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瑩
摘 要:任何一種藝術形式和藝術體系的建立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種族習性和民族精神等一系列因素中逐漸凝練而成的,最終融合成為本民族的藝術語匯。中國風景油畫來源于西方,經歷了全盤西化,中西融合,現實主義,表現主義和民族化幾個過程,無論是學習借鑒還是接納批判,從風景油畫在中國近百年的發展歷程看,拿來主義,洋為中用,中西合璧都不是中國當代風景油畫的關鍵所在。通過簡述中國風景油畫的發展歷程,發現當下中國風景油畫所存在的問題,并試圖尋找解決方法。
關鍵詞:風景油畫;藝術;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J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1-0149-02
油畫自傳入中國以來,歷經多年的風格巨變,使現當代的中國油畫有了嶄新的面貌。在這一個多世紀的繪畫發展中,既有立足于中西文化心理、思想及美學等方面的宏觀理論思考,也不乏圍繞材料、語言而展開的具體表現手法上面的分析。這些工作既牽扯到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還與美術實踐與美術批評相結合,并且隨著中西交流的愈益深入而引發更多的思考。在這中間,油畫發展現狀及其今后的發展趨勢顯得十分重要。
一、中國風景油畫的發展歷程
上世紀初,油畫作為一種舶來的藝術形式傳入中國。在風景油畫創作方面,老一輩藝術家將中國傳統因素與西方風景油畫藝術語言相結合,創作出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風景油畫作品。解放以后,受當時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中國油畫創作包括風景油畫在內,都受現實主義思想影響,語言形式風格相對單一,大都表現出具象寫實、革命現實主義的傾向。改革開放以后,不僅中國的經濟文化逐漸走向全球化,中國的藝術也空前的活躍與繁榮。對于中國油畫來說,油畫的問題真正回到藝術本身的問題上來。
二、中國風景油畫發展所受到的影響因素
(一)受西歐風景油畫的影響
中國風景油畫是受西方繪畫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其創作思路一直深受西方繪畫的影響。由于受巴比松畫派和印象主義繪畫思想的影響,風景油畫的發展取得了革命性的進步。在20世紀初,一批留學生將西方繪畫手法傳入我國,風景油畫作為新生事物出現在中國,以風景為題材進行創作成為眾多油畫家的喜好。
(二)受俄羅斯風景油畫的影響
我國的風景油畫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俄羅斯風景油畫。對于中國影響較大的是19世紀俄羅斯巡回展覽畫派,其中列維坦的《金色的秋天》等到現在還一直被人們追隨。1955年,蘇聯的一批油畫家來到中國,在中國進行油畫教學并成立了油畫館,這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我國風景油畫藝術語言的多元化。
(三)受中國傳統山水畫的影響
油畫源自西方的審美范疇和審美理想。在藝術的范疇上注重客觀自然的再現。而中國人則強調整體性和綜合性,主張“天人合一”,不是孤立的研究自然,再現自然,而是系統的、全局的把握對象,以達到源于自然而超越自然的藝術境界。在中西文化中都有最高的審美范疇來統率著整個審美和藝術創造,這就是“美”與“韻”。西方以美作為最高審美范疇和終極審美形態,它注重形象的真實性和色彩、空間、光影的科學性,是建立在造型與色彩、整體與局部的對立統一之上。而中國則把“氣韻生動”作為最高的審美范疇,中國畫不以物象的外在形式為追求目標,而以一種內在生命力和韻味來傳達藝術的意境。如何立足于本民族的審美追求來表情達意,是油畫藝術立足于本民族的根本。
中國油畫是中西繪畫結合的一個良好范例。它既是西方畫種,又是在中國的思想體系中成長的。中國傳統繪畫的表現意味和寫意性,與西方表現主義藝術產生了共鳴。寫意是中國傳統文化獨具的美學特性,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資源。它基于中國人看待宇宙中形于色的基本觀點,它以求得人的心靈與精神上的共鳴和滿足為依據,以筆墨造化為最高價值。塞尚作為發端的西方現代藝術的發展,它拋棄了再現因素,顯性的形式美因素和技藝因素,而尋求擺脫了物象模擬之后的純粹化的視覺體驗和精神體現。這讓兩者之間有了對話的可能。
三、對于中國風景油畫發展方向的擔憂
改革開放以來,風景油畫煥發了生機。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風景油畫的創作很自然的結合了旅游寫生的手段,油畫家紛紛組團開展風景寫生活動,甚至深入邊疆和西部,深入到少數民族地區,表現各地的獨特地貌、民族風情,形式多種多樣,成果十分可觀。作為這一實踐活動的結果,各種形式的風景寫生畫展也以不同的規模出現。
這些活動當然給風景油畫的創作帶來了繁榮,極大的激發了藝術家的創作積極性,也對帶動地方經濟、宣傳地方特色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如果沒有民族自覺性,這種繁榮也只是暫時的。事實上,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類似的活動不少流于表面和庸俗,負面的影響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來。最明顯的是是藝術家滋生出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緒,同時又使得藝術家過于追求出奇、立異、標新,對于自然風貌的理解和把握失之表淺,而且作品在熟練的甚至是程式性、套路化的技巧處理和形式安排中,很難看到藝術家自身的文化積累與對自然的真切理解、真情實感所形成的一種活的互動;再有就是這樣的心態、行為、作品,對于后世具有不良的示范效應,這一方面的負面影響是更為深重的。
潛在的這些深層次危機值得引起重視,自覺地警惕表面的風光和熱鬧以及急功近利的引誘,當然是真正有追求的藝術家才能夠做到的。在自己最為熟悉的鄉土風貌中往往蘊含著寶貴的創作源泉,如何以新的眼光去發現和開掘它,其難度并不低。
還要說明的一點是中國風景油畫當代性的缺失。當代性是指時代的特征與表現,任何藝術都要與時代產生聯系,風景油畫也如此。而目前中國風景油畫呈現出多元化的局面,有不同形式的語言和風格,但是仍然有很多風景畫家在延續傳統的模式,一成不變。當代風景油畫關注點已發生改變,不再是再現眼前之景,而是要表現心中之景,反映時代之景,新時代的風景油畫關注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以人與自然地依存關系作為核心,也是判斷中國當代風景油畫的價值標準。在中國當代風景油畫藝術之中,構成風景的自然的確是發生著變化,油畫風景的當代性要體現在立足當代對自然的認識和把握上,偏離這一點的作品會導致藝術當代性的缺失,放棄這一點的畫家導致遠離當代社會文化而使油畫風景偏離時代。
四、中國當代風景油畫的發展趨勢
進入改革開放以后,由于中國高度的文化自信,中國風景油畫真正回到了本土化,中國的文化才是植根于風景油畫最重要的部分。
發展趨勢之一:形成自然與人性的統一,人與自然的和諧的本土化面貌。在風景優化里,意境和心境的表達是最重要的,在風景油畫的發展過程里,照搬西方的觀念和思想是行不通的,要做有意義的吸收和借鑒,再經過自己的實踐來肯定有價值的部分,轉化為自己的語言,越來越多的畫家回歸中國文化精神,遵循道家和禪宗思想,形成本土化的面貌。
發展趨勢之二:語言回歸到繪畫性。藝術語言是無限的,語言本身就是繪畫的存在。當今的畫家在繪畫語言上顯示出簡潔靈活與形象化,不再晦澀難懂。藝術語言自身的可塑性展現了藝術語言無窮的生命力。創新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而這就要看藝術家自身的生活經驗與生活積累,獨特的審美感受,在藝術家獨創精神的驅使下,藝術語言能夠得到再生與發展。
發展趨勢之三:與當前生態環境緊密相連。當下風景油畫的概念和之前有區別。已經不單單是風景圖像本身的再現,而是加入了畫家對生態環境的關懷,自然與人之間關系的思考,這種思考也會使藝術家的藝術語言發生變化。生態問題是后現代注意關注的主要課題。如何實現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藝術家在風景畫中體現了對現實與社會更多的關注,采用具有社會性的語言和手法來表現新的自然觀念。
五、結語
事物從來不會一成不變,事物總是發展的,前進的。從事物的發展規律看,我們不期望風景油畫藝術語言僅僅拘泥于某一方面,現在的趨勢總要會被之后的趨勢所代替,如果大家的作品感覺大致趨同,僅僅存在畫家個體之間微小的差異,這亦會使中國風景油畫的發展受到限制。藝術的發展是有很多可能性的,還有很多的人沒有研究風景油畫,將來也會有很多人轉到對于風景油畫的研究上面,會有更多不同的聲音出現,這才符合藝術的自然發展。藝術本身就是一個多元的世界,要讓不同的語言以其獨有的形態自然地生存下來,才會變得色彩斑斕,這正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