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俊 鐘世燕 伍鑫
【摘要】 目的 研究口服等滲甘露醇在多層螺旋CT小腸造影(MSCTE)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50例疑似小腸疾病患者, 采用常規多層螺旋CT平掃后, 在再次掃描前75 min給患者服用1800 ml 2.5%甘露醇溶液, 分成4次口服, 450 ml/次, 在第25、50分鐘服第2、3次, 最后一次則在65 min時靜脈注入低張藥物后服用, 約75 min開始行全腹部CT平掃和增強掃描, 對比分析常規CT平掃檢查和MSCTE檢查對小腸疾病的診斷符合率、敏感性、特異性。結果 MSCTE檢查的診斷符合率92%高于常規CT平掃38%,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MSCTE檢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91.43%、93.33%)均高于常規CT平掃(34.29%、46.67%),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小腸疾病的診斷中, MSCTE檢查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性高、敏感性和特異性高等特點, 能清楚顯示病變情況, 降低假陰性率, 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等滲甘露醇;多層螺旋CT小腸造影;小腸疾病;符合率;敏感性;特異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5.0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application value of oral isotonic mannitol in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enteroclysis (MSCTE). Methods A total of 50 suspected small bowel disease patients were scanned by conventional multislice CT, then 75 min before scanning took 1800 ml 2.5% mannitol solution divided into 4 times by oral administration, 450 ml each time. On 25th and 50th min took 2nd and 3rd time, took 4th time on 65th min after intravenous injection hypotonic drugs, and on 75th min for abdominal CT scan and enhanced scan.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were made on diagnostic accordance rate, sensibility and specificity of conventional multislice CT scan and MSCTE to small bowel disease. Results MSCTE had higher diagnostic accordance rate as 92% than 38% in conventional CT scan,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MSCTE had higher sensibility and specificity (91.43% and 93.33%) than conventional CT scan (34.29% and 46.67%),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MSCTE has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operation, high security, sensibility and specificity. This method also can clearly display disorders and decrease false negative rate. So it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Isotonic mannitol;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enteroclysis; Small bowel disease; Accordance rate; Sensibility; Specificity
小腸冗長且結構非常復雜, 其是多種疾病的好發部位, 在臨床診斷上, 目前國內外關于小腸的檢查手段較為匱乏, 這就導致小腸疾病的診斷難度較大[1], 尋求有效的方法對小腸疾病進行早期、無創、經濟的診斷具有較高臨床價值。多數疑似小腸疾病的患者需行腹部平片、口服鋇劑造影、CT平掃、增強掃描等檢查[2-8]。對于CT小腸造影檢查, 口服等滲甘露醇進行腸管的擴張, 進行CT平掃和增強掃描。為探索口服等滲甘露醇MSCTE檢查對于小腸疾病的價值, 特選取本院疑似小腸疾病的5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 進行常規CT掃描和MSCTE檢查,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中疑似小腸疾病的50例患者為2014年1月~2015年12月來本院就診的患者, 其中男34例, 女16例, 年齡23~67歲, 平均年齡(43.8±7.8)歲, 經手術病理檢查或內窺鏡病理檢查顯示正常者15例, 小腸病變者35例。
1. 2 方法 常規CT平掃檢查:選用螺旋CT進行全腹部的掃描, 掃描參數為120 kV, 160 mAs, 準直層厚為0.75 mm, 螺距因子1, 矩陣為512×512。MSCTE檢查:檢查前1 d詢問患者對喝水的耐受力, 取得患者的同意后給其講解檢查的禁忌證、流程等, 在檢查前一天晚上進行結腸清潔準備, 禁食禁水8~12 h, 掃描前根據患者的情況, 在75 min前開始口服1800 ml 2.5%甘露醇溶液, 隔25 min口服一次, 450 ml/次, 最后一次在65 min時靜脈注入低張藥物后服用, 約75 min開始進行全腹部CT平掃和增強掃描。掃描參數為120 kV, 160 mAs, 準直層厚為0.75 mm, 螺距因子1, 矩陣為512×512, 重建層厚為1.0 mm, 間隔1.0 mm。從膈頂到恥骨聯合上緣進行掃描。進行增強掃描時, 經肘前靜脈給患者使用高壓注射液團注碘海醇100 ml, 注射的速率為3.5 ml/s, 進行三期掃描。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種方法的診斷符合率、敏感性、特異性。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種檢查方法的診斷符合率比較 常規CT平掃的診斷符合率為38%, MSCTE檢查的診斷符合率為92%, MSCTE檢查的診斷符合率高于常規CT平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種檢查方法的診斷敏感性、特異性比較 常規CT平掃診斷小腸疾病的敏感性為34.29%(12/35), 特異性為46.67%(7/15)。見表2。MSCTE檢查診斷小腸疾病的敏感性為91.43%(32/35), 特異性為93.33%(14/15)。見表3。MSCTE檢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高于常規CT平掃,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小腸結構復雜, 相互重疊, 而小腸疾病主要有功能性疾病、血管性疾病、炎癥疾病、腫瘤病變等, 腸壁增厚是CT診斷小腸病變的基本征象[3, 9-11], 另外, 腸腔內外壁是否光滑、周圍脂肪間隙清晰與否、是否有淋巴結腫大等對小腸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4]。多層螺旋CT檢查具有掃描速度快、覆蓋范圍廣、后處理功能強特點, 在小腸的檢查中, 其能覆蓋全組小腸, 并且圖像的清晰度高, 能有效避免呼吸偽影的出現[5, 12-15]。在小腸疾病的診斷中, 口服等滲甘露醇多層螺旋CT小腸造影能明確顯示出病變的部位, 顯示出病變情況對腸腔外侵犯情況。而要達到檢查目的, 進行小腸的良好充盈是基礎。
等滲甘露醇在口服后不易被腸道吸收, 安全性高, 而且用藥方法簡單, 能快速充盈腸腔, 在小腸造影檢查中得到廣泛應用[6, 7]。MSCTE檢查可以清除的顯示出小腸是否出現病變, 能觀察病變區域是否有供血血管以及引流血管, 觀察腸腔、腸壁、腸外的具體情況[8, 16-18]。目前已在小腸腫瘤、小腸梗阻、出血性疾病、小腸潰瘍等疾病診斷中得到廣泛應用, 可以實現對病變部位的準確定位定性[9]。本研究結果顯示:MSCTE檢查的診斷符合率明顯更高, 且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高, 在小腸疾病診斷中具有重要價值。
綜上所述, 口服等滲甘露醇多層螺旋CT小腸造影檢查在小腸疾病的診斷中具有重要價值, 有助于臨床醫師早期發現小腸病變, 并進行小腸疾病的鑒別診斷, 為早期、準確診斷小腸疾病提供簡單易行安全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何伯圣, 龔沈初, 盛美紅, 等. 口服低張等滲甘露醇法MSCT小腸造影的正常表現. 交通醫學, 2013(4):323-326.
[2] 沈斌, 朱宗勇, 梁國洪, 等. 口服低濃度陽性對比劑在MSCTE中的應用價值. 現代醫用影像學, 2014, 23(3):255-258.
[3] 隋言賓, 公佩友. 口服法多層螺旋CT小腸造影在小腸疾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3, 32(3):447-450.
[4] 繆軍, 夏裕平, 黃永平, 等. 兩種口服對比劑在多層螺旋CT小腸造影中的應用對比. 中國醫藥導刊, 2013, (12):1957-1958, 1960.
[5] 于洋, 蔣濤, 王艷, 等. 小腸CT造影對腸管出血性疾病的診斷價值. CT理論與應用研究, 2014, 23(4):621-630.
[6] 顏俏燕, 丁士申, 肖運平, 等. 淺談口服等滲甘露醇多層螺旋CT小腸造影的臨床應用體會.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8(4):37-39.
[7] 王海燕, 譚炳毅, 趙斌, 等. 口服甘露醇CT小腸造影診斷常見小腸腫瘤的臨床應用研究. 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2, 22(3):405-408.
[8] 劉靜, 余暉, 焦俊, 等. 口服甘露醇法在多層螺旋CT小腸造影中的應用. 貴陽醫學院學報, 2015, 40(1):80-82.
[9] 燕桂新, 王海濤, 陳文靜, 等. 口服高滲甘露醇鹽水多層螺旋CT小腸造影的臨床應用價值. 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 2011, 20(5):361-366.
[10] 張聯合, 章士正, 胡紅杰, 等. 口服甘露醇多層螺旋CT小腸造影的臨床價值.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5, 39(4):423-427.
[11] 李穎文, 柴汝昌, 蘇云杉, 等. 口服甘露醇多層螺旋CT小腸造影的臨床應用.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2007, 15(5):375-377.
[12] 專慶春, 呂永革, 莫金潮, 等. 多層螺旋CT小腸造影增強掃描的臨床應用研究. 中國實用醫藥, 2009, 4(34):19-21.
[13] 易文中. 口服等滲甘露醇SCT小腸造影診斷小腸腫瘤的臨床研究. 南華大學, 2009.
[14] 鐘冠新, 陳漢棠, 麥冠光. 口服等滲甘露醇多層螺旋CT小腸造影體會. 中國處方藥, 2014(7):13-14.
[15] 毛志群. 多層螺旋CT口服小腸造影(MSCTE)的臨床應用. 南昌大學, 2008.
[16] 肖香佐, 王界斌, 周建波. 口服2.5%甘露醇多層螺旋CT小腸造影的臨床應用. 江西醫藥, 2010, 45(8):751-754.
[17] 白瑞霞, 劉廣紅, 張玉艷. 多層螺旋CT小腸造影術的臨床應用與操作技術. 河南中醫, 2013(B10):274-275.
[18] 張天宇, 王東旭. 多層螺旋 CT 口服法小腸造影的臨床研究.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6, 22(15):34-36.
[收稿日期:201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