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芝
摘要:政治課堂應充滿人文情懷,關注生命性質量,努力讓學生在課堂的每個40分鐘的生命增值,缺乏生命律動的政治課堂不可能是高效的。
關鍵詞:政治;生命;教師;學生;問題
三十多年政治課教學與教研的實踐,我深深地悟出這樣一條真諦:政治課既是教學更是教育,既是科學也是藝術,既是情感又是真理。理想的政治課堂應充滿人文情懷,閃耀智慧光芒,洋溢成長氣息。缺乏生命律動的政治課堂不僅不可能是高效的,甚至是難以奏效的。
教學質量是包含學習性質量、發展性質量、生命性質量在內的統一體,反映在教學目標上,這就是知識、能力和素養的共同提升。教師只有秉持全面、和諧、可持續的教學質量觀,既關注課堂的學習性質量,也關注發展性質量,更關注生命性質量,在這個基礎上的高效,才是我們的教學所需要的。因此政治課堂需要聚焦,更需要開放。如果說聚焦的是目標,那么開放的則是思維。《學記》有言“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此乃政治理想課堂的不二標準。教導學生但不要牽著學生的鼻子走;給學生規范但不要壓抑學生的個性;啟發學生思考而不是把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課堂高效的本質是讓學生愿意學習,因為教育本是源于生命的教育。政治課更應是健全生命、完善生命、發展生命的教育,而不是傳授教條,固化生命,壓抑生命的教書。
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引領學生能以求知的眼光發現問題,積極的心態對待問題,以探索的精神審視問題,以理性的思維分析問題,以發展的意識解決問題。因此,政治課堂不能僅是簡單的知識輸出和解讀,應該含有對真的沉思與眷戀,對善的追求與再造,對美的渴望與沖動,讓人的靈魂得到洗禮,精神得到升華。學校成功的標志是學生的成長,而不僅僅是學生的成果,要讓學生在課堂的每個40分鐘的生命增值。
在政治好課觀上,我不贊成“教師為主體”,但對機械片面的“學生為主體”也不敢茍同。我認為,一節好的政治課,應是師生生命和智慧的共同燃燒,教師和學生都是主體。課上師生同頻共振,互啟互發,互動互促,心與心相通,情與情共鳴,思與思共振,力與力共生。但在這里,教師的主動不是體現為一廂情愿的自行其是,而是以學生這一主體的需要和接受狀況為前提,學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教師是在對學生的個性充分尊重和了解的基礎上,以其積極、自由、能動的創造性,進行有彈性的教育規劃,創設學習情境,并恰當地、個性化地實施自己的教學行為。學生的主動,不是體現為接受知識和規訓的努力,而是表現為具有獨立思考和探究、質疑的精神,能自我認知、自我規劃、自我組織、自我發展。教師和學生的主體性,是建立在對對方的主體地位的認可和主體間的相互尊重與合作上。主導不專權,主體不搶戲,二者和諧統一,相輔相成。如今有的課堂用主體排斥主導,那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是形而上學的思潮在作怪。兩個積極性總比一個積極性高,師生教學雙方間結成一個生命的共同體,整節課的和諧互動才會更好更強更緊密。任何一方個體主體性的過分膨脹和強勢,都會導致教學的失敗和目標的失衡和扭曲。
理想的政治課堂理應是主導和主體、預設和生成、內容和方法的統一,是開與達、嚴與愛、導與牽的統一。過去多數的政治課堂是我問你答,我講你聽,我種你收,我寫你抄,是缺乏靈動性的課堂,也最不受學生歡迎的課堂。好的政治課堂不是框范學生而是注意導引,教學趣而不俗,趣中有美,活中有韻。趣是真情的抒發,活是真理的演繹,課堂悅耳悅目、悅心悅意、悅志悅神,像伊甸樂園一樣引人入勝。
沒有問題導引的課堂不可能是靈動的好課堂。政治課應運用問題解決導向學習策略,沒有問題策略的教師不是好教師,沒有問題意識的學生不是好學生。羅素所說:“如果我們能想方設法使年輕人從恐懼、禁律,以及叛逆的或受壓抑的天性中解放出來,我們就能在他們面前自由、全面且毫無隱瞞地展現一個知識世界;如果教授得當,獲取知識對于接受者與其說是一項任務,不如說是一種樂趣。”政治老師要做問題創設的智者:以問題引領、以問題助教、以問題促學、以問題啟思,讓每一個問題都切實有效,讓每一個問題都關注學生需求,讓每一個問題都有助于學生發展。問題要引起學生的火花,有明顯結論或根本不許討論的問題不要占用時間,要考究提出的問題有沒有偽問題。在問題共探中,師生互啟互促。教師的啟發要適時、適度和高效,啟在該啟之時,導在應導之處,在老師的幫助下,一步步引導學生學會推理。學生活起來,課堂動起來,效果好起來!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從開放性的問題中發現問題,篩選、設計問題,教師給足學生探索的時空,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尋可能解決問題的策略,再通過小組研究成果的展示,在生生的交流補充中、在生生的追問中、在自我的反思中思維碰撞,智慧的火花不斷產生,逐步完善問題解決方案。課堂是學生的舞臺,學生在研究中情緒高漲,興趣濃厚。如此,學生不是學政治,是在做政治,研究政治,在研究中享受快樂、享受成功。
理想的政治課堂應是能夠實現知識、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鳴的課堂。知識與生活共鳴,就會從“僵死”走向“鮮活”;知識、生活與生命共鳴,課堂彌漫起青春的心靈肆意蔓延的芬芳,才會進發生命的活力。
[責任編輯 韓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