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孝東
[摘 要] 看圖寫話是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寫話訓練的重要途徑,也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節,看圖寫話是學生寫作的基石,是寫作的準備階段。教師可以從精選圖畫內容、寫話形式等方面提高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還可以運用課內外知識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多看多想多寫。小學低年級學生從看圖寫話著手,為中高年級的寫作訓練打好基礎,從而提高小學階段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 看圖寫話;訓練
一、看圖寫話訓練緣由
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側重于生字詞學習,而忽略寫話訓練。小學語文課本中雖然涉及口語交際的內容,但是內容遠遠不夠,也不夠系統,操作上更是生硬難懂。學生認識一大堆生字詞,卻寫不出通順的話。當學生升上中年級時,便要求寫出成篇的文章,這時,學生感到作文困難,對作文不感興趣,甚至望而卻步。
俗話說:“常常做,不怕千難萬阻;日日行,不怕萬水千山。”勤寫勤練,是寫好作文的不二法門。只有讓學生經常動筆,學生才能從不會寫到會寫,從不愿寫到愿寫。這便要求教師從課本中走出來,自覺地、有計劃地加大看圖寫話的訓練力度。從小學一年級下學期開始,每周要安排一次看圖寫話訓練。精心選擇看圖寫話的內容,設計適合兒童年齡特點的教學模式,使課堂趣味盎然,學生樂說愿寫,又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
二、看圖寫話訓練方法
(一)圖畫內容要精擇
1.以小動物為主題的童話寓言故事。選擇繪圖版的《伊索寓言》和《格林童話》的圖畫為看圖寫話的內容,而很少選擇突出學做人的生活實際內容。自我中心是小學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他們對現實生活大都不感興趣,一般不會去關注,此時,他們的觀察能力尚未得到基本的發展,即使觀察了現實生活,也往往不會留下多少印記。同時,學生的語言能力尤其是書面表達能力極為有限,對于看到的事物,他們一般較難或很難在書面上用足夠或合適的詞匯和句式加以表達。而以小動物為主題的圖畫則不然,故事主人公容易引起孩子們的親切感??吹綀D畫,可能會勾起孩子對曾經讀過的故事或者某些情節的回憶,從而產生聯想或想象,使孩子有話可說,激起學生寫話的興趣。作文課畢竟不是思品課,圖畫要有教育意義,更要有趣味性,學生有話可說,才容易激起寫作欲望。其實,寓言童話本身就含教育意義,孩子們編寫故事的過程,也是洗滌心靈、自我教育的過程,為小學高年級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做鋪墊。
2.以多幅圖為主要類型。選擇多幅圖的寓言故事作為教學內容,少則四幅圖,多則八幅圖,一般以五六幅圖為好。教學時,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從單幅圖寫話起步,再漸漸過渡到多幅圖類型。多年實踐中發現,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原因是學生在經過較長時間訓練后,并無多大進步,特別是離開了教師的指導獨立寫話時,更是寫不了幾個字,或和主題不符,或缺乏情節,毫無可讀性。經過反思,問題可能出在選圖類型和教學評價上。看圖寫話單幅圖起步固然易于上手,學生可天馬行空般自由表達,活躍思維,培養想象力,但正是這種“自由”,卻往往不能讓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真正的訓練和發展。由于單幅圖內容上的局限性,往往使教學方法較為單一,讓學生找出圖中所表達的幾個要素,把它們連起來說一說,再寫幾句話。這樣的程式化的教學缺乏趣味性,也是效果不佳的原因。既然單幅圖效果不理想,教師可以從多幅圖著手。在小學一年級下學期看圖寫話教學時,有意增加多幅圖看圖寫話類型的訓練,活躍課堂氣氛,充滿趣味,學生樂說樂寫,每節課下來,多數學生都能寫出一篇200字的文章,而且故事情節生動完整,語言通順,文段分明,深受教師和家長的好評。寫話教學,著力讓學生“易于表達”遠比提倡“自由表達”和“創意表達”更重要。多幅圖相對于單幅圖來說,在這一點上是優勢明顯的,多幅圖中由于本身包含了一個完整有趣的故事,學生便可“按圖索驥”,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故事再現,這個過程既能扎實訓練學生的作文能力,同時又是孩子們享受發現和成功樂趣的過程。看圖寫話教學從多幅圖著手,難度有些大,但只要操作得當,學生是完全可以接受并喜愛的。另外,先進行多幅圖看圖寫話練習后,再去看單幅圖寫話,學生便會自動讓圖畫在腦海里活躍起來,寫出主題突出、情節生動的故事。
(二)用多幅圖看圖寫話
1.編故事。教師把圖畫故事分卡片展開,打亂順序,貼在黑板上。學生整體看圖,描述圖畫內容,指出人物角色,并進行分析。然后,學生依序觀察黑板上的圖畫,簡單講述圖片的情節。當每幅圖講完后,學生稍作思考,判斷圖畫故事的正確順序,編寫簡短的小故事。故事編好后,讓學生把圖畫重新按順序排列好。最后,讓學生按排列好順序的圖片再續說故事。
2.演故事。即把故事戲劇化。討論故事情節、人物和背景,設計重要臺詞,同時提出表演要求,如心理活動用畫外音形式表現;讓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安排好分工,扮演角色;根據劇情,學生進行第一次排演,教師巡視,提出建議,學生再次排演。
3.講故事。將學生分好小組,組員按照分工講述圖片上的故事情節,提倡加入表演中的精彩片段。學生小組內講完故事后,小組代表上臺講故事。最后,學生進行評價,指出優點,強化認識。
4.寫故事。學生在寫故事前應列好提綱。按自己說的寫,怎么說的就怎么寫;要分段寫,一幅圖寫一自然段;盡量使用好詞語(進行講故事評價時,可把好詞語板書在相應的圖片下面);書寫要工整,標點要占格,不會寫的字可以問老師;寫完后,自己認真讀一讀,看看語句是否通順。最后,教師進行評改。
責任編輯 吳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