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冬云 顧文競 季衛東
【摘要】介紹在基層醫院對交感風暴的搶救方法及特點,對我院2013年收治的室速交感風暴進行回顧性分析。在基層醫院缺乏除顫儀及靜脈用β-受體阻斷劑及胺碘酮的條件下,使用基層基本藥物綜合處理,抑制交感神經興奮,終止室速交感風暴,長期口服參松養心膠囊可預防惡性心律失常再發。
【關鍵詞】交感風暴;基層醫院;搶救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6.00.01
交感風暴定義:24 h內自發性的室性心動過速≥2次,即為交感風暴。
1 一般資料
典型病例:患者,男,72歲,于2013年11月12日因“胸悶氣促18 h門診就診,突發暈厥1次”入住本院。入院后再次發作性暈厥,確診為室速交感風暴?;颊呒韧小案哐獕骸笔嗄辏罡邥r血壓180/120 mmHg,平時不規則服用降壓片。有“冠心病”史,有慢性心衰病史?;颊呷朐簳r突發暈厥,在急診室予以靜脈推注利多卡因100 mg及相關處理后,恢復竇性心律,入院后患者再次發生暈厥,2次均有心電圖證實為室性心動過速。入院查體:心音低鈍模糊,呼吸28次/min,血壓60/30 mmHg精神狀態差,反應遲鈍,入病房后,突然大汗淋漓,皮膚、口唇紫紺,頸靜脈怒張,再次暈厥,肝頸靜脈回流征(+)雙肺呼吸音粗,肺底聞及明顯濕性啰音,心界向兩側增大,室速心率208次/min,肝觸痛(+)肝區叩擊痛(+)入院診斷:冠心病室速交感風暴。
2 方法
以2013年我國心律失常緊急處理專家共識為指導思想,治療包括:通過多種藥物興奮迷走神經抑制交感神經,終止室速風暴,處理誘因,糾正心衰,改善冠脈供血,抑制心肌4相自動除極,預防惡性心律失常再發:
①電復律(當時我們醫院缺乏)②靜脈用β-受體阻斷劑(因不在基本藥物目錄范圍內,缺乏)③選用次選藥物:利多卡因,具體方法:負荷量利多卡因100 mg靜脈推,并以1 mg/min的速度靜脈維持,室速未能終止,5 min后重復利多卡因100 mg靜脈推,約9 min后恢復竇性心律,繼續以利多卡因1 mg/min靜脈維持72 h。同時給予西地蘭0.6 mg靜脈推注,清醒后給予口服倍他樂克50 mg、螺內酯40 mg、參松養心膠囊4#,隨后患者再無室速發作,終止了室速風暴。
患者共住院18天,心衰癥狀明顯改善,血壓平穩,未再出現室速,辦理出院,出院帶藥:拜阿司匹林0.1qn,呋塞米20 mgqd,安體舒通20 mgbid,美托洛爾12.5 mgbid卡托普利25 mgtid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qd參松養心膠囊3#tid,地高辛0.125 mgqd隨訪2年,患者依然健在,未再發生惡性心律失常。
3 討 論
交感風暴必須就地搶救,基層醫院面對如此兇險的疾病,必須采用先進的治療理念,綜合基層用藥目錄中的藥物進行處理,以補救設備等條件的不足。
3.1 本文介紹的病例為典型的“室速交感風暴”。理想的治療,首選電復律,繼之給予靜脈注射美托洛爾,以終止室速,糾正血液動力學障礙。因兩者當時都不具備。所以運用基層用藥目錄中的利多卡因,控制室速。但交感風暴的發病機理為交感神經過度激活,只用利多卡因是無法糾正患者的血流動力學障礙和終止交感風暴。
3.2 我們運用興奮迷走神經抑制交感神經的正性肌力作用的西地蘭0.6 mg靜脈推注,運用目前國內唯一常用的抗醛固酮藥物螺內酯,以抑制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糾正慢性心衰的誘因。
3.3 運用具有循證醫學證據的參松養心膠囊,通過多離子通道和非離子通道的調節作用,既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又可避免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3.4 當患者室速一旦終止,馬上給予倍他樂克口服,以鞏固療效,防止交感神經的再度激活。
3.5 我們注意用藥的細節,如西地蘭的運用,我們采用的劑量為0.6 mg靜脈推注,充分利用洋地黃藥物的作用?;颊咭坏┮庾R清楚后,立即口服藥物倍他樂克、參松養心膠囊等做到不失時機。防止交感神經再度興奮,預防再發。
3.6 由于我們在基層醫院,第一時間接觸患者,占有搶救先機,又因為我們采用《心律失常的緊急處理及中國專家共識》為指導思想,熟悉交感風暴產生的機制等基礎知識,雖然措施簡單,但卻充分發揮藥物的作用,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曹盛盛.持續質量改進在基層醫院搶救車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04:44-45.
[2] 孫長虹.基層醫院產后出血搶救對策探討[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5,11:72-73.
[3] 韓 凌,翁蓉蓉.基層醫院特殊分組定位搶救模式在急救管理中的應用[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6,03:355-356.
[4] 梁曉潔,韓 慧,鄒曉月,周勤學.急救質控員在基層醫院搶救車管理中的作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16:130-131.
[5] 黃麗麗,王衛芬,李玉玲,符莎莎,戴圓圓,劉小玉.FOCUS-PDCA及5S在基層醫院急診搶救室環境現場管理中的應用[J].浙江醫學教育,2013,06:15-18.
本文編輯: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