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博淳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在表彰大會上,沈陽的孫家宇、孫家滄家庭榮獲“全國文明家庭”稱號。這是該家庭繼榮獲“全國最美家庭”稱號之后獲得的又一殊榮。
孫家宇和孫家滄是親兄弟,二人都是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的高級技師、全國技術能手。兄弟二人中學畢業后,先后考入黎明技工學校,入職黎明公司,成為普通職工。在勞模父親的熏陶下,他們從默默無聞的技術工人成長為行業翹楚,是航空戰線上充滿正能量的“陽光兄弟”。
子承父業
10年前,在沈陽市十大技能家庭評選中,孫家就榮登了沈陽市“十大技能家庭”榜首。“小時候,我們兄弟倆就特別崇拜父親,父親是勞模,手特別巧,能把廢木料雕刻成玩具,小伙伴看了都特別羨慕。”哥哥孫家宇回憶說。父親經常對哥倆說:“工作要勤奮,要尊師敬老,家和才能萬事興……”父親的話銘刻在兄弟倆的心中,成為日后人生之路的行動指南。
后來,孫家宇選擇了黎明技工學校鉗工專業。“當時我暗下決心,要以父親為榜樣,努力學習,爭取成為一名優秀的航空技術工人。”孫家宇說。從黎明技校畢業后,孫家宇被分配到工裝制造廠,當上了一名鉗工。兩年后,弟弟孫家滄也進入公司,從事數控設備電器部分的維護工作。子承父業,孫家兄弟也繼承了父親“心系公司,愛廠如家”的敬業品質,決心用精湛的技能為企業貢獻力量。從此兩人在各自的崗位上書寫各自的精彩人生。
兄弟倆都有絕活
2002年,不滿50歲的孫家宇考取了高級技師。一線工作十分繁忙,每月下旬的任務又特別多,他經常為了保工裝進度,通宵加班。多年前,為了完成一項特別重要的特急工裝,孫家宇在現場連續工作了3天3夜,終于按期交付了合格的工裝夾具。
彎管模通用球頭芯棒國產化一直是一大技術難題。為了節約成本,孫家宇反復進行試驗,最終攻下了難題,僅單套芯棒就節約成本約10萬元。
哥哥鉆研工裝夾具,弟弟癡迷電器修理。
孫家滄也有“絕活”,維修設備時他不看圖紙就能很快修好,這讓大家贊嘆不已。能做到這一點,與他不斷努力學習密不可分。工廠生產實行三班倒,現場24小時都在加工零件。維修電工無法與生產工種實行三班倒,夜里設備出現故障,只能找下班的電工。孫家滄時常會在夢中被電話叫醒,進廠排故,多年來風雨不誤。辛勤的付出贏得的是——工廠設備完好率達到100%,設備電器排故完成率100%。
大家庭的和諧曲
工作中,兄弟倆刻苦鉆研、攻堅克難。生活中,大家庭成員互敬共勉、和諧同進、支持包容。
兄弟倆上學時家里很貧困。“母親身體不好,可是為了貼補家用,只得在外找了份汽車噴漆的工作。”在孫家兄弟眼中,母親對家庭的付出、對孩子的教育、對父親的工作支持,從來都無怨無悔。
工作忙時,兄弟倆一個月都回不了幾次家。一次,孫家宇有緊急任務,需要進行裝配技術指導,工作完成后已經是凌晨3點多,回到家才發現沒有人。原來妻子為了不影響他的工作,即便女兒發高燒,也默默地獨自一人帶女兒去醫院治療,那一刻,孫家宇對家庭、對妻子、對孩子很愧疚。從此,他一有空就會為女兒做最愛吃的清蒸魚、糖醋排骨等,還幫助妻子收拾桌子、洗碗等。
在孫家滄的女兒剛出生兩天時,廠里來電話說有緊急維修任務。他剛放下電話,妻子就催促他趕快過去。去年夏天,妻子因病住院,需要照顧。“這些年來妻子孝敬老人、撫養孩子,為了這個家辛苦勞作,什么事都不用我操心。這次我要好好地照顧她。”孫家滄說。
可是在他妻子手術后的第二天,徒弟就打來電話詢問數控設備排故難題,孫家滄在電話里耐心地講解排故要點。掛了電話后,孫家滄坐立不安。妻子看出了他的心事,勸他回去上班。從此孫家滄白天上班,晚上護理妻子,半個月下來瘦了一圈。
愛在平日方是實,美在內心才是真。這個家庭對事業的敬畏,對家人的敬愛,牽掛在內心,付諸在行動。大愛無私,大美修成。這個全國文明家庭,美在家風質樸,美在敬業奉獻,美在辛勤勞作,美在互敬互愛。
(摘自《遼寧職工報》2016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