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美 李鐵軍
隨著科技的進步,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當代教學的主導方式,然而,當前高校信息化教學環境普遍存在著諸多問題,以致信息化教學不能得以深入開展。本文通過對信息化教學環境內涵的重新審視和理解,提出了高校信息化教學環境的層次模型,并對其設計和應用進行詳細的探討,希望有助于高校信息化教學的開展。
所謂信息化教學是指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通過信息技術的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教學的一種方式。信息化教學要求觀念、內容、模式、技術、評價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信息化教學的基本條件就是信息化教學環境。近年來,由于各高校對信息化教學環境的內涵理解的差異,再加之信息化教學環境建設中沒有統一的建設標準,也沒有固定有效的策略,使得其無法給信息化教學的深入開展提供有效地支持,應用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根據高校信息化教學需求,構建出能夠為高校信息化教學活動提供全面支撐的、切實可行的應用策略,是當前教育信息化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信息化教學環境現狀
環境結構優化不夠。信息化教學環境龐大而且復雜,要想其健康、高效地運轉依靠的是其內部良好的結構。但是,由于信息化教學環境的設計還是起步階段,需要不斷的探索和試驗,并沒有成型的設計方案為各個高校的環境設計提供章法,這就使得眾多高校在環境建設過程中,單純的追求硬件環境,從而忽視了教學應用中軟件環境的建設和開發。此外,很多高校尚未形成集教學、管理和評價為一體的軟件技術平臺,學科之間信息資源分布出現兩極化,要么極為豐富,要么貧乏不堪,優質教學資源不足,固有的資源形式又單一、陳舊,不能滿足信息化教學的需求。
各項支持服務不足。目前很多高校并沒有信息化教學領導小組或領導小組職責不分明、管理制度不健全等,致使教學環境的建設工作缺乏相關行政部門的配合,管理中漏洞和盲點頻現,沒有相應的行政支持、配合和保障,無法在師生需要時及時提供咨詢和指導。
應用推廣的方法不當。科學合理的應用方法是推進信息化教學環境應用、深入開展信息化教學的關鍵。但目前很多高校出現只重視信息化教學環境的建設,而不考慮所建設的環境應用模式和推廣策略是否符合自身實際的現象。在應用時往往強行推動,很少緊密結合教學任務,從而難以調動師生應用教學環境的積極性,導致信息化教學環境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和價值。
信息化教學環境層次模型及設計
基礎設施建立。任何平臺的建立都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支撐,信息化教學環境也不例外。基礎設施是信息化教學的基礎而重要的教學工具,其良好的建設是后期信息化教學的基本保障,基礎設施包括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語音室、實驗室等硬件設施,還包括已有的這些硬件設施和軟件平臺的整合。
應用平臺設計。應用平臺是為信息化教學環境提供服務的軟件系統。采用集成服務的理念,建立支持教學、管理、交互和評價等功能的應用平臺。通過單點登錄和統一認證技術實現用戶管理,通過優化和改造教學業務流程有效的支持信息化教學。其具體設計如下:
教學活動方面:編制信息化學習指導手冊,明確學習內容、目標和方法;提供教學設計模板庫、教案范例庫等,輔助教師信息化教學;支持在線備課、授課等教學活動;管理方面:集成教務管理系統對學籍、教學任務等管理;網絡綜合運行管理系統對網絡設備、用戶管控等的管理;交互方面:通過教學交流系統和虛擬學習社區,實現教師、學生、管理者等多邊交流,及時有效地解答課上、課后疑難問題;評價方面:在線考試、教學評價等實現信息化教學的多元評價。
信息資源整合。教學資源是信息化教學環境的核心,大力支持原創資源并不斷引進優質資源,形成豐富的資源環境,為信息化教學提供堅實的后盾支持。
支持服務完善。信息化教學環境得以正常運行需要支持服務作保障,這就需要構建集資源標準、管理制度和服務團隊為一體的信息化教學支持服務體系,并不斷更新完善,以實現信息化教學環境的良好運行。
信息化教學環境層次模型的應用
模式。學習分為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兩種基本形式,學習形式不同,其對信息化教學環境的要求也必然不同,為保證支撐環境的應用成效,將信息化教學環境層次模型分為業務導向的分類定制和門戶驅動的一站式服務兩種應用模式;前者以教學業務為導向,靈活配置信息化教學環境,實現信息化教學;后者集中各類教學資源、信息和服務,支持學生隨時隨地點擊獲取學習資源。
策略。通過資源激發使用,根據使用點擊率提升系統服務,并通過行政推廣提高應用成效。此外,在平臺上設置導航,使師生能夠簡單快速的獲取所需資源。
效果。將上述信息化教學環境層次模型的模式和策略在高校試驗發現,該校的信息化環境應用得以深入,信息化教學出現很好的發展趨勢。
信息化教學環境是在高校深入推進信息化教學的基礎和保障,能夠有效地支撐信息化教學的教學環境的建設是一個復雜的、長期的過程,從層次模型的設計、應用需求的囊入、推廣策略的研究等,每一步都需要精心重視,才能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環境的應用價值,助力于高校信息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