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敏
為了豐富少先隊員的校外思想文化生活,在體驗中感受文明氣息,努力將自己培養成高思想道德素質的現代少年,向社會傳遞正能量。通過帶留守學生走進熊貓基地這次留守群體圓夢活動,實行走隊制,培養留守少先隊員們的互助精神。讓孩子們感受國寶大熊貓的可愛形象、感受黨和國家對留守群體的關愛,了解大熊貓的相關知識及故事,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播下一顆感恩的種子。
2015年9月,學校少先隊大隊部接到德陽市團少部的消息通知,后立即與德陽市團市委學少部,德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少工委取得聯系,確認之后,學校少先隊大隊部與學校行政就此事做了詳細討論,決定利用好活動資金,為學校的少先隊員主辦一次有意義的主題活動——“大手拉小手,走進熊貓基地”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環境優美,除大熊貓的生殖繁育哺乳基地外,還有成年大熊貓的生活設施,能比較清晰的看到大熊貓的成長過程,是一本非常好的現實教材。同時,基地內還是許多美麗動物如天鵝、小熊貓的家,也是一座非常美麗的植物園,小朋友可以和外國友人零距離接觸,待人接物的能力能更清晰地顯現出來,同時,活動中的“大手拉小手”的活動組織,可以展現隊員的責任感與相互協作。因此,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更是一座能夠展示現代文明風貌的好地方。因此,本次活動的活動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為了能順利開展好此次“大手拉小手,走進熊貓基地”戶外少先隊活動,學校做了精心的準備工作,從活動方案的設計到活動的拓展延伸都做了詳細的研究與預案。
一、活動方案
1、活動主題:
大手拉小手——走進熊貓基地
2、活動依據:
為關愛少年兒童的成長,滿足部分兒童的心夢,學校少先隊在向學校,開發區少工委、德陽市團市委學少部請示之獲準后,開展此次活動。
本次活動得到德陽市少工委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志愿者的大力支助。
3、活動時間:10月23日早上8點30至下午3點
4、活動地點:成都熊貓繁育基地
5、組織機構:
領導小組
組長:石建剛(學校校長,黨支部書記)
副 組 長:李清華(學校副校長)
組員: 蔣萬國(安全辦公室主任) 陳春梅(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 趙青松(教導處副主任) 尹芳陳亞蘭
事務小組:
組長:趙青松
副 組 長:蔣萬國 陳春梅
成員:部分班主任及輔導員老師
6、參加人員:
各班級“集體心愿人”報名獲準少先隊員
7、活動形式:
“集體心愿人”報名、資格審查
帶“集體心愿人”走進新都大熊貓基地
二、活動前準備:
1、根據上級的文件精神,嚴格審查參與者的身份,排除不遵守紀律,習慣差、安全行為意識淡薄的隊員。
2、對符合條件的隊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安全培訓、應急培訓、文明禮儀培訓)、
3、以 “大手拉小手”的分組,重新建立新的活動中隊單位。
4、指導新的活動中隊設置活動過程中中隊活動方案。
5、組織隊員通過學校圖書館、網絡、進行“大熊貓知識”知識交流,發現自己心中的問題,確定自己在活動中的目標。
6、與“大熊貓繁殖基地”游客中心取得聯系,爭取為隊員們的活動配備導游。
7、鼓勵有條件的隊員帶上筆記本,相機,記錄本參加活動。
三、活動中組織策劃
本次活動屬于以“讓隊員們通過參觀,增長自己的百科知識,尤其是對國寶大熊貓的了解,圓自己心里的大熊貓夢;增進隊員們之間的友誼,讓高年級的隊員嘗試承擔“責任感”,體現愛心;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少先隊組織教育”的戶外活動。 因此,不能單一的讓隊員在大熊貓基地里走馬觀花式游走,需要發現重點,在輔導員的引導下有主題、有序觀看。同時,讓隊員帶著自己的目的去參加活動。
四、安全預案
為了保障參觀活動的安全和順利的開展,學校進行了周密的部署,特制定以下安排:
(一)安全事故預防教育
1、活動前提前3天用告家長書的形式告知家長,要求孩子監護人(留守兒童)對孩子進行食品衛生、交通安全、文明參觀意識進行教育。
2、學校對參加活動的學生進行安全意識、行為教育,并進行初步演練。
(二)安全措施
1、學校通過審查、租用正規有運運資質公司的客車作為交通工具,保證學生的交通安全。
2、對參加活動的學生進行分組,并委派懂安全,有安全應急處理經驗的教師實施監控學生活動過程。
3、安全監控過程實行“每一小時告知家長一次”的方式,活動過程中,每隔一小時,學校通過校訊通的方式告知家長。
4、對學生的途中就餐實行統一管理,杜絕購買流動攤販、無證、無安全標示產品。
5、活動過程實行統一指揮,組長監督的方式,學生互相提醒的方式,避免觸及危險,及走失現象。
6、參加活動的所有學生實行監護人接送到校的方式。即:監護人護送孩子到校上車,監護人到學校接孩子回家。保證每一位孩子安全到監護人手中。
(三)應急措施
當安全事故發生時,按照下列方式進行急救
1、微傷(只破一點皮,不出血),可由帶隊導游暫用創可帖自行處理,過后送往隊醫處理檢查,回校后告知校方老師;
2、輕傷(破皮出血),由其中一名帶隊導游立即通知領隊或隊醫處理,做好簡單包扎工作,可留醫察看,帶隊導游聽從隊醫安排何時接學生歸隊;
3、輕傷以上的傷情,帶隊導游第一時間向督導或領隊匯報學生傷情,并立即送往校醫處,校醫應對傷員緊急處理,并做出準確判斷,同時匯報督導或領隊直接前往處理,必要時應由專門人員盡快送醫院醫治校醫應對傷員緊急處理,并做出準確判斷,必要時應由專門人員盡快送受傷者到醫院治療。
五、活動教育效應拓展與延伸方案
本次活動(課)屬于利用社會愛心資源,只有部分隊員有資格參加。但是,大熊貓作為國寶,是每一個隊員都喜愛的,沒有能參加此次活動,心理總免不了有些遺憾。因此,把活動中的精彩花絮和隊員們的收獲展示出來,與所有的隊員及家長分享、交流,成為一個不可缺少的步驟。
對于此次活動的拓展與延伸,我們決定以下幾個環節:
1、將輔導員分成:照片分享組、活動心得交流組。將參與活動的隊員的照片和心得收集起來,然后及提審閱,選取優秀的照片和文章。
2、制作交流展板。
3、召開以分享“大手拉小手,走進熊貓基地”為主題的中隊會,讓參加活動的隊員講述自己在活動中的故事和收獲。
這次活動與一般的戶外活動課不一樣,原因在于所選擇的內容屬于百科類和思想文化類相結合的產物。于是,大家圍繞這個點開始動起腦筋來:我們在活動的全過程植入了兩條線:一條是將分組的方式打亂,不再以年級為單位,而是采用高低搭配的方式,讓高年級的隊員來帶領低年級的隊員,通過這個互相幫助的過程來培養隊員們的責任心,團結協作的能力;另一條線是通過互相幫助的過程,讓隊員更自主一些,以達到不虛此行的目的。
帶著自己的目標去參加活動,是我們組織活動的初衷。因此,在活動前,我們提前將活動的目的地和內容告知隊員們,引導他們交流自己對大熊貓的了解,通過學校圖書館和網絡查尋相關知識,使得活動課的過程變成隊員驗證知識,解答疑惑,擴大知識面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