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的雜志來得有點晚,到手后,迫不及待的打開包裝,每期都出乎意料的封面人物,這期又會是誰?當看到封面人物是新屆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時,又不免心聲疑問,為何政治人物卻出現在體育類雜志的封面上?看完所有內容后,我聯想到了體育與政治的關系。那作為體育究竟與政治有怎樣的關系?而體育人的參與性有多積極呢?
據維基百科的資料顯示,在美國總統競選期間,有87名體育界明星公開表明態度支持希拉里,而公開支持特朗普的體育明星則有5g位。而最具代表性反應最激烈的當屬NBA了。由于特朗普之前涉及侮辱女性和種族問題的言論,進而引起克里夫蘭騎士隊當家球星勒布朗·詹姆斯的不滿,在此之前,詹姆斯還曾帶頭為希拉里拉票,而NBA聯盟以總裁蕭華為首的高層們也為希拉里的競選做出了政治捐款。此次雖押寶希拉里失敗,但NBA這樣個體育聯盟,在政治上的參與性是極高的,美國總統競選事件也再次表明,政治影響體育,而體育作為重要文化元素以及聯系社會不同階層的紐帶,與政治已無法分割。而人們所說的,體育獨立于政治只是一種“烏托邦式”想法。
當然,體育也是引發政治事件的導火索。就拿去年大家都熟知的韓國總統樸信惠閨蜜“干政門”事件的爆發來說吧,在這個民主國家,這場政治運動被學生和媒體主宰,就始于這位身份為體育特長生的閨蜜的女兒。而歷史上也有不少因體育因素而引發的政治事件。70年代,中國的“乒乓外交”就是政治與體育結合的重要案例,而作為國家主義體現的足球,在這方面例子也很多。因比分被逆轉失利,賽后球迷吞槍自殺,”馬拉卡納慘案成了巴西歷史上最悲傷的時刻。
總之,作為國家機器政治影響體育,而體育反過來也會對政治產生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作為人類社會的種特殊的文化現象,體育不僅僅是種純粹的體育行為,更是一項內涵廣泛包含政治等多種因素的綜合性人類行為方式,它就注定了要與政治結下不解之緣,既不能完全分開,又不能完全屈服統一。
——四川 哈薩兒
耶,“敏”珠
一身白色禮服,吳敏霞在自己最熟悉的水立方,終于還是說出了那句告別……
雖然大家也知道在里約結束后,由于傷病吳敏霞就已經徹底結束了她的跳水生涯,可是好像“退役”倆字不說出,就存有念想,大家依舊還可以在某一天看她上場。但現實就是這么殘酷,粉絲還是聽到了最不想聽到那倆字……
對于“退役”兩個字,吳敏霞說“可能在心中說過一萬次,但這么多年來,始終沒有說出口的勇氣……因為退役就意味著,不能站上她最熱愛的舞臺,也不能再作為運動員參加比賽。”但時間是無情的,年齡、傷病只能讓對于跳水的這份愛繼續留在心中了。25年,跳水已經成為了她的一種生活習慣。從6歲開始學習跳水,16歲拿到第一塊金牌,直到今年里約奧運會上,31歲的吳敏霞還在拿金牌。
25年的時間,讓她從郭晶晶身邊的一位青澀少女,成為了中國跳水的又一位傳奇,25年的時間,那個從小習慣光著腳丫子在水坑里玩耍的小姑娘,長成了胸前掛滿7枚奧運獎牌的體育明星。25年的職業生涯,讓她成為中國第一位獲得5枚奧運金牌的女運動員,歷史上唯一連續四屆蟬聯奧運金牌的選手。如果說姚明代表上海的高度,劉翔是上海的速度,王勵勤是上海的力度,那么吳敏霞就是上海的亮度,一顆閃耀魔都夜空的明珠,讓大家看見水中色彩。
而無論是在賽場還是生活中,吳敏霞自始至終保持那個站在跳板上冷靜的形象,她不會像李娜那樣熱情奔放,也不會像傅園慧那樣搞怪賣萌,就連她的退役聲明也像極了她,就像她的每一次跳水一樣,規規矩矩,踏踏實實,沒有華麗的辭藻和太多的煽情。
25年,這段生活結束了,而我們相信,雖她不在江湖,但江湖仍有她的傳說!
——上海 天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