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泉
圍棋人機大戰第二季的第一局昨日在浙江打響。最終,由谷歌Deepmind團隊研發的人工智能程序“阿爾法狗(AlphaGo)”,戰勝了中國棋手柯潔九段,暫時以1∶0領先。
人類一直把圍棋看做人工智能難以突破的領域,因為圍棋高手對全局勝負形勢的分析和把握,對計算機程序來說是極難的事情。1997年IBM的“深藍”戰勝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大家覺得理所應當,因為只要具有足夠的計算能力,那是遲早的事。但在圍棋領域,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并不等于具有對全局大勢的判斷能力。贏棋離不開人類自認為特有的學習能力。
對于人工智能來說,過去的一年無疑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國際象棋被計算機程序“攻占”多年之后,人工智能程序再次取得驚人突破。2016年Deepmind團隊的“阿爾法狗”以4∶1的懸殊比分,擊敗韓國圍棋第一人李世石,令全世界陷入一片恐慌。
但是,人類亦有不輕易服輸的天性。雖然“阿爾法狗”戰勝了圍棋九段高手李世石,后來升級后又偽裝成網上圍棋大師Master,連敗古力、聶衛平、常昊等多名高手,但是人類仍心存“僥幸”,認為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還有機會維護人類的榮譽和尊嚴。
顯然,人工智能還沒高級到學會講情面。“阿爾法狗”雖然只是在第一盤以微弱優勢小勝,但這已經足夠。相信后面的幾盤比賽,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即便柯潔能扳回一局,也于事無補。昨日的對決徹底標志著在圍棋這一領域,人類已敗給人工智能。人類面臨失去下圍棋的神秘感和榮譽感的挑戰。
從技術上分析,“阿爾法狗”此次的突破,主要得益于三大因素的完美統一:谷歌研制的專用TPU處理器強大的計算能力,深度學習和增強學習算法的突破,以及圍棋棋譜圖像的大數據。三者缺一不可。圍棋只是在這一發展背景下,一個很容易被大眾讀懂的應用案例,其背后隱藏的人工智能的巨大技術進步,將對人類社會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
雖然普通大眾很恐慌,但是很多投資者和創業者卻為人工智能的巨大進步歡呼,認為這為今后研制出類人智能機器,蹚出了一條康莊大道。但也有業界專家認為,這不過是人工智能發展史上又一次周期性量變。人工智能的這一輪突破,其影響力早晚耗盡。社會對人工智能的支持和經費投入,早晚再次陷入隆冬。
無論如何,“阿爾法狗”與柯潔的巔峰決戰,勝負的天平已毫不留情的倒向人工智能。從此之后,人類對圍棋的熱愛是否會依然存在?人工智能圍棋程序能否達到圍棋藝術的最高境界,下出“神之一手”?“阿爾法狗”需要多久才能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我們手機上的一個普通App?這些都是人們希望得到回答的問題,值得期待。▲
(作者是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主任)
環球時報201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