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平
紀清遠其人其畫
朱小平

《水檻對奕圖》紀清遠/作
“詩到隨州更老成”,這句詩是宋代江西詩派鼻祖黃庭堅所作,下句是“江山為助筆縱橫”,為其游歷隨州之作。隨州之屬湖北,山之蒼蒼,水之泱泱,山谷履痕至此則為之心儀。紀清遠兄我識之既久,則知其人其畫,感其“江山為助”多也,故而成就于今。所謂人品、畫品,皆如碧水青霜,高步獨立。即便其書法、文章,亦頗可取。我曾約他寫其六世祖紀曉嵐之文。洋洋近萬言,其行文典雅,河間遺風,依稀可辨。

《柳宗元詩意》紀清遠/作
清遠兄聲名鵲起,人和之便玉汝于成。世代書香固可究其因,而近耆宿更可近其途。所謂“夫子之墻數仞”,清遠兄近水樓臺者也。其祖父與大師齊白石結兒女親,故髫童即識丹青。少年學畫得姑父齊良遲先生指點。20歲時父親攜拜于蔣兆和,盡得悉心指點。清遠兄云:“幾乎我所有的寫生,都請他老人家一一指教過。”“周思聰先生也幾乎是手把手地指導過我畫寫生。真是感謝這些大師從我一開始學畫就把我帶上了一條正路。自己是幸運的?!焙沃故切疫\呢?這是可遇不可求的因緣!佛家云:五百年修行才得擦肩一過,至于蘭舟同渡、月下枕眠,更需千年萬載!得大師馨咳已屬不易,何況“一一指教”“幾乎是手把手”?須知,蔣兆和有“中國列賓”“東方倫勃朗”之譽,他的弟子有范曾先生、白伯驊兄等這些當今馳譽畫壇的大畫師;再如周思聰,這也許是中國不可復求的女人物畫家,其畫品極近絕塵,單看她1982年為年輕的清遠兄速寫肖像,盈尺小幅中那種線條筆墨,即可見其舉重若輕的功力(見《紀清遠寫生集》)。清遠兄得此為助,真如牛頓所云:乃站于大師之肩膀上,故能起之高、見其遠!
得江山之助固乃幸事,亦需勤奮砥礪。如不經九層之臺,則無以致遠。清遠兄的勤奮無須贅述,但見他于24歲時只攜區區四百元,卻以四個月之時日,履及江南四省,畫畢400余幅寫生。這樣的“搜盡奇山”,何愁不摩頂端?興趣和愛好是事業成功的秘訣。清遠兄學畫不是為了謀生和物質的誘惑。加上他的天資——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為一流的畫師。他筆下種種人物不見一絲媚姿鄙俗,卻流露出濃郁的嫻雅、清芬的書卷之氣。他的畫風可以窺見蔣兆和人物的奠基,但又在人物面部結構更趨生動準確,創意更趨獨到。衣紋及樓閣山石花則淋漓寫意,時用沒骨之法渲染,以沒骨與勾勒熔為一爐,工寫兼備自成一格,書卷氣中更見神韻。
清遠兄蘊文人氣質,接遠祖遺韻,飄逸延續。我見其面,酷似乃祖。而天姿聰慧,賡續有方。古畫論云:“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卞卣摻袒藗悾瑔紊褡冇奈⒄?,非浮躁孔方之人所能窮測。紀曉嵐嘗有對聯云:“過如秋草芟難盡,學似春冰積不高?!鼻暹h兄常以為座右之銘,可見其成就并不僅憑天姿放縱,還有含辛茹苦、累土九層。
數年前,與清遠、盧平伉儷有閱微草堂之游并樽酒小酌,有詩紀之,末句云:“想見文鸞飄渺去,詩人一樣也微醺。”讀清遠兄筆下眾多人物,亦每有微醺之感?!敖綖橹P縱橫”,神州自有文明以降,數千年錦繡江山孕育無數人杰,必將使清遠兄無盡神助,永未窮期。清遠兄與夫人盧平曾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畫展,盡見衣紋飄逸,筆墨當風,“詩到隨州更老成”,真是給人以精神享受的醇洌香醺!

紀清遠簡介:
紀清遠,1954年2月出生于北京,北京畫院藝委會副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央文史館書畫院院部委員、第四屆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紀曉嵐研究會顧問。
作品《蘭亭雅集》由人民大會堂收藏并懸掛在大會堂中南廳。《唐人詩意圖》獲1988年全國首屆工筆畫大展“金釵獎”;《秋水月色》獲96′中日水墨畫聯展“優秀作品獎”;《北風》《高原晨光》《黃土高坡》先后入選全國美展;《裱畫工》《雛鳳凌空》由中國美術館收藏?!睹诽m芳》入選2012年倫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展覽并由組委會收藏。
曾在成都、臺灣、悉尼和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紀清遠、盧平伉儷畫展”。出版《紀清遠畫集》《紀清遠寫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