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梅 閆樹英 趙麗麗 姚 輝 張 慧 趙 娟
(寧夏人民醫院普外科,寧夏 銀川 750021)
高齡胃癌患者自我效能感與生活質量、社會支持及焦慮抑郁的相關性
陳玉梅 閆樹英 趙麗麗 姚 輝 張 慧 趙 娟
(寧夏人民醫院普外科,寧夏 銀川 750021)
目的 探討高齡胃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與生活質量、社會支持及焦慮抑郁的相關性。方法 88例高齡胃癌患者應用一般資料調查問卷、癌癥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歐洲生活質量協作組癌癥核心量表(EORTC QLQ-C30)中文量表、社會支持問卷及綜合醫院焦慮抑郁量表進行調查分析。結果 高齡胃癌患者自我效能感總分為(84.15±5.245)分;總體生活質量得分(52.08±18.210)分,處于中等偏低水平;社會支持總分為(37.82±3.360)分,自我效能感總分與總體生活質量總分及功能領域得分均呈顯著正相關(r=0.813、0.365,P<0.01),與社會支持總分呈正相關(r=0.240,P<0.05);與焦慮呈負相關(r=-0.215,P<0.05)。結論 臨床醫護人員應重視胃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充分應用社會支持,制定科學可行、高質量的癌癥患者自我管理項目和方案,從而提升其生存質量。
高齡胃癌;自我效能感;生活質量;社會支持;負性情緒
多項研究表明〔1~3〕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疾病適應性,改善心理狀態和健康行為。胃癌患者由于病程較長,起病隱匿,出現臨床癥狀時部分患者已發展到中晚期,據報道,胃癌的發病率已位居惡性腫瘤的第3位〔4〕。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齡胃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生活質量、社會支持狀況及焦慮抑郁的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 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寧夏人民醫院總院、西夏分院、寧夏醫療急救中心及寧南分院就診的高齡胃癌患者88例,年齡60~81歲,平均(64.89±10.15)歲;其中60~69歲57例,70~81歲31例;男71例,女17例;漢族74例,回族14例;小學以下文化程度39例,初中18例,高中及以上31例;家庭月收入<3 000元31例,3 000~5 000元33例,>5 000元24例;Ⅰ期26例,Ⅱ期42例,Ⅲ期12例,Ⅳ期8例。納入標準:①經病理學檢查等已確診的胃癌患者;②能獨立或在研究者的幫助下完成所需問卷者;③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剔除文盲患者;意識不清,有精神疾病者。共發放問卷92份,有效問卷88份(95.65%)。
1.2 調查工具 ①一般資料調查表:自行設計,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民族、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醫療費用的支付方式及病程等。②中文版癌癥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PSQI)〔5,6〕包括28個條目3個維度,即正性態度、自我決策和自我減力,Likert 5級評分法,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為0.970,各維度的Cronbach α系數為0.849~0.959。分數越高,表明個體的自我效能感越強。③生命質量評定:采用歐洲生活質量協作組癌癥核心量表(EORTC QLQ-C30)中文量表第3版,該量表由歐洲癌癥研究和治療組織所研制〔7〕。包括總體健康狀況和5個功能子量表(軀體、角色、認知、情緒及社會功能),3個癥狀量表(疲乏、疼痛、惡心嘔吐),其中軀體功能有5個條目,角色、認知及社會功能各有2個條目,情感功能有4個條目;癥狀功能中疲乏有3個條目,惡心嘔吐及疼痛各有2個條目;6個單項項目即氣促、失眠、食欲喪失、便秘、腹瀉、經濟困難和一個總體健康狀況子量表。該量表中除29、30兩個條目分7個等級,從“非常差”到“非常好”分別賦值為1~7分,其余各條目采用1~4級評分法,即沒有(1分)、有一點(2分)、較多(3分)、很多(4分)。QLQ-C30各維度得分越高表明該功能越好,癥狀維度得分越高表明該癥狀越嚴重,整體生活質量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臨床試驗證明該量表對中國大陸癌癥患者生存者的研究中已證實是可行的〔3〕。④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8〕,測量研究對象所獲得的社會支持的來源和程度,該量表在國內已廣泛應用,有10個條目,3個維度即客觀支持(3個條目)、主觀支持(4個條目)及對支持的利用度(3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1~4級評分法,總得分為10個條目累積法之和,分值越高說明獲得的社會支持越多。⑤綜合醫院焦慮抑郁量表(HAD)〔9〕包括兩部分:即焦慮亞量表〔HAD(a)〕和抑郁亞量表〔HAD(d)〕,分別有7個條目,共14條,每條分4級(0,1,2,3分)計分,亞量表得分:0~7分,分為無表現(陰性):8~10分屬可疑(可疑陽性),11~21分屬有反應(陽性)。
1.3 調查方法 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由4名具有本科學歷的專科護理人員擔任調查員,在填寫問卷時,使用統一指導語,向患者說明研究的目的及意義,要求受試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實填寫,對高齡患者填寫困難者,由患者敘述家屬獲調查員代填,問卷當場收回。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
2.1 高齡胃癌患者焦慮、抑郁的得分及發生情況 焦慮得分(5.96±3.90)分;其中陰性(0~7分)8例、可疑陽性50例、陽性30例。抑郁得分(6.32±4.01)分;其中陰性(0~7分)11例、可疑陽性34例、陽性43例。
2.2 高齡胃癌患者的QLQ-C30、SSRS及各維度得分 總體生活質量總分為(52.08±18.210)分,屬于中等偏低水平,其中功能領域中得分最高的為情感功能(76.84±18.256)分,依次為軀體功能(75.10±19.346)分、角色功能(69.39±20.676)分、社會功能(66.47±22.859)分及認知功能(65.08±13.023)分;癥狀領域中疲倦得分最高(37.79±10.250)分,依次為疼痛(36.88±14.482)分、惡心嘔吐(19.13±7.961)分;6個單一癥狀中,食欲不振得分最高(41.63±19.061)分,依次為失眠(40.06±16.583)分、經濟困難(40.05±12.675)分、氣促(35.07±11.270)分、便秘(34.99±11.702)分和腹瀉(30.52±8.220)分;PSQI總分(84.15±5.245)分、正性態度(43.76±2.514)分、自我決策(9.26±1.066)分;自我減壓(31.26±2.484)分、社會支持總分(37.82±3.360)分、主觀支持(23.96±2.119)分、客觀支持(8.23±2.154)分、支持利用度(5.80±1.584)分。
2.3 胃癌患者的焦慮、抑郁、生活質量及社會支持各維度與自我效能感相關性 PSQI總分與生活質量總分及軀體功能及社會功能維度呈明顯正相關(P均<0.01),與社會支持總分呈正相關(P<0.05),與焦慮呈負相關(P<0.05),見表1。

表1 焦慮、抑郁、生活質量及社會支持各維度與PSQI各維度的相關性(r值)
1)P<0.05,2)P<0.01
高齡胃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屬于中等水平,社會支持水平有待提高。本研究高齡胃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總分均低于錢惠娟等〔10〕調查的263例消化系統癌癥患者和趙成茂等〔11〕調查的153例消化系腫瘤患者,這可能與本組患者均為高齡,文化程度較低、對自己的自我護理信心不足有關,這與錢惠娟等〔10〕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結果提示PSQI總分越高,其生活質量越好。多項研究〔12,13〕表明,癌癥患者得到的社會支持越多,越會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社會支持及心理支持是影響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臨床護理工作中,應重點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和交流,在注重提高患者家庭內支持的基礎上,更加關注家庭外的支持,如親朋好友的關心和幫助,建立癌癥患者聯誼會,同時呼吁社會各界關注癌癥這個弱勢群體。同時應針對不同文化層次的患者,給予個體化的健康行為和自護知識、自護技能及自我效能感的培養,從而提高生存期患者的生活質量。
1 Beckham JC,Burker EJ,Lytle BL,etal.Self-efficacy and adjustment in cancer patients:apreliminary report〔J〕.Behav Med,1997;23(3):138-42.
2 Wu HK,Chau JP,Twinn S.Self-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stoma patients in Hong Kong〔J〕.Cancer Nurs,2007;30(3):186-93.
3 Manne SL,Ostroff JS,Norton TR,etal.Cancer-specific self-efficacy and psychosocial and functional adaptation to early stage breast cancer〔J〕.Ann Behav Med,2006;31(2):145-54.
4 新華網.2013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EB/OL〕(2014-04-19).http//news:Xinhua.net.com/heater.1027727ohtm.
5 Lev EL.Mandura's theory of self-efficacy:applications to oncology〔J〕.Sch Inq Nurs Pract,1997;11(1):21-37.
6 錢惠娟,袁長蓉.癌癥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的橫斷面研究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上海:第二軍醫大學,2011:5.
7 姜寶法,劉春曉,崔永春,等.EORTC QLQ-30的信度、效度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5;13(1):31-6.
8 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應用〔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1994;4(2):98-100.
9 Chalder T,Berelowitz G,Pawlikowska T,etal.Development of a fatigue scale〔J〕.J Psychosomatic Res,1993;37(2):147-53.
10 錢惠娟,袁長蓉.消化系統癌癥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現狀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8):678-81.
11 趙成茂,尚春香.消化系腫瘤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調查〔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4;22(27):4791-4.
12 李小梅,孫玉倩.放療癌癥患者的應對方式及其社會支持的相關性〔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1;19(6):557-9.
13 談文霞,劉 偉,李 慧,等.社會支持對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3):11-3.
〔2016-08-16修回〕
(編輯 苑云杰/杜 娟)
寧夏自然科學科研基金(No.NZ2014667)
閆樹英(1960-),女,主任護師,主要從事醫院管理及外科護理研究。
陳玉梅(1964-),女,主任護師,主要從事腫瘤護理研究及外科臨床護理研究。
R735
A
1005-9202(2017)09-2288-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