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麗敏
【摘 要】我國的教育事業一直受到國家和民眾的關注,國家非常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當然,教育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在不斷的嘗試改革與創新。創新教育作為用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內容,在我國大力推行的素質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重要的支柱。作為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前提條件和基礎,學校在對學生的教育中可以對其進行培養。
【關鍵詞】高中語文;創新;教學
高中語文教學過程可以應用多種樣式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以適應時代對學生的要求,達到實施素質教育的預期目標。
一、轉變教育觀念及教學模式
教師觀念的陳舊老化,勢必會造成課堂教學的單調、呆板、效率低下。我們應當擺脫頭腦中的一些傳統、陳舊、落后的教育觀念,樹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與學有機統一的教學觀念。要想真正轉變教育觀念,高中語文教師不僅要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質,更應該具有高深的語文業務素質。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清醒地認識到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離開了學,教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課堂教學及學習中。然而我們的課堂之所以要變,那是因為從新課程標準的角度來審視,當今的課堂存在許多弊端,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課堂教學中沒有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性,沒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學習普遍積極性不高。②課堂上過多運用多媒體課件,剝奪了學生的主動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高中新課改鼓勵課堂教學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其中就包括網絡資源。但在教學中有時過于依賴課件,只要一上課就必須用課件,也不顧課堂的實際需要。每天忙于制課件和用課件,而忽視了對教材的研究,對課堂設計的思考。于是課堂就從沉悶無趣走向另一個極端,變得花哨而浮躁,從而剝奪學生的主動思考和自主學習的機會。
二、甩掉枯燥的教學手段,注重教學過程
新課標指導下的高中語文,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純粹注重知識的結論、忽視知識的整體性,統一性的特點,壓縮了學生的思維過程,以參考書的答案為標準答案,導致學生只認同結論,思維斷層嚴重,對掌握的知識也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在應用過程中總是不得法,學生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負擔。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必須甩掉枯燥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增強課堂“加工廠”的作用發揮,將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學生的感受。同時,教學的過程不僅僅體現在課堂之上,隨時隨地學習語文的觀念要讓學生銘記在心。語言的描述,語句的表達,字詞的辨認,語境的分析,尊重一切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個體思維,鼓勵學生的創造性,從而讓學生能夠自主選擇,并增強實踐能力。
三、改變教學行為,構建知識結構
要打破原有的知識結構,就要尋找規律,按規律辦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學生的思維區別于以往任何階段,要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僅僅能夠對感性材料進行堆砌,疊加,要將知識擴大,加深,鍛煉學生的思辨和判斷能力,就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行為。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根據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尤其是對教師講授不認同,會出現排斥和封閉的心理,要讓學生敞開心扉,就要重視他們“我”的存在,給學生空間,滿足他們的自尊心和表現欲,培養學生在公眾場合發言的勇氣,這也是從人格角度教育學生的必要措施。
四、語文教學精心設計提問體現訓練過程的創新
目前,閱讀課上的多數提問要么過深、過寬,問題間跨度大,不連貫,學生無從下手,回答困難,不全面;要么過細、過碎,抓不住主線,成了變相的“注入式”教學。要精心設計提問,就要從吃透教材實際、吃透學生實際入手,處理好重點和難點、主要問題和輔助問題間的關系。問題的設計要有層次,照顧到不同程度的學生。主要問題的難度要面向中等程度以上的多數學生,輔助問題的難度面向全體學生,尤其要照顧差生。這點應引起教師重視,因為好多學生厭學的主要原因是在課堂經常得不到老師的注意而造成的。但無論什么樣的問題設計,提問都要精當,學生的讀要充分,問題的設計要體現訓練過程。教師不僅要精心設計自己的提問,還要注意學生與教師的反饋系統,既鼓動學生質疑問難;又要注意學生與學生的反饋系統,既組織學生對疑難問題、重點問題的討論,同時還應注意學生的自我反饋系統,即培養學生自問自答自查的習慣,經常訓練,學生學有興趣,積極性高。
五、要有強烈的熱情和責任心
強烈的熱情和責任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就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而言,如果一個教師不明白創新對社會發展的意義,甚至于對此漠不關心,就不可能有創新或鼓勵創新的行為。而責任心則來自一個教師對自身工作意義和價值的認識,來自對所從事事業的榮譽感、自豪感和緊迫感、使命感,以及立志為民族繁榮大業奮斗不息的赤誠之心。我們要 “以民族的復興為著眼點,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進行創造性的工作,用我們創造性的教喚起學生創造性的學,用我們創造性的思維方法去鍛煉學生創造性的思維品質”,“只有我們能換一雙眼看問題,換一副腦子思考問題,換一種方法解決問題,教與學才會碰撞出創造性的火花,我們的學生才會有求新的沖動,才會有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的萌芽和發展。也只有教師認識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并摒棄陳舊的教學思想觀念,舍棄一些以浪費大多數學生智力資源為代價的急功近利的教學行為,才可能避免學生的一個新想法、一個新點子和一個假說湮沒在我們的教鞭之下。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已成為時代的要求。創新能力通過適當的教育和引導是可以培養的。盡管當前的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著諸多制約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因素,但是作為語文教師,只要我們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思想上予以重視,工作中敢于創新,就一定能夠為祖國培養出具有更多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