩慢、課程困境日益凸顯的情況,構建了由知行德育課程、知行學科課程、知行藝體課程組成的知行課程體系,對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和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知行課程的背景與內涵
1.背景
一方面,構建知行課程是教育部全面深化課程改革的要求。對此,學校要深化課程改革,構建符合教育規律、體現時代特征、具有學校特色的課程體系。另一方面,構建知行課程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需要。《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提出了學生發展的六大核心素養及十八個基本要點,要落實核心素養,學校就要不斷完善課程體系。
2.內涵
知行課程是在貫徹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前提下,立足知行學堂文化,圍繞“三育并舉、全面育人、知行合一、終身發展”的辦學理念和“快樂學習、健康成長、自信生活,成為綜合素質高、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人才”的育人目標構建的課程體系,它具體包含知行德育課程、知行學科課程、知行藝體課程。
知行課程面向一至九年級學生開設,覆蓋德育、學科、藝體三個方面,旨在深化學校課程改革,破解發展難題,實現育人目標,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提高教師的課程領導力,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二、知行課程的實踐
在知行課程的構建中,學校遵循“診斷—計劃—實踐—反思—再實踐”的行動研究路徑,并專門成立知行課程領導小組統籌課程設計和實施。
1.知行德育課程
知行德育課程是學校將感恩教育、養成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知行學堂等整合而成,包括知行學堂課程、知行研學旅行課程和知行德育綜合課程。
知行學堂課程建立在知行學堂的基礎上,在知行課程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該課程有九大論講內容、五大開辦形式,至今已成功舉辦各類講座、報告一百余場,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知”的積累,促進了學生“知行合一”。知行研學旅行課程是在落實中小學研學旅行工作中形成的特殊課程,它通過審慎的主題選擇、路線設計以及健全的保障機制,形成體驗盛唐文化、紅色圣地體驗、航空航天探究等11個主題,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知行德育綜合課程圍繞書香教育、養成教育、感恩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日常活動,使學生熱愛閱讀和優秀傳統文化,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懂得感恩和回報。
2.知行學科課程
知行學科課程基于學科,包括知行學科拓展課程、知行學科社團課程和知行學科綜合課程。
知行學科拓展課程立足學科和學情,以新穎的內容和授課方式,激發學生興趣,拓展學科視野,培養學科素養。該課程已實現學科、教師和中小學全覆蓋,形成了百余個優秀課例,如語文學科的《姓名中漢字的美》、數學學科的《生活中的數學》等。知行學科社團課程旨在發展學科興趣、培養學科特長,學生自主選擇社團,實行走班制授課。目前開設了國學誦讀社團、模擬聯合國社團等。知行學科綜合課程旨在克服分科課程對學生知識和思維的影響,打通不同學科、綜合不同學科的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基于綜合分析、跨界和創造的高階思維。
3.知行藝體課程
知行藝體課程在于提高學生藝體素養,全面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拓展課程外延,包括知行藝術課程、知行體育課程和知行藝體綜合課程。
知行藝術課程以“秦韻”藝術社團為主陣地,開設了安塞腰鼓、秦箏等42個藝術社團,激發了學生興趣,傳承了三秦藝術,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校還通過“新華美育”網絡學習服務平臺,積極開展“互聯網+美育”的課題研究。知行體育課程以“健體社團”為主陣地,倡導“一師一特色”“一師一社團”,形成多項目體育課程,開設了“尚跑田徑社團”“炫彩乒乓球社團”等十多個體育社團。知行藝體綜合課程注重各藝術門類的共同特點及其與社會、自然的聯系,體現出開放的、既容納又擴展的藝術教育特征。
三、知行課程的評價與成效
1.評價
知行課程評價旨在為改進教育教學方式、革新課程實施策略提供依據。評價包括采用學生學習評價表、學生活動評價表、教師教學評價表、課程效果調查問卷,實行多方面檢測和發展性評價,強調主客體對“知行合一”課程文化的落實,注重評價主體多元化。
2.成效
知行課程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使學生參與各項活動的熱情更高了,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同時,為更多的學生搭建了激發興趣、發展特長的平臺,提高了全員運動意識和健康意識。
通過開發知行課程,教師擁有了課程領導權,體會到更強的職業自豪感,掌握了課程研發的基本方法,增強了創新意識和能力,提高了新理念和新教法的應用水平。
知行課程使學校的育人目標得到了落實,為學校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陜西省教育廳授予學校“新華美育”微課程公益項目創研及應用基地,“互聯網+美育”已應用到藝術教學及評價中;西安市教育局提供專項資金,將課改成果在西安高新第二學校大學區推廣等。
四、知行課程的優化
一是形成統一的開發策略。為確保課程構建方向和方法的正確,需要堅持專家與學校指導相結合、學科與學科相結合、研修與課程開發相結合、自主實踐與配套支持相結合,將課程改革擺在重要的位置。
二是秉承反思的心態投身教學實踐。只有行動者才能獲得和承擔作為反思性實踐的特定行動的觀點和義務,因此反思性實踐只能由行動者自己來研究。學校和教師應將自己的課程開發視為一次反思性實踐活動,通過研究不斷完善知行課程的構建。
三是結合核心素養內容統整課程構建。橫向維度,將核心素養轉化為具體的學科素養;縱向維度,將核心素養要求明確為各學段的具體任務;整體層面,將育人目標與核心素養進一步融合,同步推進知行課程構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