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連家
在我國許多地區人類生活用水發生了嚴重的短缺,水資源的短缺已嚴重制約了我國城市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需要合理利用、保護水資源已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時刻需要解決,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談幾點看法:
一、競爭與壟斷問題
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社會對打破行業壟斷越來越強烈,在一些地區市場競爭機制也觸及到供水行業,實行市場競爭在其它行業是好事,可以提高地區的服務水平,降低價格,給人民帯來實惠,但對當前水資源十分緊缺形勢下實行水市場競爭,弊卻大于利
(一)、人民節水意識還不高,如果實行競爭供水,供水價格總趨向必然走低導致居民的節水意識更加淡薄,水資源浪費更加嚴重,不合理利用更加突出。
(二)、是我國自來水廠水價格水平先天受到行政干預,定位較低,自來水廠大部分為虧損經營,缺口部分由政府補貼,如果放開經營,短期來看,水價格必須大幅上揚影響社會穩定,長期看這些企業只能靠惡性競爭,競相降價,拼水廠設備和城市 供水設施,時間一長,實力較差企業,特別是老國營企業設備與設施無力更新,維修,生命也訓宣布終結,給家財產造 成更大的浪費,三,是由于水行業投資大,經營企業少等 原因,在競爭中取午勝利的少數企業,必然對水資源的使用形成新的壟斷,如果被民營或外資企業壟斷,他們為追求最大利潤,必然刻意回避政府對其管理,忽視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對水資源實施掠奪性超采,萬一發生連年旱災或其他種種不測,任何一家企業也無能為力解決城市的供水問題導致社會不穩定,后果不堪設想。所說,水資源不適宜市 場競爭,至少現在不能實行市場競爭。
二、淡水源污染問題嚴重突出
(一)、隨著各地方的經濟速發展,各地方到處可以看到工廠企業,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點源或面源污染,并有年年增加的發展趨勢,全國很多河流,湖泊不同程度受到污染。許多不能飲用,甚至達不工業用水的質量標準。
(二)、當前,全社會要意識到污染水資源的嚴重性,轉變只重視節約用水。不重視污染防治的態度,政府各部門特別是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加強配合,本著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出發,一定要加強對企業的監督管理,教育他們摒棄光要經濟效益不要社會利益的想方。一定要對污染嚴重企業進改造或關停,堅決清除污染源。
三、要建立建全社會對引用水的節約和合理利用意示
全社會節水措施工和效果很不理想,在當前形勢下,為切實增強節水效果,總節幾點看法:
(一)、加強節水宣傳和教育,加強城市居民的節水教育,在會社會形成節水是一種社會美德良好氛圍,讓市民了解到水對人類生命的重要性,號稱生命之源為。
(二)、大幅度提高水價和水資源費用經濟手段來提高人民節水意識,同時推出階梯水價,大力提倡節水器具的使用,對飯店、館等 營業性場所加大監察 力度,使之必須使用節不器具,并根據其規模大小實限量使用超量加價水,對新建建筑加強推行節水器具,嚴格控制浪費水的現象。從自我做起,
(三)、加強中水的二度使用。所謂中水就是介于合格地下水和受污染水之間的“階層”,飲之不能,棄之可惜,但可廣泛用于洗車、建筑用水,城市綠化,景觀水體,工業冷卻等行業,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浪費“中水”現象,這里的中、“中水”是指洗衣服、洗澡、洗菜等不太臟的水,如果把這些消費過簡單處理并設計合理和管道,將這些水用來沖廁所、洗拖布、澆綠地,等其它用途。
四、在生活中要保護好淡水資源
(一)、使用節水器具,家庭節水除了注意養成良好的用水習慣以外,采用節水器具很重要,也最有效。為了省錢,很多人寧可放任自流,也不肯更換節水器具,其實,交這么多水費長期下來是更不合算的。使用節水器具,既省錢,還能保護環境,豈不是一舉兩得?節水器具種類繁多,有節水型水箱、節水龍頭、節水馬桶等。隨便用上幾個就為節水做出了不少貢獻啊! 4、查漏塞流,在家中“滴水成河”并非開玩笑。要經常檢查家中自來水管路。防微杜漸,不要忽視水龍頭和水管節頭的漏水。發現漏水,要及時請人或自己動手修理,堵塞流水。一時修不了的漏水,干脆用總開關暫時控制水流也好。管好水龍頭,把水龍頭的水門擰小一半,漏水流量自然也小了,同樣的時間里流失水量也減少一半。
(二)、養成好習慣,據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習慣,就能節水70%左右。與浪費水有關的習慣很多,比如:用抽水馬桶沖掉煙頭和碎細廢物;為了接一杯熱水,而白白放掉許多冷水;先洗土豆、胡蘿卜后削皮,或沖洗之后再擇蔬菜;用水時的間斷(開門接客人,接電話,改變電視機頻道時),未關水龍頭;停水期間,忘記關水龍頭;洗手、洗臉、刷牙時,讓水一直流著;睡覺之前、出門之前,不檢查水龍頭;設備漏水,不及時修好。
五、增強環保意識,是保護淡水資源的根本
人類生存在環境之中,人類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環境。這時,人的環保意識便顯得十分關鍵。廢舊電器該如何處置,“白色污染”該怎樣解決,乃至如何對待周圍的一草一木,說到底都是一個環保意識的問題;有了這種意識,增強了這種意識,一些棘手的問題也就不再成其為問題。所以,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是環境保護的根本。面對被破壞得千瘡百孔的自然環境,我們采取的措施也最終圍繞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環保意識的強弱反映了公民素質的高低,同時也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衡量標尺,畢竟,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做環保專家,但可以讓更多的人有更多的環保知識。而環保知識的宣傳又要從枝枝節節做起,只能是潤物細無聲,而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是抓住媒體(這一宣傳陣地。這是進行環保宣傳的有效載體,它覆蓋面廣,能夠輻射各階層,各年齡段。利用好電視、廣播、報刊、網絡,形成四者的互動與交融。比如多設立環保網站,宣傳環保知識,設立環保論壇;另外,作一些環保的紀錄片、公益廣告等,潛移默化之中,人們的環保意識必然得到增強。只有環境好了,土壤不被破壞和污染,淡水資源自然能得到保護。
綜上所述,特別對一些高消耗水的行業,我們要圍繞如何優化水系統的運行,如何提高循環水的濃縮倍數,如何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等作為節水工作的重點,積極組織技術攻關,提高水的綜合利用率;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制度,對產品水消耗實行定額管理,并作為一項技術經濟指標進行考核,減少浪費現象。 長期以來,大多數人有節約用水的理念,但缺少具體的行動,大手大腳的現象還比較普遍。一些人認為家大業大,再加上身處長江邊,總認為這源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缺少節水的緊迫感和憂患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