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貴金
【摘 要】本文分別從地質環境對水利工程的影響、規劃設計、工程建設、運行管理等幾個階段進行探討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完善措施。
【關鍵詞】水利工程;建筑設計
水利工程建筑是以建筑物的形式影響著人類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以及生態環境,其功能美與形式美之間的相互協調也是社會能夠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在水利工程的建筑設計中,不但要遵守“以人為本”的原則,而且還要遵循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同時需要熟練的掌握設計方法,力求提升水利工程建筑的設計水平。
一、水利工程建筑設計的藝術性
水利工程作為一個基礎性的建筑,除了滿足硬性功能外,必須從藝術性上花足心思,使其體現新時代氣息和風貌。然而水利工程建筑因其內部容納的功能性設備外形尺寸及運動規律都對水利工程建筑的外觀造型設計有著一定的制約性。水利工程建筑的設計師必須充分考慮建筑周圍的地理環境和風景特色以及所設計建筑的功能性進行整體考慮,從色彩、外觀造型等角度來展現一個具有時代特色和人文藝術的水利工程建筑。從色彩上與周圍環境色彩相輔相成,使建筑色彩既能豐富整體風景色調,又要避免嚴重的視覺沖突和不協調。外觀造型則更需要從藝術性上構思,或豪放大氣,不拘一格,或小家碧玉,溫文爾雅,或體現時尚潮流,性格鮮明;或懷舊古風,體現地域歷史底蘊。對于一些較大型的設備廠房,因其整體造型可能特定要求單調,整齊劃一,設計師可從細節入手進行設計,從門窗、梁柱及周圍毗鄰建筑的組合造型上下工夫,使建筑細節上豐滿,充滿個性和藝術思考。
二、水利工程建筑平面設計
水利工程建筑設計主要包括總平面設計、平面設計、造型設計和建筑材料等四方面內容,現闡述如下。 一般坐落在在城市邊緣或離城市較遠的水利建筑,常和旅游景點結合在一起。水利建筑總平面設計主要有兩部分:水利工程主體建筑物包括閘、壩堤及泵站等和其他配套設施,包括管理與生活用房、活動場地、綠化等。平面設計,泵站樞紐一般包括的建筑物有:泵房、配電房、辦公樓以及職工宿舍、食堂、車庫、鍋爐房、大門傳達室等附屬建筑。過去的總體設計中,往往只做水工工程位置圖,而不做配套建筑和環境總體規劃設計的傳統設計模式,這樣缺少了對建筑的合理布局和對環境的規劃,總圖往往有大片位置無設計內容,對這一大片空白區建設單位對其的使用和建設存在普遍的盲目性和無序性。我們調整了過去老的設計模式,由于水利建筑的方位和密集程度都屬于偏遠或親近自然的,所以考慮的重點不僅僅要落實在身邊的景物上面,不但要滿足必要的水利設備存儲,更要在藝術感官上加以提升,在建筑與建筑之間應當建立良好的距離感和互通感,能夠便于建筑內各個作用的搭配,豐富內部的設施,除了水建設備更要包括適當的游戲休閑空間,利用大段的空地來建設體育場所。因為建筑與建筑之間的距離也應當充分注意,近有近好處,遠有遠的好處,對于利用哪一種布局是要考慮使用內容和人文愛好的。可以強調建筑的整體性,也可以著重凸顯環境的大氣悠遠。
三、水利工程建筑的設計思路
目前眾多水利工程坐落于山水之中,與大自然相得益彰。在進行水利工程建筑藝術創作設計時,應考慮到水利工程并非全年運行,長的運行時間也幾個月,短的運行時間甚至只有汛期的幾天的特點。水利建筑應充分利用大自然所賜予的原始生態景觀,并與建筑藝術創作設計相結合,將原本只有單一功能的水利工程建筑轉化為不僅具有水利功能還能觀光旅游的水利工程觀光景區,最終實現觀光水利建筑業的發展目標。
3.1水利工程的特點
規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和其他一般的工程有所不同,且對環境有著深遠的影響,為此需要對水利工程要求必須特殊嚴格。這種不同在地質方面的體現如下:
水利工程包括攔水建筑物,引水、導水建筑物及被攔蓄而形成的水體。由建筑物和水體的自身重量,水體的側壓力、滲透壓力,風浪壓力及水體滲入地下誘發地震引起的地震力,開挖人工邊坡、地下洞室引起巖體應力重分布而出現的附加應力等等均作用在地殼表層。
3.2對環境地質的普遍性和深遠性影響
水利工程對環境地質的影響力是其他任何工程都無法比擬的,特別是水利工程所帶來的反作用更是巨大,對工程本身、生物的生存環境、地質環境、氣候甚至是其他經濟活動等都會產生嚴重影響。水利工程的地質環境會因為水工建筑物和庫水形成的附加應力、滲流作用范圍內會產生一系列的變化,重力壩壩基下沉、滑移、旋轉;拱壩拱座壓縮變形;洞室圍巖變形破損;水庫蓄水會影響水庫周圍的水文地質變化,誘發地震、砂土液化、區域穩定性低等等。
四、水利工程建筑設計思路
新時期新形勢下,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做好水利工程建筑設計工作。
(1)充分了解當地文化,使建筑設計融入環境
現如今一些水利工程在為社會提供水資源、水電以及防洪安全保障的同時,造就了一大批風光各異的水利風景區,水文化在水利建設中賦予了新的內容,因此水工建筑設計須融入當地環境。建筑造型設計必須與它周圍的環境相協調,而不能憑空臆造。由于地理環境不同,每個角度設計出來的建筑須體現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此作為設計師首先要充分了解當地的地理地貌,人文環境,因地制宜地設計出與環境相協調的建筑。
(2)充分與業主溝通交流,使建筑設計能順利實施
建筑設計構思過程中,設計人員應注重與業主的溝通,充分尊重業主的意愿,將業主的想法在設計方案中加以體現,因為建筑設計不只單純是設計人員的工作,再好的設計得不到業主的認可也只能是紙上談兵,不能順利實施。
(3)注重建筑材料的選用,使建筑物外觀新穎獨特
與建筑造型設計息息相關的是建筑材料,多年來水工建筑物大多以清水混凝土本色為主,往往給人以很土的感覺,而建筑材料的質感與顏色亦是影響造型設計風格的主要元素之一。因此,隨著新材料、新技術的不斷發展,水工建筑的外觀和裝飾亦應與時俱進,在不影響質量安全檢查的情況下,盡可能美化。
【參考文獻】
[1]盧育華,淺談水利工程建筑設計方法 [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
[2]孫維山,水利工程建筑設計及管理分析[J].建材發展導向(下),2010
[3]孫謙,水利工程建筑設計研究[J].技術與市場,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