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燕萍 高銘云 梁桂花 劉柳芳
(廣西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護理部,廣西 柳州 545006)
個體化營養干預對老年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圍術期的影響
韋燕萍 高銘云 梁桂花 劉柳芳
(廣西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護理部,廣西 柳州 545006)
目的 評價個體化營養干預對老年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圍術期營養狀況的影響。方法 選擇67例老年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通過隨機數表法分為干預組及對照組,干預組在圍術期采用營養評估、建立檔案、實施個體化營養干預模式,對照組實施常規飲食指導,干預前后對兩組患者的營養狀況、體格測量指標、實驗室指標進行比較與評價。結果 干預后,干預組主觀綜合營養評價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P<0.01),體重、體質指數(BMI)、三頭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圍(MUAC)和上臂肌圍(MACM)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1),血清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紅蛋白、總淋巴細胞計數等實驗室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1)。結論 對老年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實施個體化營養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營養狀況,降低圍術期營養不良風險。
圍術期;個體化營養干預;腫瘤
消化道惡性腫瘤是我國第二大常見惡性腫瘤,患者由于其病變累及消化道直接影響營養吸收、腫瘤高代謝狀態等多重原因,已成為營養不良的高風險人群。手術是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首選治療方法,患者圍術期的營養狀態對手術療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老年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由于機體功能隨年齡增長而衰退,加上手術創傷應激使其蛋白質分解代謝增加、糖代謝紊亂等,均嚴重影響了患者營養狀態,從而增加其圍術期風險〔1,2〕。因此,早期識別營養不良、及時實施營養干預在護理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在老年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圍術期護理中開展“營養評估-建立檔案-個體化營養干預-預后評價”的干預模式,取得較好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入住廣西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的初診消化道惡性腫瘤老年患者67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病理學檢查確診為消化道惡性腫瘤,年齡≥60歲;②入院首次行手術治療;③病情穩定,意識清楚,無代謝性疾病;④認知功能正常,具有語言交流能力;⑤自愿入選且知情同意。排除無手術治療指征及術前嚴重營養不良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干預組33例,男18例,女15例,平均年齡(57.43±11.96)歲,對照組34例,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齡(55.37±13.61)歲。兩組年齡、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 干預組:(1)研究成員培訓:對科室責任護士進行培訓,內容包括:①營養干預實施過程和方法;②營養評估方法:主觀綜合營養評價法(SGA)、體格測量方法等,使用統一型號且精度符合標準的測定工具;③“營養士”軟件應用。(2)干預方法:患者入院3 d內,由責任護士運用SGA、體格測量及實驗室檢查對患者進行營養評估,協同營養師運用營養健康管理軟件——“營養士”建立患者個人營養檔案、綜合評定患者營養狀況,并針對患者圍術期的不同時段實施合理有效的營養干預,包括術前給予個體化營養飲食,即根據患者具體營養狀況,通過“營養士”軟件的“智能營養運算”功能確定營養膳食配置方案(包括總熱量、營養素比例、配膳品種等),并根據患者飲食習慣合理安排餐次及時間,確保營養均衡與全面;術后禁食期按醫囑給予序貫營養支持(腸內營養、腸外營養),康復期階段根據患者個體營養狀況及胃腸功能恢復情況應用“營養士”進行動態指導,幫助其逐步恢復個體化營養飲食。對照組:實行病區傳統健康教育工作,根據病情進行常規健康宣教及營養指導,不予建立個人營養檔案及施加營養干預。
1.3 研究工具
1.3.1 SGA SGA是美國腸外腸內營養學會(ASPEN)推薦的一種住院患者營養評估工具〔3〕,根據患者病史(體重丟失、飲食情況、消化道癥狀、活動能力狀態)、疾病營養需求及臨床體檢結果(皮下脂肪丟失、肌肉消耗和水腫)3個維度8個條目對患者營養狀況進行分級,每一條目分別以A、B、C 3 個等級對患者營養狀況進行定量評判,分為SGA-A(營養正常) 、SGA-B(輕~中度營養不良) 和SGA-C(重度營養不良) 3 個等級。
1.3.2 體格檢查 主要指標為測量身高、體重、三頭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圍(MUAC)、上臂肌圍(MAMC)及計算體質指數(BMI) ,評價標準參考《臨床營養新概念和新技術》〔4〕。
1.3.3 實驗室檢查 檢測指標包括血紅蛋白(Hb)、總淋巴細胞計數(TLC)、血漿總蛋白(TP)和血清白蛋白(ALB)。在患者入院24 h內、未接受任何藥物治療前采集空腹靜脈血,應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MEK-7222K型)進行檢測。
1.4 資料收集 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責任護士,使用統一測量工具對研究對象進行體格測量、SGA評估,于術前、術后4 w收集兩組患者的SGA評分、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等觀察指標、并對相關指標進行統計。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軟件進行χ2檢驗及t檢驗。
2.1 兩組干預前后營養狀況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SGA評分無差異(P>0.05),干預后干預組SGA-A為21例,SGA-B為12例,對照組SGA-A為11例,SGA-B為10例,SGA-C為13例,干預組營養狀況顯著優于對照組(χ2=8.271,P=0.003)。
2.2 兩組干預前后體格測量指標比較 干預前兩組體重、BMI、MUAC、MAUC和TSF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干預后干預組各項體格測量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見表1。
2.3 兩組干預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 干預前,干預組和對照組TLC、TP、ALB和Hb等實驗室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干預組各項實驗室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營養干預前后體格測量指標比較±s)
臨床調查顯示〔5,6〕,40%~80%的腫瘤患者存在營養不良,其中以消化道惡性腫瘤中的胰腺癌和食道/胃癌的營養不良發生率最高,分別達到67%和60%。由于老年患者各器官生理功能衰老退化,加之腫瘤本身累及消化道導致攝入量不足與吸收障礙等原因,使老年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極易發生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從而增加圍術期的各類風險〔7〕。如術前營養不良可引起機體免疫功能障礙,降低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和反應性;腫瘤外科手術不僅可造成組織器官損傷及功能障礙,且手術應激帶來的高分解代謝導致機體營養物質大量消耗,繼而引發代謝紊亂及加劇免疫功能障礙,增加了患者繼發感染及術后并發癥的風險;術后由于消化道的重建需要較長時間禁食、同時亦因手術吸收熱、術后疼痛等因素均可加劇機體營養物質的消耗,使患者免疫功能進一步受損,嚴重影響患者預后。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在圍術期營養不良(SGA-B及SGA-C)的發生率達67.6%,與高淑清等〔8〕調查結果相近,因此,重視與加強老年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的圍術期營養已成為臨床護理的重中之重。有研究指出〔9〕,營養評估應由與患者接觸密切的醫護人員完成,責任護士在工作中不僅便于收集患者體重、BMI等營養指標,同時也能在護理中深入了解患者進食情況,對及時評估患者營養狀況有著獨特的優勢。本研究開展臨床護士對患者圍術期的全程營養篩查與評估,對患者進行營養狀態的動態評價與實時監控。
老年患者由于牙齒咀嚼能力降低、消化道功能障礙等原因,導致營養物質的攝入減少,腫瘤疾病的高分解代謝狀態,均易使老年腫瘤患者出現糖代謝、脂肪代謝及蛋白質代謝方面的異常,當膳食中蛋白質攝取不足、體內蛋白質分解紊亂時,即出現負氮平衡〔10〕。本研究說明個體化營養干預在老年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圍術期營養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營養狀況及免疫功能,降低了營養不良風險,有利于患者預后及康復。
1 遲俊濤.消化道腫瘤患者圍手術期營養不良對臨床結局的影響研究〔D〕.北京:北京協和醫學院,2010.
2 黎介壽.臨床營養支持的發展趨勢〔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0;17(1):1-4.
3 吳蓓雯,曹偉新,燕 敏,等.主觀綜合營養評價法評判消化道惡性腫瘤病人營養狀況和預后〔J〕.外科理論與實踐,2008;1(5):415-8.
4 曹偉新.臨床營養新概念和新技術〔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59-62.
5 Lim SL,Daniels L.Malnutrition and its impact on cost of hospitalization,length of stay,readmission and 3-year mortality〔J〕.Clin Nutr,2013;32(3):489-90.
6 Hébuterne X,Lemarié E,Michallet M,etal.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and current use of nutrition support in patients with cancer〔J〕.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2014;38(2):196-204.
7 朱躍平,丁 福,劉欣彤,等.老年住院患者營養風險篩查及營養支持狀況〔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1):2609-1.
8 高淑清,謝 琪,劉方芳,等.惡性腫瘤擇期手術患者營養風險及營養支持情況調查〔J〕.河北醫藥,2014;36(21):3334-6.
9 梁曉坤,揭 彬,蔣朱明.營養風險理念解讀〔J〕.中國臨床營養雜志,2007;15(3):167-70.
10 劉 瑩,郝曉慧,王玉華,等.老年腫瘤患者營養狀況及護理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8):49-50.
〔2015-12-03修回〕
(編輯 苑云杰/曹夢園)
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科研課題(No.Z2010419)
高銘云(1964-),女,碩士,主任護師,主要從事腫瘤護理、護理管理研究。
韋燕萍(1974-),女,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老年護理、腫瘤護理研究。
R735;R473.73
A
1005-9202(2017)09-2193-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9.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