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鎮鑫諾瓜菜合作社萬畝露地蔬菜科技園區該科技園區位于北林區永安鎮廂黃三村。核心面積2000畝,輻射面積10000畝。由永安鎮鑫諾瓜菜農民專業合作社統一建設、經營和管理。基地內建有蔬菜育苗大棚115棟,每棟面積1800平方米,有5000立方米的冷藏庫1棟,5300平方米的辣椒加工廠一處,水源井28眼,有噴灌設備20臺套,架設輸電線路10.5公里,50kw變壓器9臺套。主要種植尖椒、青椒、甘藍、白菜、大蔥等蔬菜品種,產品達到了綠色食品標準。2016年,合作社蔬菜總產量達到3萬噸,實現產值4500萬元。
1、把好生產關,保證產品質量安全。一是嚴把化肥使用關。用生物肥替代化肥,減少化肥使用量,既促進農作物高產又保證土壤營養成分不被破壞,增加農作物微量元素的營養成分。二是嚴把農藥使用關。在拌種及病蟲害的農藥使用上,杜絕使用高毒高殘留藥物,所有的農藥使用均由合作社統一配發。三是嚴把生產栽培關。采用套種方式,盡量減少病蟲害發生。實行高低農作物的套種,第一是通風好,第二能減少病蟲害,第三最大程度上增加土地使用率。
2、探索新模式,創建規模生產基地。 大膽嘗試“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助推合作社步入了發展和增收的快車道。一是通過打造品牌促增收。注冊了“鑫諾”瓜菜品牌,按綠色食品標準生產。為提高反季節瓜菜生產質量效益,先后在北京、日本、法國和省農科院引進了“鑫諾一號”、“龍椒11”等辣椒品種,“黑又亮”、“黑將軍”等茄子品種,“強者”、 “綠球”等甘藍品種,“春福”、“北京3號”等白菜品種。這些產品,質量優、口感佳、易運輸,遠銷大連、北京、上海等地,得到當地客戶對“鑫諾”品牌的廣泛青睞。二是通過統一經營保增收。大力推行“四統一提高”的管理辦法,降成本,增效益。即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購進生產資料、統一銷售和提高收購價位。通過“四個統一”,每年節約生產成本85萬元,畝均節支113元;通過“一提高”,社員每斤瓜菜能多賣0.15元,畝均增收225元,戶均增收2070元。特別是訂單合同的簽訂,保證了產品不愁賣。2016年,合作社與山東安丘、濰坊等地的食品公司簽訂了1500噸的胡蘿卜、大白菜、西蘭花、茄子等購銷合同,與日本神戶珠式會社、泰國天和食品有限公司簽訂了500噸速凍南瓜和1000噸甘藍的出口合同。三是通過規模種植助增收。2015年,合作社投資650萬元,建設了綏西最大的反季瓜菜生產基地,建有集團化育苗大棚115棟,每棟1500平方米,并在本村集中連片開發蔬菜生產基地7500畝,全部采用“三改二種四”的大壟雙行種植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畝增產15%以上。四是通過大上加工穩增收。投資三千余萬元,建成了占地六千多平米的農產品加工廠,采用傳統工藝和現代先進技術相結合,對蔬菜產品進行深加工。目前,擁有鮮辣醬、農家醬兩條先進生產線,注冊了黑土一溜三、黑土地帶商標,逐步開發醬咸菜、酸菜、干菜、脫水蔬菜、速凍蔬菜,東北豆腐等農副產品。
3、適應新需要,建立食品追溯系統。合作社從大棚育苗到蔬菜產出等各個環節,運用影像手段記錄生產過程,在農產品深加工過程中也采取上述方式記錄整個產品的生產過程,逐步完善食品追溯系統。2016年,企業官網、移動客戶端、二維碼以全新的形式展現在消費者面前,對合作社蔬菜及深加工產品追溯都會有據可查,真正做到讓消費者吃的放心、安全、健康。
經過幾年來的不懈努力,合作社已成長為集人才、技術、管理運營、生產、銷售一體化的實體企業。2007、2008、2009連續三年被評為“十佳農技協”, 2009年被綏化市評為“十佳誠信企業”稱號。2014年2月綏化市人民政府授予“先進農業生產新型經營主體稱號”。2015年8月,中央電視臺一、七、十三頻道專題報道了我合作社。
展望今后發展,合作社將繼續以市場為導向,以園區為依托,以科技為支撐,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力爭打造成為綏化地區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真正實現“北國壽光、綠色綏化”的美譽,唱響“東北黑土地,綠色菜園子,種出原生態,吃出健康來”的旋律。
(來源:農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