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燕++李峰
摘 要 土地托管是近些年在中國農業的實踐中發展起來,并逐步走向成熟的一種新興農業種植和管理模式。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是農村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據測算,化肥利用率提高2%,就相當于增加120萬t的化肥產量。不合理施肥不僅會增加資源能源的壓力,還會造成土壤板結,土壤生態失衡。農業發展經濟的大環境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不斷提升,“四位一體”的產業化經營格局作為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引擎是戰略首選。在實踐中,可以通過把肥料產銷環節與用肥環節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實施施肥專業社會化服務,從而有效解決了土地托管模式下的種植戶的科學施肥問題。基于此,概述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服務,闡述了土地托管模式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服務市場分析。
關鍵詞 土地托管;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市場分析
中圖分類號:S147.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6.071
土地托管是把土地托給供銷社等合作組織和種植大戶,并由其代為耕種管理的做法,是近些年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興農業種植和管理模式[1]。我國人口基數大、資源短缺,農業產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單產產量,農業化肥的合理有效應用對現代農業產量的增長具有重要意義。就目前應用現狀及效果而言,我國各地區化肥的不合理應用導致糧食種植成本增加,化肥利用率較低導致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問題產生,影響地區可持續發展。為此,需要探究新的施肥技術,不斷促進現代化農業水平的高效發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應用于農業中所產生的直接效益,需要對區域土壤質量基數進行相應調查與檢驗分析。結合實際調查,搜集自然資源等相關信息,了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1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重要性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Testing soil for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是以肥料使用狀況調查、肥料田間試驗和土壤測試化驗為基礎,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在合理施用有機肥料的基礎上,提出肥料的施用數量、施用時期和施用方法,有針對性地補充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實現各種養分平衡供應,滿足作物的需要[2-4]。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我國農業施肥行業的重要技術改革項目之一,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省去了加工環節,有利于指導農戶購肥和用肥,實施的社會化專業服務模式有助于分散農戶和自給性種植戶,通過大中型肥料企業生產泛針對性的專用配方肥,有效避免了防治邊緣化。
1.1 是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施肥是最普通、最直接的農業增產措施。隨著化肥工業的不斷擴大,如何施用化肥成了農業生產和農民生產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只有推廣先進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才能充分發揮土肥水種資源的生產潛力,增強市場競爭力。
市場機制作用下形成的農業產業化組織在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時,通過組建測土配方施肥專業協會的方式把肥料產銷環節與用肥環節有機結合起來,妥善解決了分散農戶及自給性種植戶的科學施肥問題,不但降低了流通成本,還利用基層農化服務網絡向農民提供物化技術,這種模式通過立法把肥料企業逐步引入到科學施肥的陣營中來,促進了我國化肥產業進入新一輪結構改革。
1.2 能夠滿足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我國農村普遍存在盲目施肥的現象。輕有機肥、重化肥,再加上施用技術不當,造成我國普遍存在化肥當季利用率低現象。這一方面增加了農業生產的成本,另一方面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業生產效益以及農業生態環境。通過實施測土配方施肥,不僅能優化我國農民肥料施用結構,而且有利于提高耕地土壤肥力。在能源和資源極其緊缺的今天,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是減少污染、培肥地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治本措施。
2 土地托管模式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服務市場
2.1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服務市場供應
土地托管模式是依托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對糧食生產規模化經營的新探索,在堅持經營體制不變、農民土地使用權不變和農民收益主體不變的前提下,有效促進了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實現托管合作社與農戶共贏的一種新型生產服務方式[5]。相比于傳統的小農經濟,大規模的土地流轉、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有著明顯的特點和優勢。通過規模化的土地托管,更好地服務于農民,并實現雙贏的很好合作方式,目前全國各地還在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環境。
化肥在我國糧食應用安全中具重要應用效果。土地種植下化肥的使用在促進糧食增產方面雖起到一定積極作用,但目前各地區化肥的不合理應用導致糧食種植成本增加,為此有步驟及計劃地開始實現土地托管模式的推廣,是指在現有配方施肥技術理論知識基礎上按照需肥規律以及施肥效果等因素建立不同作物及土壤類型施肥方法[6]。在相關推廣期間,搜取大量土壤樣品對各區域土壤質量基數進行了實際調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于市場以來,農作物增產已達65%左右,最高可達68%。土地托管模式下合作社的集中土地管理模式,在使用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后,有效保護了農田生態環境的安全性及質量。目前,我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項目已由最初實施的幾百項目增長至上千項目,政府通過組織多次對合作社測土配方施肥認知等相關問題進行調研,進一步為土地托管模式的推廣奠定技術保障,這些都有效促進了土壤、作物及肥料的相互協調,提升了作物品質。同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還降低了農藥使用量,增強了耐病蟲害性,降低農田污染,對保護生態平衡作出了貢獻。
2.2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服務市場情況
目前,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尤其在“深化、延伸”方面下抓好化肥機施深施和水肥一體化方面的施肥農化服務。從服務市場需求分析來看,應采用環節式托管模式,即合作社承擔從整地到收獲的單個環節或多個環節的服務。農戶需要建立以科學化指導為基礎、市場化運作為根本的機械化施肥新機制,在配供的環節上,必須要逐漸突出“科學化配供”的市場服務體系。這種模式操作簡單,有利于在配供的環節上,突出“科學化配供”的市場服務體系,同時也擴大了供應范圍,并且這種服務模式主要集中在機耕、機種、及機防等環節。
2.3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創新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和應用后,施肥技術、技術人員業務能力及農資產品銷售形式等的進一步創新及發展。基于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性的要求,若要加強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有效推廣,最好對配方施肥予以補貼,也可建立托管土地測土配方基地,發放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操作標準單,同時還可積極開展技術引導與技術咨詢。
土地托管模式下,化肥的使用對糧食增產起到一定積極作用。但因不同地域化肥的不合理應用導致糧食種植成本增加問題,需要探究新的推廣模式。在現有配方施肥技術理論知識基礎上,應結合不同作物肥力需求以及農業生產等因素肥料的合理配比及應用。在作物收割后還可發放腐熟劑秸稈腐熟還田來增強土壤有機質含量。為此,一是建立測土配方施肥專家服務系統,安置觸摸屏查詢,購買肥料時只需在觸摸屏上通過瀏覽衛星照片找到自家田塊,輕輕一點即可查詢到每次施肥的配方、數量及施用方法等信息。安裝智能自動計算肥料數量系統,自動配制所需配方的肥并自動裝袋確保了精準測土配方成為個性化的配方肥料。二是成立專業化服務組織建設。土地托管模式下以引導、支持、服務為手段,采取有機無機相結合,以市場化運作為根本來保障的農化服務組織。
4 土地托管模式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服務市場推廣的現狀和成效
4.1 農業節本增效明顯
據相關研究表明,肥料是最為直接的農業增產方式之一,經營性托管模式推廣以來,種植計劃、生產管理由合作社負責,合作社由原來的農業生產服務性組織轉變為農業生產經營的主體。托管后,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下的農作物增產已達60%左右,最高可達67%,不但實現了合作社自主經營,等年底結束時合作社針對當年收益將盈余的60%以上再次分配給托管農民。這種模式推動了適度規模經營,農戶可以根據自家實際情況要求提高托管收益。項目實施6年來,因為集中管理,在人員高度集中的模式下經銷人員、農技人員可以手把手的到農間地頭上施教,累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68萬hm2。糧食平均每667 m2增產42.8 kg,增產率10%,總節本增效511 421萬元。通過大幅度的開展糧食作物的托管服務模式,不但每667 m2還可增產9.5~25 kg,而且從節支和增收兩方面托管對糧食質量的提高也具有積極意義[7]。
4.2 構建了主要作物施肥指標體系
依據實際需求,托管模式土地經營后,促使合作社的負責人對小麥和玉米每100 kg籽粒吸收量、小麥和玉米不同肥力水平的各項指標進行了檢測,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肥料效應方程和施肥推薦指標體系。例如,經數據調查顯示,玉米測土配方施肥氮肥用量13.6 kg/667 m2,磷肥3.44 kg/667 m2,鉀肥2.35 kg/667 m2,較常規施肥每667 m2減少不合理用肥3 kg。常規施肥農戶玉米平均單產566.3 kg/667 m2,測土配方施肥農戶玉米平均單產
661.54 kg/667 m2。玉米的測土配方施肥實施后,農戶施用復混肥、復合肥、配方肥、鉀肥數量增加,施肥次數和成本不斷減少[8]。另外,集中管理有利于將施肥方法采用分基、追兩次施肥的方式進行,合理使用P、K肥比例,整體效益明顯提高;自測土配方技術實施后,玉米氮肥及磷肥應用率提升了約8.1%及9.1%,小麥氮肥及磷肥應用率提升了約11.1%及10.2%。土地托管下的施肥技術有效減少了農田土壤肥料含量,平衡了土壤養分,降低了農田污染。
4.3 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
4.3.1 管理與測土配方技術推進出現不協調局面
因我國土地種植面積廣,受到耕地面積及其他多種因素影響,土地托管模式下的化肥使用促進了糧食增產,但托管模式下的化肥不合理應用導致合作社的糧食種植成本增加。究其原因是合作經營后作業面積增大,而人員不多,管理混亂,忽略了土壤、作物以肥料之間的相互協調。即使是使用了測土配方技術,但是肥料的利用率也不高。
針對不同區域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首先要掌握不同合作間的土地基礎,調整施肥量。其次是保持土壤有機質平衡,一是確保用地與養地相結合;二是根據經營托管模式下的農戶對產量的要求,合理選擇種植品種;三是大力控制氮肥用量,根據合作社中的機械種類和數量,改一次施肥為分次施肥,避免減少撒施、丟施,結合先施肥、后澆水等肥水管理技術。
4.3.2 全程式托管模式與土地推廣服務設施和服務職能的矛盾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需要繼續對縣、鄉、村土肥技術人員,縣、鄉級肥料經營企業人員進行系統培訓。由于目前服務設施落后,弱化了服務職能。目前,土地與推廣模式下的全程式托管這種模式是農戶將一季耕地交由合作社托管。這種模式下,農戶得到糧食后向合作社交納成本和服務費用,而實際運作中易引起分歧,不易操作。需要做大量的溝通和協調工作。而且這種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配方肥企業的生產不能發揮規模效益,一些肥料難于滿足區域配肥需要,新的形式下必須減少本位利益,生產大配方,切實滿足千家萬戶的生產需要。
為此,需要實施對農業種糧大戶進行個性化服務,使其能起到輻射帶動作用,從而逐漸形成對測土配方施肥的社會共識。
5 結語
在土地托管模式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我國農業經濟、生態平衡及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尚需要相關部門加強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不斷創新推廣策略,有效改善技術服務現狀,推進現代化農業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桂蘭,朱鴻勛,龔光炎,等.主要農作物配方施肥[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
[2]李建軍.實施指導與作物配方施肥技術手冊[M].北京:科技文化出版社,2006.
[3]張學進.加快旬陽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工作的思考[J].中國農技推廣,2011,27(2):34-35.
[4]張桂苗.安徽省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現狀與有效工作機制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1.
[5]李濤,李亨偉.達州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現狀與效益分析[J].四川農業科技,2015(4):38-39.
[6]孟志興,孟會生.測土配方施肥的綜合效益分析——以山西省臨汾市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1(7):206-207.
[7]李晉明.基于GIS技術和農業地質環境評價的余干縣水稻施肥研究[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11.
[8]唐秀美.基于GIS的縣域耕地地理分析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研究——以山東省廣饒縣為例[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1.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