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
摘 要: 知識管理融入教學有別以往傳統教學的方式,在上課的情境上,通過相關研究發現確實能提高學生課程認同、學習動機及計算機自信。在課程單元上如能特別加以設計,讓學習者產生知識的擁有感,引起學習者的學習興趣,無形中可提高知識分享與創造的動力,進而產生對課程更加認同。本文將對知識管理思想融入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的實踐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職 知識管理 計算機教學 融合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2-0144-01
計算機技術在各個領域中的廣泛應用,深刻地改變了各傳統學科,進而衍生出了許多新的學科和新的業務領域[1]。現在幾乎已經找不到與計算機無關的傳統學科。各個學科、各個領域都在悄悄地、而又迅速地、根本地改變著面貌。
一、知識管理簡述
職業教育是培養人才的搖籃,也是傳遞文化、知識和涵養道德的主要渠道。職業院校則是傳遞、研究、或是創新知識、技能的主要場所。長期以來,職業教育在新知識的運用上往往滯后于社會經濟發展,尤其在這信息爆炸的經濟時代,專業知識大量且迅速成長,職業教育的內容選擇與現實生活有著較大落差,我們必須教育革新。對于知識管理的概念尚無定論,作者綜合專家學者的研究,認為知識管理內涵應該以組織系統管理概念,融合個人與組織潛在的資產(知識),以知識取得、分享、儲存、擴散、創造等模式,并與知識組織有機融合,促進組織活力,增加組織長期競爭優勢的集合體。
知識的獲得來自于具有形式的思想運作,以及實質的感官體驗,沒有觀念的實質知識是無味的,沒有實質的觀念知識是空泛的。知識從哲學知識論的角度觀之,乃是形式與實質結合的內涵與方法。知識是信息受到情境脈絡,如狀態、關系、假定與期待等諸影響轉換而成。也就是說,知識比信息更具有脈絡性。
二、高職計算機教學的現狀分析
傳統高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師生往往處于對立的狀態,而知識管理融入教學,學生能在輕松的課堂氣氛下,充分表達和分享相關知識,并愉快地傾聽與獲得新知識、經驗,在師生關系互為主體的狀況下,學生學習自主自覺性增強,這對學習者開展合作學習、知識分享、技能提升有著重要價值。在課程認同、學習動機及計算機自信及整體態度向度方面,達到顯著水平。信息時代背景下,高職生對知識管理融入計算機基礎理論學習過程,有別于傳統單向學習的方式,學習態度有著明顯轉變。計算機教學創造了一個不同于以往教學的非正式學習通道[2]。高職生的求知不再完全是借助教師授課、閱讀教材來接收信息及技能,而更應該是通過自主探索、體驗和學習型小組間的相互討論、多向溝通等途徑主動吸收感興趣的有益信息,從而迸發出新的思考,主動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知識管理融入教學無論從課程目標、活動內容和技能操作層面,明顯異于傳統教學模式。專業學習的項目內容,一般通過知識管理程序——知識獲得、儲存、分享、加工,讓高職生積極體驗、分享與重構。教育者往往是知識的準備者、情境的創設者、材料的提供者和學習的合作者。教師對于教學情境的調控、引發學生主動參與互動和教學評價方式的合理性,應是影響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在以往的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師生互動向度方面未達顯著水平,這是教育者只是承擔了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并沒有成為知識的準備者、情境的創設者、材料的提供者和學習的合作者。知識管理融入教學不僅僅重視描述性知識的講授,更著重于提升學生計算機的運用操作能力和專業素養,創造出更多精彩、豐富的新思維、新理念,提升學習者整體知識的應用能力[3]。
三、知識管理思想融入高職計算機教學的實踐
一般情況下,專業教師應具備豐富經驗和專業學識。更重要的是,教育者還必須具備先進的理念、高尚的職業操守和靈活的教學方法。如果他們教學中不愿、不會、不能實現與學生的知識傳遞、分享與加工,那么學習者就很難在教學過程中獲取有價值的實務經驗與知識精華。為了讓知識傳遞、分享、加工更為暢通,作為職業教育者——我們應開放溝通環境,重新塑造賦權增能與平行溝通的管道。我們應該借助信息科技手段,充分、合理利用網絡、電子郵件、網站知識庫等等進行良好的溝通,并通過分享的機制形成互相激勵的組織文化,加速知識分享蓬勃發展。知識管理需將組織內部原有的知識納入,因為這些知識存在于日常工作與行動之中,有必要加以收集和整理,這是知識管理的首要任務。至于組織的外部知識也很重要,包括服務對象的信息、外在環境的波動、競爭對手的變化。專業知識的獲取就是從知識體系的內部及外部信息,進行及時的搜集和必要的加工過程。
高職計算機教學的順利進行,必須有必要的實踐條件作為支撐,否則它只能成為空中樓閣,難以實現。條件因素關系到高質量的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必須引起管理者和教育者的重視與關注。要從根本上重視和提升實訓、實踐環節在人才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善于引導學生通過實踐去拓展知識,提高專業素養和職業能力。我們認為,專業教學過程中設置的實驗、實習,不只是驗證教學行為,更應該是提升高職生靈活掌握計算機的運用技能和方法。
課程教學的有序進行,在各個階段都需師生間密切的溝通及分享,但是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學生分享的知識,往往受到限制。我們應該意識到,課堂不等同于教室,學習不局限于課堂。要科學利用圖書館、信息中心、閱覽室等教育資源,拓寬學生的求知視野和分享時空不斷提高信息獲取效率。在知識管理融入教學的課程設計上,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者的求知欲望、動機和興趣。教師對知識管理融入教學過程的重視程度、準備程度和專業熟練程度,直接影響和制約學習過程的順暢程度。這就意味著,學習不只是學生的事情,專業教師更要與時俱進,不斷的充實、提升自己,嘗試、改進、完善知識管理融入教學的經驗與思路,真正無愧于職業、無愧于學生,更無愧于自己。
結論
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知識管理融入課程教學的過程就是學生知識獲得——知識儲存——知識分享——知識創造的過程,能有效地讓高職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維持相當程度的參與性,在既競爭又合作的學習狀態下,產生最大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睿瀟. 巧用知識地圖,促進高職計算機教學[J]. 電腦迷,2016,03:106.
[2]劉華鋒.高職計算機軟件理論知識教學現狀研究[J].信息系統工程,2015,06:139.
[3]劉華鋒. 高職文科計算機軟件理論知識教學現狀研究[J]. 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5,10: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