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煒
【摘要】 隨著計算機、通訊技術的普及,通訊網絡正以快速的腳步踏入人類生活的各個部分。對通訊網絡科技所帶來的物質方面的改變,及于此導致的人類社會生活各個主題變化做出深深的了解和清楚的認知,這不僅是人類所面對的一大話題,也是社會工作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關鍵詞】 生產力 勞動方式 政府電子化 生活方式 信息滲透
一、網絡通訊使得世界各國生產力飛速提高
網絡通訊的進步代表著一場煥然一新的信息技術革命。網絡通訊為主體的新興技術,比如激光、生物、海洋技術等技藝還有材料、新能源都在這場變革中空前壯大,從而讓科學技術—社會第一生產力的位置更加顯眼,并上升到涉入物質生產程序的獨立力量,成為決定性因素。且社會經濟、科技把信息作為重要資源,通訊網絡則使得獲取信息更為簡單。宏觀上,通訊網絡讓社會經濟大決定能以及時、準確和科學的信息為基本,大體上,社會經濟水平有了相當大的提升。譬如美國當年經濟處于低谷時期,民眾強烈要求興旺經濟,1992年,美國參加競選總統(tǒng)的候選人克林頓提出將建設“信息高速公路”作為振興美國經濟的一項重要措施,1993年,克林頓上臺,正式實施這項措施,加大力度投入以信息科技、計算機科技為核心的電信業(yè)、通訊網絡服務行業(yè),通過帶動信息產業(yè)來振興美國經濟。投入這么多,美國經濟振興飛快,1997年第二季度,美國相關營利組織在通訊網絡上的網頁廣告盈利額就比第一季度增長83%。而占美國產業(yè)的絕大多數通訊網絡產品已成為美國支柱產業(yè),并成為讓美國變成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殺手锏。美國的成長,使得其他國家紛紛跟隨其腳步,建造高效率的通訊網絡已經成為很多國家加強經濟建設的起跑點和擠入世界經濟大國的便捷途徑。微觀上,我們的企業(yè)可以獲得及時、準確和科學的信息來生產和經營,在生產、營銷、資金等企業(yè)鏈條中引入網絡通訊科學技術后,企業(yè)總體的生產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二、通訊網絡徹底改變人類的勞動方式
人類生產過程是以勞動者為主體、勞動工具為中介、勞動對象為客體三個生產要素兩兩作用的過程。在未出現通訊網絡前,勞動主體和勞動工具、勞動對象直接作用,且生產力水平越小,人類的體力勞動越大。但是,通訊網絡出現了,它改變了這樣的三要素關系。第一,通訊網絡改善了企業(yè)各個部門的聯系,員工往返工廠、寫字樓和宿舍三者間耗費精力更少,很多工作可以在家中進行。第二,通訊網絡在很多方面能把我們的思維任務接替,生產過程中,我們用計算機來進行產品設計,控制產品加工,機器人來進行產品裝配,對于一個工廠來說,分機與總機構成通訊網絡系統(tǒng),協調處理工廠的生產流程。這樣人類能從生產過程中脫離出來,來進行更高更深的邏輯思維過程。通訊網絡實現了政府電子化,正因為通訊網絡的出現,我們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成為現實。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將他們的管理職能通訊網絡化,電子政府信息系統(tǒng)越來越便捷。政府需要發(fā)布的法令和政治要聞,第一時間與廣大網民見面,這樣我們社會的政治就更加透明,政治家越不可能封閉起社會來,也方便了人民對政府的監(jiān)督。
三、通訊網絡使我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革新
如今社會,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太多的變化。強大的通訊網絡提供給我們想象到的任何服務。譬如在家中,電視機已經連上了無線網絡,我們可以快樂的享受我們想看的各種電視節(jié)目,還可以在互聯網上享受電視購物,電子付款,檢索資料文獻,可視會議等。同時,電子圖書館也已經出現,人們買紙質書籍會越來越少,人們獲得知識的途徑越來越便宜便捷,還有網絡會診,節(jié)省了看病預約的時間。
當然,任何事物都是利弊結合體,通訊網絡也一樣。網絡使得國家之間,國內黨派組織政治上的爭斗更加劇烈,美國看準了這個機會,他們通過通訊網絡把自己的意志不斷的輸出到世界各國的網民面前,利用通訊網絡的超越國界性,對其他國家進行政治滲透,毫無疑問,未來的世界,是信息的世界,哪個國家掌握了信息的發(fā)布和傳輸,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就控制住了世界。所以一定要控制住網絡信息,這涉及到國家政治安全,通訊網絡產業(yè)的競爭已經成為國家之間或明或暗的斗爭。當今社會,許多西方國家政黨或組織也正在利用通訊網絡來進行意識形態(tài)的滲透,對其他與之相悖的國家,他們就想方設法進行攻擊或者顛覆。這樣,國家之間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變得“隱蔽化”、復雜化,形成了通訊網絡信息的多樣化,即使沒有發(fā)生真正意義上的戰(zhàn)斗,但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影響將是極其深遠的。
通訊網絡同時也使得世界范圍內貧富差距更大。所有國家開發(fā)同樣的通訊網絡信息,發(fā)達國家必然利用的更好,對他們的經濟發(fā)展也起到刺激作用,落后的國家,利用起網絡信息來更加困難,所以,發(fā)達國家必將更加發(fā)達,落后國家必將和發(fā)達國家經濟差距更大。同通訊網絡的普及也導致了民族文化的衰落。目前流行的世界語言將完全的取代其他通訊網絡出現很少的語言,英語將更加占據主導地位。保護國家民族文化,已經成為許多國家面臨的需要急切面對的問題。
結束語:總之,通訊網絡引領下的社會,有利也有弊,我們要以清醒的頭腦認識它們。
參 考 文 獻
[1]史忠植 ,王文杰 ,田啟家 . 智能主體研究現狀與發(fā)展趨勢 .計算機世界 , 1998, ( 4): C1~ C3
[2]白碩 .智能 Agent戰(zhàn)略 .計算機世界 , 1998, ( 4): C5~ 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