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瑞芳
【摘要】目的 探究在貧血診斷和鑒別診斷中應用血液檢驗的價值,以為臨床實踐和研究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方法 選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貧血患者4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地中海貧血患者154例,缺鐵性貧血246例,并以同期入院體檢的健康人200例為對照組,探究三組的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細胞平均體積、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血紅蛋白量等指標的變化情況,并分析血液檢驗在貧血診斷和鑒別診斷中的應用。結果 經研究分析缺鐵性貧血患者的血紅蛋白濃度(RBC)、血紅蛋白(Hb)水平均低于地中海貧血者和健康人,但是其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水平高于地中海貧血者和健康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地中海貧血者的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與平均紅細胞容積比值高于缺鐵性貧血者和健康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健康人的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細胞平均體積高于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貧血患者進行血液檢驗可通過分析血紅蛋白濃度、血紅蛋白、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與平均紅細胞容積比值進行貧血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關鍵詞】缺鐵性貧血;地中海貧血;血紅蛋白;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
【中圖分類號】R446.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6.0.02
貧血是臨床中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是指機體的外周血紅細胞容量降低,且水平低于正常容量值的下限[1]。通常,貧血是多種系統性疾病引發的,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體健康具有嚴重的影響。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是臨床中常見的貧血類型,也是國內重點監控的貧血疾病[2]。研究報道,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者的血常規檢查結果十分相近,臨床中比較難以鑒別[3]。為了能夠對二者進行有效的診斷和鑒別,加強血液檢驗十分必要。本文以地中海貧血患者154例、缺鐵性貧血患者246例為對象,并以同期入院體檢的健康人200例為對照組,探究血液檢驗用于貧血診斷和鑒別診斷的價值,詳情整理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貧血患者4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地中海貧血患者154例,缺鐵性貧血246例,并以同期入院體檢的健康人200例為對照組。所有患者均有心悸、黏膜蒼白、頭暈、食欲不振、皮膚蒼白、乏力等不同程度的癥狀表現。地中海貧血者中男84例,女70例,年齡15~66歲,,平均年齡(34.42±1.23)歲;缺鐵性貧血者中男115例、女131例,年齡16~68歲,平均年齡(35.34±2.09)歲。對照組中男104例,女96例,年齡17~65歲,平均年齡(35.11±1.17)歲。三組入選對象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入選對象均進行靜脈采血(在空腹狀態下進行),采用統一規格的血常規專用管真空采血,采血量為2 mL。充分混合血液標本及抗凝劑以后再進行血液檢測。檢驗儀器為KX-21全自動血液分析儀(Sysmex公司生產),檢驗程序嚴格按照儀器說明書操作。
1.3 觀察指標
分析三組入選對象的血紅蛋白濃度、血紅蛋白、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與平均紅細胞容積比值。其中地中海貧血者以地中海基因檢查結果為標準,缺鐵性貧血的診斷標準為血清蛋白的監測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經研究分析缺鐵性貧血患者的血紅蛋白濃度、血紅蛋白水平均低于地中海貧血者和健康人,但是其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水平高于地中海貧血者和健康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地中海貧血者的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與平均紅細胞容積比值高于缺鐵性貧血者和健康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健康人的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細胞平均體積高于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實踐研究顯示,缺鐵性貧血者主要是因為在鐵元素的合成過程中發生聲稱降低(聲稱降低即包括珠蛋白等指標下降,引發患者長時間處于缺鐵狀態),進而引起體內合成血紅蛋白功能下降,最終導致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4]。除此之外,人體中的鐵元素長時間處在不穩定供應的狀態,也會在缺鐵程度發生變化的同時隨之改變[5],從而改變紅細胞充盈程度,這時,患者機體中的紅細胞體積也會發生改變。檢查中即可發現患者紅細胞體積大小不均。地中海貧血是因為血液中珠蛋白肽鏈生成中出現障礙所致[6],且以遺傳性溶血性為主。人體中的基因缺陷具有復雜性和多樣的特點,故患者合成血紅蛋白重的珠蛋白肽鏈也不盡相同,致使患者發病后的癥狀表現無特異性,嚴重時會引起慢性進行性溶血性貧血。
由于鐵是機體造血的必要條件,貧血患者經常合并鐵代謝異常狀況。研究顯示,缺鐵性貧血是患者機體中的鐵含量降低或缺乏導致,地中海貧血是幼紅細胞在鐵利用的過程中發生障礙引發[7],所以不同原因引起的貧血機體中的鐵代謝情況均存在較大差別。目前,臨床中仍然存在一部分“貧血待查”[8]現象,醫生在進行貧血治療時應根據貧血病因和性質對其進行有效治療。可見,貧血的性質和誘發原因對其治療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所以,在臨床檢查中需要結合血液檢驗的結果進行分析和診斷。血液檢驗在臨床貧血檢查和診斷中具有方便、經濟、安全的特點,由本研究結果即可看出其在貧血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綜上所述,對貧血患者進行血液檢驗可通過分析血紅蛋白濃度、血紅蛋白、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與平均紅細胞容積比值進行貧血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參考文獻
[1] 施澤瑜.探討血液檢驗在貧血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吉林醫學,2012,33(30):6626.
[2] 趙靜峰.血液檢驗在貧血鑒別診斷中的作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11):1658-1659.
[3] 張 潔.32例貧血患者的血液檢驗結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1,09(12):108-109.
[4] 馬秀珍.血液檢驗在貧血鑒別診斷中的作用探討[J].今日健康,2016,15(12):347.
[5] 唐仁強,李 彬,李 輝,等.平均紅細胞含量、平均紅細胞體積及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在缺鐵性貧血與地中海貧血鑒別診斷中的意義[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6,44(8):60-62.
[6] 魏鳳英.淺析血液檢驗診斷和鑒別缺鐵性貧血的臨床價值[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5):924-925.
[7] 王鳳蓮.血液檢驗在貧血鑒別診斷中的應用探討[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8):135.
[8] 惠雙紅.貧血鑒別診斷中血液檢驗臨床效果觀察[J].吉林醫學,2014,35(9):1948.
本文編輯: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