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妍
【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指導和幫助下,繼承人類知識財富,開發智能,完善人格,提高綜合素質的主渠道。課堂教學提倡有效教學,而有效教學則是指在單位時間內教師完成較多的教學任務、又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并切實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教學。我通過學習《中小學教學法》這門課程和查看其他資料學到了很多教學知識也從中得到了很多的心得!先將我的一些學習心得表述如下。
【關鍵詞】問題情景;師生關系
一、巧設問題的情景,科學引導
在教學新知識前,教師應有意創設生動、愉悅的意境,揭示知識間的聯系,從而提高課堂效果。在創設情境上,教師可以把故事、游戲引入課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操作。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前,可安排這樣的情境:“小紅、小蘭兩人吃一個蛋糕,每個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數學該如何表示呢?”學生們會感到很有趣,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引出教學內容,帶學生們進入新知識的學習。
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將數學問題還原為生活中常見的、能理解和接受的問題,也就是說,將數學“生活化”。這樣,學生不僅能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也能把數學學習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
當然,在教師提出問題后,也要注意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大膽嘗試解決問題。教學中讓學生思考、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更好的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教師的主導作用在于設計好問題,激發思維,針對學生思考中的問題給以有的放矢的指導。
二、尋找生活思維與數學思維的節點
知識一般都是他人生命實踐的結果。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外在于自己的符號化知識和顯性化經驗,更要讓學生用特殊的方式認識和體驗人類創造知識的生動過程,使學生與生產知識的人和歷史進行對話,從而把他人生命實踐的結果轉化為自己生命實踐的體驗,把他人生命實踐中的經驗和智慧,通過自己的體悟和踐行,轉化為自己生命成長的重要資源和精神能量。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教學中實現知識對學生而言的由“外”向“內”的真正轉化。人學習數學是從生活經驗開始的,并于生活中養成了生活思維的習慣。在他們學習數學的時候,需要養成數學思維習慣的時候,卻仍然保留著生活思維。這時,教師的任務就是通過與學生對話去找尋那個節點。
三、讓學生充分展現思維過程
課堂教學離不開學生的答問,怎樣處理好學生的課堂答問,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習效率,應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斷深入探討的課題。學生課堂答問后,我們教師不能僅用“對”或“錯”予以簡單的肯定或否定,而應追問“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等問題激勵學生思維,讓學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考過程。這樣,教師既可以了解到學生的思維缺陷,又能讓學生從反省中自我糾正錯誤,從而促進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
四、挖掘知識內涵,培養數學興趣
當今數學教材的編寫,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特別是其邏輯結構嚴謹、抽象的要求,有時不可能完整、全面、系統地展現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用我的大學老師的話說:“掐頭、去尾、火燒中段。”因而作為教師如果他的講授僅僅停留在這種抽象結構的形態上,學生的思維就會因缺乏具體生動的新信息的支持而阻塞。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了解問題的背景、來源及在數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亦即介紹一些相對于課本來說是新的、更系統的知識內涵,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激活思維的目的。
五、要保護學生的獨特見解
提高數學能力的歸宿,應是思維能力的提高,課堂答問中,教師不應該、也不可能把幾十個學生的思維活動限制在自己設定的框框內,那樣將不利于創造型人才的培養。
我們老師備課選例題時往往受自己的思維及參考書的局限性,想到的解法可能很有限且思路繁瑣,而學生中有的思維敏捷、思路活躍,他們往往不會局限于教師的解法,而是會“為什么要這樣做?可不可以有其它的簡便方法呢?“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因而很可能會有新的發現。
六、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成語“愛屋及烏”比喻愛一個人會連帶到愛與他有關的事物。同樣,如果學生對老師產生良好的情感,則一定會遷移到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中,形成一股積極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師應當從思想、生活、學習上關心學生,了解他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難;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性,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揚民主,鼓勵學生對問題闡述自己的見解;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數學活動的機會,讓他們積極參與;在問題面前,師生應是平等的、互助的。在不同的時候,需要教師成為不同的角色;示范者、顧問、對話人、解惑者。尊重學生現有水平,為他們提供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營造一種民主的課堂氣氛。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是開放的、活躍的,這有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創造人才的培養。
七、恰當的使用計算機網絡,提高教學的質量
1.探求創新,再現知識發現過程
我在數學教學中發現,要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有一個很有效的途徑,就是再現數學知識的發現過程,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上猜想結論,發現定理,從而提高創新能力,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得到成功的喜悅和增強自信心,也有助于鍛煉學生克服困難,探求知識的毅力。
2.化靜為動,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數學的教學內容與其它科目相比較抽象,再加上有些內容的傳統教學手段不得力,所以某些內容對于學生而言比較難掌握,這就形成了教學的難點。而教學重點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某些教學重點、難點的教學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進入課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尤其計算機能進行動態的演示,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這個特點可處理其他教學方法難以處理的問題,并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增強他們的直觀印象,這就為教師解決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提供了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