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仁平
美國馬里蘭大學一名姓楊的中國女留學生在畢業典禮上被選中發表演講,以批評昆明空氣每次出門都要戴口罩,“否則可能生病”來贊揚美國空氣“甜美、新鮮”,并進而贊美從學校看到的“美國民主自由”,呼吁美國同學“不要認為言論自由是應得的,要珍惜”。
這名楊姓女生的演講視頻22日經互聯網傳到中國后,遭到海量噓聲,并且夾雜了很多對她的尖銳批評和攻擊。馬里蘭大學中國學生會很快發出聲音,表達了對楊的演講不贊成。有該校中國留學生表示,楊的演講讓在美中國學生感到尷尬。
中國網上也有少數聲音支持楊,認為她有表達自己觀點的權利。不過楊同學于22日晚間通過微博道歉,表示自己深愛祖國,今后會吸取教訓。
直到23日,中國國內僅有“昆明發布”就該市今年截至5月8日空氣優良天數100%做了澄清,昆明警方辟謠說楊不是該市公安局民警子女,除此之外,看不到有其他中國的機構或組織評論此事。昆明的那兩家機構沒有直接對楊同學進行批評。
值得注意的是,馬里蘭大學官方網站于北京時間23日發表聲明,表示對楊的演講給予“很驕傲的支持”。另外該校一名對外協調人員也對外發聲,同樣對楊表達了“驕傲的支持”。
這就值得我們來評論評論了。
楊的演講發生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顯然有不當之處。她為了贊美美國空氣之甜美而舉例家鄉昆明空氣的惡劣,有違事實。為博取留學地聽眾的好感而貶低家鄉,這通常不是給自己贏得尊嚴的公關策略,一所優秀的大學本也不該教自己的留學生那樣表現。教導學生愛自己的家鄉,以更為公允的方式談論家鄉哪怕真實的不足,這是馬里蘭大學應該做的。
據分析,楊贊美國而貶家鄉的演講稿應當被馬里蘭大學的校方提前審看過,后者不僅刻意選擇了它,而且事后高調給演講者以支持,這能看成是馬大呵護自己學生的一種擔當嗎?
顯然不能。楊同學尚年輕,涉世不深,她可能想利用這個難得的演講機會取悅校方,并沒做引申的考慮。但她的演講放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不得體,而且確實產生了對她個人頗有沖擊力的負面效果,當下的情形對她不利有目共睹。
讓楊做上述演講,馬里蘭大學的安排嚴重不當。在網上出現激烈反彈后,馬大的表現偏激而不負責任。它倒是堅持了美國的價值觀,但是根本不考慮這次事件對自己學生所造成的實際損害,沒做幫她減輕負面影響的任何努力。馬大在楊道歉后力挺她“沒做錯”,是火上澆油,他們把這名女生在中國輿論場的聲譽當廉價柴火燒,映照自己的“價值高貴”。
馬里蘭大學的師道和公共品格都暴露出缺陷,它這一次表現得封閉、驕橫,而且缺少同情心。在我們看來,最該道歉的是馬里蘭大學,既因為它的演講安排有問題,也因為它該用自己的肩膀分擔學生的壓力。而它不認為是這樣,只能說它所反映的美國文化確實有常被人們忽略的淺薄之處。▲
(作者是環球時報評論員)
環球時報201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