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秉輝
一
穿著燕尾服的指揮,兩手外旋向上再有力地向下一壓,樂聲嘎然而止。指揮轉身向觀眾欠了下身,臺下觀眾起立,掌聲雷動。指揮右手手掌向前優雅地拾起,將觀眾的注意力引向他右側的女歌星。穿著紅色連衫長裙的歌星向指揮點頭致謝,并向觀眾鞠了一躬,掌聲更加熱烈起來,還有人打起了忽哨。指揮與歌星目光交流之后,轉身向他的樂隊舉起了指揮棒,樂聲再起,歌星加唱一曲。唱罷,掌聲再起,再加唱,如是者凡三,直到主辦單位一女青年上臺獻花、記者上臺攝影,掌聲方才停息,暗紅色絲絨大幕緩緩落下。
“樂娜獨唱音樂會”在某市音樂廳舉辦,盛況空前。
歌星樂娜,畢業于音樂學院聲樂系,主攻美聲唱法,通俗與民歌亦甚了得,業界稱其為“多能歌手”。加以樂娜生得如花似玉,身材凹凸有致,方入而立之年,事業已如日中天,演出不斷,新碟迭出。
樂娜小姐終日生活在華服、鮮花、燈光、掌聲之中,將拼搏事業視為人生享受,對歌唱以外之事概不重視。雖已而立之年,且追求者不乏其人,樂娜似皆無意,曾在閨蜜間戲言“此生嫁與歌唱了”。
一日在某省城演出后,回賓館休息,浴后對鏡自顧,見兩乳乳頭似有高下,然而不痛不癢、不紅不腫,諒也無事,并不介意。
終日忙碌之人常覺時光如流水,不覺又過數月。一日下場回到賓館浴后,忽想起此事,再看兩乳之位置,高下似更顯著,心想:或需整形,但亦自知歌星所到之處,必有粉絲追逐,狗仔搶拍。女星乳部整形,必成八卦,于是便又擱置下來。
又一月,與一曾作整形手術的閨蜜相遇,說起此事。閨蜜自告奮勇,稱其與某整形專家甚熟,可作妥帖安排,歌星乃將此事托其操辦。
一日,閨蜜陪同專家至。專家不愧為專家,一看一摸盡皆了然。示意閨蜜隨其至門外,說道:“你這朋友恐已患乳腺癌,不是整形的問題了。”
閨蜜大驚。問專家:
“能否肯定?”
“十有八九。”
“這如何是好、如何是好?”閨蜜沒了主意。
“應該盡快手術,看來只好如實相告了。”整形專家道。
“我的朋友肯定要暈倒了。”
歌星看到專家將介紹人約出談話,以為是講診金之事,起初并未介意。及至二人入內,一臉嚴肅,正起疑心,專家開口了:
“樂小姐的右側乳房上有一小瘤,宜先請腫瘤科將其切除,再考慮整形手術之事。”
歌星聽說,心中一怔:乳房上長一“小瘤”?忙問:
“會不會是乳房癌啊?”女性對這事其實都是十分敏感的。
專家不說“十有八九了”,而是說:
“這需要專科醫師檢查后才能確定。”
“不會的、不會的,你不要瞎想。”閨蜜搶著說,幾乎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專家推薦了腫瘤醫院的乳癌專家陳教授。
歌星心中估計不妙,卻異常平靜。送走了專家,隨即打電話給經紀人,讓他們安排專家門診事宜。
陳教授診察后,囑盡快入院手術。
二
樂娜生性剛強,認為生癌既成事實,只得坦然面對,暫別舞臺,是為日后東山再起。于是毅然接受乳癌根治手術,切除了右側乳房、胸大肌及右腋下淋巴結。術后病理檢查證實淋巴結已有轉移,于是又做放療、化療。手術、放療、化療,接二連三,不斷進行,“重返舞臺”的信念支撐著她克服重重艱難,終于完成了這一系列的治療。
歌星認為治病之目的不在于活命,而在于重返舞臺。治療一經結束,歌星便又活躍在舞臺之上,或許生了大病的人更覺生命之可貴。歌星病后復出,對歌唱事業呈拼命三郎之態,人皆敬佩。
不料,乳癌切除后兩年的某日,歌星忽有咳嗽,并覺氣悶,歌唱發聲亦覺不爽,以為有氣管炎,因已預約演出,不便爽約,仍堅持登臺,并未就醫檢查。
一周后某日忽咳出一絲血來,情知不妙,隨即就醫檢查,醫生詢其有無其他不適,歌星面對醫師之詢問,想到近來左側下肢似感無力,乃一并告知。醫師據此情況為其做了胸部與腦部CT檢查,結果發現這乳癌竟已轉移至肺與腦。隨即入院再做化療,腦部又做放射治療,以圖控制,然而終難遂人愿,又三個月,歌星帶著她對人世的眷戀,應上帝之約而去。
歌星結束了年輕的生命,留給世人的是她美妙的歌聲和她對事業的追求。人們不勝唏噓:上帝為何不公?
樂娜逝世一年后的忌辰,她的眾多好友舉行了一個追思會。音樂家的追思會自少不了播放逝者生前的影像資料,樂娜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地再現,令人感嘆不已。
追思會上還有一個特別節目:會議的發起者,事實上是樂娜最積極的追求者、市交響樂團的首席男高音歌唱家王愛樂,特地請來了一直主持樂娜治療的陳教授夫婦以及陳教授主管病區的護士長。陳教授的到來自然使乳腺癌也成了追思會的重要話題。
陳教授說,樂娜的乳腺癌發現過晚,以致手術時已有淋巴結轉移,雖經放療、化療,仍在兩年后發生了肺及腦部的轉移。
陳教授提醒大家:
“女士們若發現乳頭位置偏移、乳頭附近皮膚呈‘桶皮狀、摸到乳部或腋下腫塊及非哺乳期乳頭有液體逸出等情況皆應及時就醫檢查。直系親屬中,尤其母親及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的,更應特別注意防癌檢查,最好能學會自查,或每年請有經驗的醫生手診1-2次,再輔以超聲波或乳腺鉬靶攝影檢查。”
男高音歌唱家想到樂娜由于專注事業未能關注自身健康,以致乳癌未能及時發現,心情難以平靜,便問道:
“聽說樂娜患的是一種‘三陰乳腺癌,這是怎么回事呢?”
“乳腺癌絕大多數是一種‘激素依賴性腫瘤,即腫瘤的發生、發展與女性體內的雌激素等內分泌素有關,故手術后再輔以對抗此類激素的藥物治療,猶如斧底抽薪,亦甚有療效。但若腫瘤組織內沒有這些激素的‘受體,則表示此腫瘤并不依賴這些激素,那么用此類藥物治療便無效。此外,近年推出的針對一種稱為‘表皮生長因子-2的‘靶向藥物對乳腺癌亦甚有效,但只有存在此種‘表皮生長因子-2的病人方才適用。‘受體有兩種,加上這‘表皮生長因子-2共三種,若皆陰性,即是‘三陰乳腺癌,在全部乳癌中占比不到10%。”陳教授答道。
“‘三陰乳腺癌無法醫治?”
“只是不適用對抗激素的治療與這種靶向藥物治療。若能早期發現,手術切除,效果同樣是很好的。”陳教授仍強調早期發現的重要性。
“事實上,如今在社會上生活著的癌癥患者中,最多的就是‘曾經的(陳教授在這三個音后面加了個休止符)乳腺癌患者。其實她們早已治愈,已經不再是癌癥病人了。”陳教授又補充道。
與會的眾女士們已經無意再討論什么“三陰乳腺癌”、“四陰乳腺癌”的問題了,都覺得機會難得,紛紛要求陳教授給她們檢查檢查。陳教授難拂眾意,請護士長協助,一一查來,幸而眾人乳房皆無問題。
男高音取出一沓音樂會贈券,贈予陳教授,邀請陳教授及其同事光臨他們的音樂會:
“今天查了沒事,她們在臺上的演唱會更放心,只是麻煩您了。”
陳教授笑了笑:“無妨、無妨。”
乳腺癌是如今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癥,不過這乳腺癌長在身體表面,相對而言較易早期發現,若早期發現后能及時手術切除者(包括“三陰乳腺癌),多可獲良好療效,甚至治愈。
由于乳腺癌長在身體表面,病人自己可以看到、摸到乳部的變化,因此早期診斷、至少是早期發現,病人并非無能為力,關鍵只在“重視”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