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蓮
【摘 要】在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習的方式不是被動地記憶、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敏銳地發現問題,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探求結論的自主學習的過程。通過開放、合作、探究式的教與學,學生們既體驗到了學語文的樂趣,學會了怎樣學語文,也體驗到了競爭后成功的喜悅,更懂得了怎樣去“生活”。讓他們真正認識了語文,真正認識了自己!也懂得了如何去“做人”,去正確面對競爭!
【關鍵詞】語文教學;合作學習;優勢;氛圍
為了體現新課標的理念,合作學習被越來越多地引入課堂。但目前的現狀是課堂上許多合作學習空有一個“花架子”,其有效性很低。有時候學生還沒有真正進入學習狀態,就草草收場,課堂氣氛看似很活躍,其實思維含金量很低;看似全員參與,實際上是好學生一統“天下”,學困生“袖手旁觀”,有的學生不會傾聽,不會合作,課堂幾乎處于失控狀態。教師缺少組織教學的策略,完全忽視了如何提高合作的有效性指導。我們只看到分組、交流、討論,“學生想怎么說就怎么說”等形式,而看不到這種合作的必要、合作中的分工與協作究竟給學生帶來了什么,感覺不到學生到底在自主什么、教師的作用又在哪里。于是,課堂表現為“散亂的活躍”,學生熱鬧過后仍然是一片茫然。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探索和實踐談一談合作學習策略的構建方面的點滴體會。
一、語文課堂上合作學習的優勢。
第一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主能力。新課改伊始,許多學生尚未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他們習慣了獨立思考,一問一答的學習方式,突然間要他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解決問題,都有些措手不及。但是合作將個人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從而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在合作學習中由于有學習者的積極參與,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積極的自我概念,使教學過程遠遠不只是一個認知的過程還是一個交往和審美的過程。
第二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課標》中所提的“語文素養”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文化品位等內容,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進行熱烈討論,對于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作用,與傳統教學比,無疑是巨大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有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第三是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蘇赫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小組合作學習,就可以為每個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臺,以滿足其展示自己的愿望,讓他享受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教師必須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幫助學生更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
學者靳玉樂曾指出:“合作學習,雖然主要指學生之間的合作,但教師在合作學習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指導直接影響著學習的效果。”事實上,由于年齡特征與知識結構等因素的制約,學生們要進行那種無教師指導的純自主的學習往往是不現實的,他們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實際上一定是需要教師適時的點撥與啟發的。首先,創設氛圍,以生為本。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心情舒暢的狀態下學習工作,才能思路開闊,思維活躍。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的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倦。”因此,教師要充分創設合作氛圍,以生為本,提高學習效率。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春》之前,讓學生分小組合作找找有關春天的歌曲,摘錄有關春天的優美詞句,在上課之前去體驗、去感受春天的美。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分享,學生合作學習積極性高。其次,加強輔導。其實,不管教師創設的情境有多吸引人,學生參與的熱情有多高,能夠一帆風順、毫無困難地完成學習任務的小組畢竟是少數。要使學生在困難和挫折中依然積極、主動地去想辦法完成合作學習的任務,教師全程觀察、督促鼓勵、即時幫助非常關鍵。例如文言文學習初期比較困難,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在他們遇到困難、思路受阻時,適當啟發、點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期待、欣賞、鼓勵、理解和幫助無處不在。
三、語文課上要營造開放、合作、探究的教學氛圍。
傳統教學中,老師是主宰。上課時教師滿堂灌,學生埋頭記,課后死命背——可結果,老師口干舌燥滿頭汗,學生滿肚苦水,收效甚微!事實上,教學應當成為師生平等對話的平臺。語文學習應當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注重激勵學生自得、自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在探究、質疑、問難中學,應當是語文教師的首要職責。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我一直致力于營造開放、合作、探究的教學氛圍。在七年級語文中的第一次綜合實踐活動“我愛文學”教學時,由于有了《為你打開一扇門》等課文的學習積累,學生們對文學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受,內心有一種強烈的表現欲。我讓學生分小組推選代表之作,自我組織,加以展現。當學生們的故事、小品、課本劇、詩朗誦……緊扣著主題“我愛文學”一一展現出來時,我們不得不為之喝彩。雖然,有些還不夠完美,但其中的精彩和孩子們創造的火花是隨處可見的。
總之,我深刻地認識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本次課改的亮點。這種能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改變了傳統教學壓抑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影響學生發展思維和智力的狀態,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的保持。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環境下,自主探索,討論總結,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