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吉林省白城市推進農村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根據我國南北方發展差距大,各地區域的特色,產業優勢資源等實際情況,區別確定發展方向目標,制定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發展措施。預計到2017年,吉林省白城市規模以上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將發展到300戶,農產品加工轉化率提高到70%以上;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力爭在2012年的基礎上再翻一番,達到440億元。其中,特色農產品加工基地產業發展框架基本形成,將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到2020年,規模以上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350戶,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達到600億元。
一是立足農業發展實際,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發展。
近些年,白城市確定了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目標,制定了立足當前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的發展措施,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發展,穩步提高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提高農業產出率,延長農業產業鏈條,促進農業產業化水平提高,加快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收益,為城鎮化建設提供了物質基礎和工業支撐。預計到2017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到1250萬畝,產量達到100億斤。到2020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到1300萬畝,產量達到120億斤。
二是立足白城農業特色優勢,謀劃農村城鎮化的發展。
白城市現有耕地1528萬畝,農民人均占有耕地12.7畝,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7倍。還有931萬畝后備耕地資源;可利用草原面積1328萬畝,年產優質牧草35萬噸;可養殖水面138萬畝,占全省可養殖水面30.7%,居全省各市(州)之首;蘆葦面積251.5萬畝,年均產量10萬噸左右,居全國第二位;全年日照充足,高達2919小時;晝夜溫差大,可達13—14℃,有利于干物質積累;種植時間長,最長可達159天;水質好,地表、地下水均達到國家環境質量標準三類標準值;土壤呈弱堿性,pH值8.1—8.3,農業生產條件非常好。白城市農產品種類多、品質優,特別是綠豆、紅小豆、葵花、花生、芝麻、蓖麻等在國內外市場久負盛名,深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因此,白城市要推進城鎮化建設,要圍繞特色資源優勢,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三是立足于勞動力等生產結構,確定農業現代化的目標。
目前,全市有農戶33.9萬戶,鄉村勞動力62.1萬人,外出務工14.6萬人,占全市鄉村勞動力總數的23.5%,勞務輸出數量還是相對偏少。農機化綜合水平達到65.2%,農機化作業水平不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3143個,成員3.53萬個,農民組織化程度、規模化生產才剛剛起步。農產品加工企業有1195戶,農產品精深加工轉化率50%,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
(本文由吉林省白城市農業委員會李志敏提供)
責任編輯: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