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

味道永平
云南人從大理到保山,要經過永平。
經過永平時,很多人都難以抗拒當地的一道舌尖上的美味——黃燜雞。
作為西南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和320國道上的重要集鎮,永平歷史以來就有為過往官員和商賈旅人提供飲食服務的傳統,經過上千年的豐富和發展,黃燜雞、木瓜雞、大塊雞、辣子雞等美食和以鵝心肝、牛干巴、黃燜羊肉為主的清真美食已發展成為具有濃郁永平地方風味的特色菜肴。
尤其是黃燜雞,色鮮味美,油而不膩,香氣撲鼻,已成為永平的一張明片。就在縣城外的高速公路邊,各種“正宗”、“地道”的黃燜雞餐館讓人目不暇接。
每年3月,大理州都會舉辦三月街,“一年一度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來”,賽馬唱歌做買賣,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熱火朝天的趕街現場,你能品嘗到的人間美味,當然少不了永平黃燜雞。
最近幾年,大理州總工會組織全州職工開展了持續不斷的技術技能大賽活動,各縣職工都會拿出自己的看家絕活,永平縣總工會組織的職工參賽項目,同樣少不了黃燜雞。
就在2016年9月10日,永平人迎來了歷史上最熱鬧的一天,伴隨著首屆博南文化節系列活動的舉辦,永平舉辦了黃燜雞烹飪大賽,縣城中的美食一條街上,幾十口炒鍋一字排開,男女胖瘦各式大廚整裝待炒,他們當中,既有40年炒菜經驗的老廚神,也有回族特色巧廚娘,也不乏技法創新的廚界新秀。
麻利的切雞,有條不紊的油鍋預熱,一聲脆響,整條街上幾乎同時爆發出嗞溜嗞溜的油鍋翻炒聲,比賽達到高潮。蜂擁而來的食客,將美食街擠得水泄不通。
這一天,在永平,萬人同吃黃燜雞。
得益于工會等單位組織的職工技術技能大賽,讓職工的技能素質不斷提升,包括黃燜雞在內,烹調技藝不斷改進,贏得了廣大食客的交口稱贊。
伴隨著“千古博南·味道永平”文化系列活動的舉辦,帶動了當地產業的發展。黃燜雞的食材是當地的一種博南山雞,活動的舉辦讓農民看到了飼養博南山雞的美好前景;擅長烹飪黃燜雞的餐飲企業嘗試將黃燜雞進行真空包裝,在網上銷售。
永平縣總工會結合在全縣范圍內扎實開展的“云嶺職工跨越發展先鋒活動”和“云嶺職工素質建設工程”,2015年在縣檢察院、縣衛計局、永啟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中開展了心肺復蘇等3個工種的職工技術技能大賽,參賽人員達100多人,共賽出狀元、能手、優勝者18名,他們受到永平縣委、政府的隆重表彰,并都成為各行業的技術骨干和勞動能手。
“師徒結對”亦是永平職工的一個傳統,從2012年開始,通常在教育、衛生、電力等與技術相關的行業,每年都結成兩百對左右的師徒。結對時,徒弟向師傅奉上茶水一杯,正式拜師學藝。等到藝成之時,下一次結對又開始了。2015年縣總工會召開工代會時,還專門表彰了優秀師傅27人,優秀徒弟32人。永平縣總工會常務副主席楊賢利深有感慨地說:“師傅手上有絕活,也有工作經驗,年輕的徒弟手藝差一點,可是他們熟悉電腦和網絡,師徒結對以后,雙方其實是亦師亦友,取長補短。”每年的師徒結對,工會組織者都會緊扣行業工作特點,運作科學規范,從而發揮了技術骨干的傳幫帶作用。
縣總工會還在電焊、茶園工、撫育工3個工種中組織在崗職工、失業人員、農民工進行了培訓,幫助312名職工取得了初級證書。
“溫暖永平”
2016年初,永平縣轄區內一家中草藥種植基地的幾位農民工找到縣總工會反映,他們前后共有20多人在基地務工,可是已有好幾個月沒領到工資了,最近幾天,老板的電話也打不通了,總共30多萬元的工資無處著落。
永平縣總工會馬上聯合縣勞動局勞動監察大隊對這家中草藥種植基地進行用工調查,在打不通基地老板電話的情況下,將案情移交公安偵辦。2016年3月,這名老板在昆明被抓獲。
各個地方的煙草公司,由于煙葉收購的季節性,都會使用一些合同工,可是使用年限的長短,關系到他們合同的簽訂,也關系到他們的切身利益。這在云南縣區是一個普遍存在。2015年,永平縣總工會聯合縣勞動保障部門,最大限度為這些合同工爭取了權益,維護了勞動關系的穩定。
工會開展的“貸免扶補”活動,2015年為10戶創業者提供了幫助,縣城中的“博南人家”餐飲店,通過“貸免扶補”申請的幾萬元資金,讓裝修更上檔次;還有的下崗職工,用這筆創業資金開起了干洗店,解決了就業問題。
職工醫療互助在永平受到廣大職工的歡迎和參與。退休教師老馬,曾到北京做心臟手術,歸來后通過職工醫療互助報銷了2萬多元,老馬激動地說:“交80元錢,想不到補了這么多。”
2015年,永平縣總工會扎實推進困難職工幫扶中心規范化建設,為360名困難職工建立了電子檔案并實行動態管理,職工生病住院時,縣總工會會在第一時間送上2000元的幫扶金看望慰問。當年元旦、春節、中秋和國慶,縣總工會累計籌措慰問資金42萬多元,先后慰問職工725人次。2016年元旦、春節期間,先后慰問困難職工374人次,發放慰問金21.4萬元。此外還專門慰問了6名患癌癥的職工。“金秋助學”活動也為13名困難職工子女發放助學金4.2萬元。永平縣田心村是縣總工會的掛鉤扶貧點,2015年時,縣總工會的干部職工結對幫扶16戶困難群眾,在“六一”兒童節時為田心村完小送去了5000元的活動經費;2016年春節,縣總工會慰問了田心村23戶困難群眾,發放慰問金6900元,并為田心村困難群眾協調了創業貸款50多萬元。縣總工會辦公室主任與單位脫鉤,進駐掛職村完成各項扶貧工作任務。
活力永平
由工會牽頭,婦聯、共青團、工商聯共同參與組織的在永平深受職工群眾歡迎的特色活動,那就是春節游園。
楊賢利介紹說,工會牽頭組織的春節游園始于2012年,在縣城的公園和廣場上,數千職工群眾歡呼雀躍,一些人投擲飛鏢,一些人被蒙上眼睛玩“盲人敲鑼”,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卻一錘敲空,引得觀眾開心大笑。還有的人參加了環城跑,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2016年春節,永平境內的風景名勝金光寺,更是迎來了萬名游客。
2015年“五一”期間,縣總工會舉辦了職工第九套大眾廣播體操比賽,32個基層工會的1116名職工參加比賽,到2016年“五一”節時,工會開展的是職工穿城比賽和游園活動。活動的開展,促進了職工身心健康,在絲路古道上展示了職工群眾建功立業的風采。縣總工會舉辦的“鵲橋”聯誼會,其間穿插“英雄救美”、“心心相GO”等環節,為60余名職工提供了一個相識相知的平臺。
2016年3月間,永平縣總工會聯合縣人社局、縣婦聯、縣農業局等單位組織了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全縣參與招聘的企業32家,提供就業崗位300多個,其中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崗位150個,120名求職者與用人單位達成求職意向。工會還向進城務工農民工提供維權和法律咨詢10人次。
借助“一帶一路”戰略的有力推動,永平將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加快基礎建設步伐,把國家戰略轉化為自身發展的引擎,到那時,永平工會和廣大職工還將展示更加動人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