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民
【摘 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如何為弱勢群體提供服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本文結合興隆縣圖書館為弱勢群體讀者服務的實踐,探討了應該如何貫徹平等、開放的理念,指出關愛現實生活中的弱勢群體,給予文化的扶持和幫助,傳播人文精神,是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關鍵詞】和諧社會;弱勢群體;公共圖書館;特殊服務
建立和諧社會,達到全社會的和諧發展。這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方方面面。弱勢群體是社會成員的一個層面,關注弱勢群體,為弱勢群體服務是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維護社會穩定有序的需要,是構建和諧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也是公共圖書館應該履行的職責。
一、弱勢群體的概念及范圍
弱勢群體是指社會中的弱者,即需要人們給予特殊關懷和援助的人群,主要包括:1、未成年人 2、下崗和失業職工,其中還包括農村的五保戶和半停產企業的職工 3、殘疾人 4、進城農民工 5、老年人群體。
二、公共圖書館為弱勢群體服務的重要性
公共圖書館是政府舉辦的為社會公眾服務的公益性機構,而弱勢群體是公益性機構服務的主要對象之一,為弱勢群體服務是我們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職責。
1、為弱勢群體提供特殊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從對弱勢群體服務理念的角度看,尊重、理解、保護、支持弱勢群體,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援助是文明社會應盡的社會責任。圖書館作為公益性、服務性的社會教育性機構,作為社會文化服務的重要窗口,作為社會精神文明的重要陣地,理應以服務弱勢群體為己任,對他們實施知識援助,把圖書館建設成為弱勢群體的精神家園。
2、為弱勢群體提供特殊服務是圖書館的神圣使命和基本職責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和國際圖聯制定的公共圖書館標準也指出:所有公共圖書館服務都應盡可能地為殘疾人和困在家中的讀者,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提供便利。因此,弱勢群體歷來都是圖書館服務的重要對象之一,扶助弱勢群體是圖書館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這一神圣理念應體現在圖書館的全部工作中。
3、為弱勢群體提供特殊服務是由圖書館自身的性質決定的
圖書館之所以必須服務大眾是由圖書館的公共性決定的。圖書館面向大眾的社會責任,它的開放性和共享性是其他社會機構所不能比擬的。利用圖書館進行終身教育不應受年齡、性別、學歷和職業的限制,政府官員、平民百姓、健康者、殘疾人等在圖書館都享受平等的權利。弱勢群體利用圖書館的權利也不應該被剝奪,圖書館理應成為弱勢群體最便捷、最廉價、最直觀、最平等的學習平臺。
4、為弱勢群體提供特殊服務是實現職能的必然要求
圖書館的職能是指圖書館在人類社會中所承擔的功能和所起的作用。圖書館有兩種類型的職能:一是基本職能,這是古今中外的任何圖書館都具有的職能,例如保存人類文化遺產的職能;二是社會職能,這是一定歷史時期社會賦予圖書館的歷史使命,圖書館的社會職能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我國目前正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諧社會是一個相對公平、公正的社會,因此,關注弱勢群體的權利是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也是社會公平、公正的要求。因此,為弱勢群體提供特殊服務自然也就成了圖書館應盡的社會義務。
三、對弱勢群體開展特殊服務的具體措施
由于弱勢群體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這一部分群體可能不容易親近公眾,公共圖書館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扶貧解困,走近弱勢群體甚至走到他們當中,切實地為他們進行圖書館服務呢?這就要求圖書館從業者不僅要有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心和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還要積極探索服務社會弱勢群體特殊服務的有效途徑。弱勢群體在生活中存在一些實際的困難,針對他們的困難圖書館應該采取相應的具體措施開展圖書館的特殊服務。
1、為生理性弱勢群體提供特殊服務
(1)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有別于成年人,因為他們的思想、心智、身體都處于成長發展期,需要成年人的關心、呵護和引導。因此,圖書館必須開展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服務。
我們河北興隆縣圖書館1992年至1997年期間,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宋慶齡基金會”合作,建立了以縣城為中心,向四周輻射60多個校點的少兒流動圖書館,450名兒童得到現金資助,在定期開設的適合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的系列教育活動中,如舉辦“讀書會”、“故事會”、“智力競賽”、“趣味猜謎”等,陶冶了他們的情操,提高了他們的創造力,得到了學校及家長的認可,社會效益巨大。
(2)殘疾人、盲人及其他不方便到館者。根據2006年4月全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各類殘疾人總數為8296萬人。占全國人口6.34%。目前中國的工業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工人總數已達到一億八千萬。一個如此龐大的弱勢群體的存在,為弱勢群體提供特殊服務和怎樣提供服務是我們要不斷探討和實踐的,它是圖書館的工作內容之一。
(3)老人。在物質條件方面,應為老年讀者提供方便,如提供他們做筆記的紙和筆,為他們準備開水等,還可以從老年人的特點、愛好出發,為老年讀者設立專架。還可以利用自身的優越條件和設施,開辦老年書法、繪畫、花卉等講座、展覽,豐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老年人關心健康方面的知識,還可以為他們開辦一些健康專題知識講座。
近年來,興隆縣圖書館多次與興隆縣老干部局聯合舉辦了“老年讀書讀報系列活動”,包括展出宣傳板塊、讀者調研、征文活動、才藝展示等,深受老年朋友們的喜愛,都說愿意多參加這樣的社會活動,這給我們的工作增添了巨大動力。
2、為社會性弱勢群體提供特殊服務
社會性弱勢群體的一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生活貧困,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連最基本的生存問題也還沒有完全解決。他們一般接受教育少,文化水平低,處于弱勢地位,他們迫切需要幫助和指導。公共圖書館要充分利用自身豐富的文獻資源和先進的信息服務手段,對他們進行免費的咨詢協助,增強生活的自信心,如:為他們舉辦一些服裝裁剪、家電維修技術培訓、果樹栽培、剪枝等等,幫助弱勢群體學會一技之長,學會生活的本領。
1984年至1993年期間,興隆縣圖書館定期為興隆縣看守所高墻內的犯人(特殊群體)送去法律、實用致富技術等書籍,讓他們冷靜思考人生,多讀書,多掌握自己原來不懂的知識,多寫讀書心得,寫出心得200余篇,對他們的人生改造幫助極大,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因此,興隆縣圖書館榮獲河北省公共圖書館1991---1992年度服務成果特別獎。
在服務過程中,圖書館從業人員必須端正自己的態度,必須尊重他們的存在,千萬不能對他們有歧視心理,不要把自己當做施舍者,應盡量避免在不經意中對他們造成傷害。要站在他們的角度上,想他們之所想,急他們之所急,切實地為他們服務。微笑的接待、和藹的語氣、親切的服務、不厭其煩的解答,以使那些處于困難中的弱勢群體得到圖書館給予他們的溫暖。
綜上所述,圖書館應該大力弘揚和堅持公共性、公益性、讀者至上、服務社會的基本理念,為廣大的青少年、老年人、城市下崗職工和殘疾人以及其他的弱勢群體服務。關愛每位讀者,不以社會地位、財富、權力劃分讀者,真正為每位讀者提供人文意義上的幫助。加強圖書館對弱勢群體的特殊服務,有助于和諧社會的形成,促進社會進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參考文獻】
[1]宋麗娟 《公共圖書館為弱勢群體服務的思考》圖書館建設 2004.3
[2]張秀蘭 《為弱勢群體提供特殊服務是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責任》 2006
[3]雷樹德 《圖書館學論要》 銀河出版社 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