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達爾吐
【摘要】目的 觀察蒙醫藥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診的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55例為研究對象,對其病癥病因及癥狀分型進行詳細分析,給予對癥蒙醫藥結合治療,并對比治療前后的降壓療效以及觀察冠心病病癥的改善情況。結果 通過對癥蒙醫藥結合治療后,測量患者的平均動脈舒張壓與收縮壓均鮮明低于蒙藥治療前,且觀察其治療后的冠心病心絞痛癥狀也明顯輕于治療前,前后數據結果的對比差異水平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蒙醫藥醫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療效顯著,且可依據癥狀進行對癥治療,具有很強的應用靈活性,利于患者獲得滿意的預后。
【關鍵詞】蒙醫藥;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6..02
在蒙醫學中,高血壓是由于部分人體質特性而決定熱能和胃火的相對鈍弱[1],并在誘因的存在下,致使胃火易出現失衡或過衰現象,進而引起消化功能不全即精華不消化癥,導致精華進入空脈道并滯留在血脈中,導致血運不暢,最終引起血壓的升高。冠心病屬于“心刺痛”范疇,其病因主與赫依、齊素失調有關,兩者相搏引起心前區、乳腺中點和(或)胸骨左側刺(酸)痛,伴胸悶、氣短、冷汗及血壓下降等癥狀[2]。由于高血壓與冠心病互為因果關系,因此,兩者常同時并發,故應早期發現并積極辨證施治,以盡可能有效消除及控制這些危險疾病[3]。本文對在本院就診的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55例進行隨訪觀察并記錄其蒙醫藥治療療效,以探討蒙醫藥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診的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55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8例,女25例;年齡33~76歲,平均年齡(56.78±2.12)歲。均患原發性高血壓,病程2個月~17年;經診斷,患者均合并冠心病,依據冠心病主癥狀心絞痛可分級為:Ⅰ級19例,Ⅱ級29例,Ⅲ級7例。參照WHO/ISH頒布的原發性高血壓病的統一診斷標準進行標準確診,并結合其病史體檢和實驗室檢查均排除繼發性高血壓。
1.2 治療方法
蒙醫學講究整體觀,給予辨證施治法。在總體治療心刺痛患者時,以調節人體元素為主,改善心臟赫依及齊素的流通情況,進而減少鎮刺痛。本院給予蒙醫藥治療方案為取藥后回家遵醫服用,定期返院接受檢查。其蒙醫藥藥方為:(1)早:以贊丹3湯引服蒙藥讓阿嘎如8味散;(2)午:以贊丹3湯引服古日古木13味;(3)晚:匝迪5味丸并服嘎日迪5味丸。一般以2周為1療程,共治療2~4療程。在蒙醫藥治療前3天停服一切其他降壓藥,再口服蒙藥復方降壓片,2片/次,3次/d,持續服用4周,為1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冠心病心絞痛癥狀及其他體征均基本消失,同時其動脈血壓也明顯下降甚至已完全恢復正常(如收縮壓下降≥30 mmHg,舒張壓下降≥19 mmHg);有效:心絞痛癥狀及其他體征好轉,其血壓有所下降但未完全恢復正常水平(如舒張壓下降≥15 mmHg,收縮壓下降<10 mmHg);無效:心絞痛癥狀及其他體征無改善,其血壓降低也不明顯甚至升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療效情況
經蒙醫藥結合治療后的療效情況為:顯效38例,有效1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36%(53/55)。
2.2 血壓變化
比較兩患者治療前后的舒張壓和收縮壓的血壓變化情況,治療后收縮壓與舒張壓均均明顯低于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冠心病改善情況
經蒙醫藥治療后,冠心病心絞痛有效消除者30例,Ⅰ級者16例,Ⅱ級者9例,Ⅲ級者0例;并且其他體征均明顯消除。
3 討 論
蒙醫藥學治療心刺痛時,注重整體觀和辨證原則,這樣能有效調理三根,促進精華的消化分解,分享清濁、活血化瘀并隨癥施治;而且蒙醫藥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時,可統籌兼顧且有效調理全身。因此,經臨床隨訪觀察,治療后的55例患者的舒張壓與收縮壓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表明蒙醫藥結合治療的療效明顯穩定、用藥安全、無毒副作用,可有效減少對肝腎臟的損害程度,達到護肝補腎的作用。
綜上所述,蒙醫藥醫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療效顯著,且可依據癥狀進行對癥治療,具有很強的應用靈活性,利于患者獲得滿意的預后。
參考文獻
[1] 風 珍.蒙醫藥治療高血壓[J].《醫藥衛生:全文版》,2016(9): 00167.
[2] 楊海花.淺談蒙醫內科高血壓急癥患者的診斷與治療[J].《自然科學:全文版》,2016(2):00062.
[3] 勞格勞,蓮 花.關于高血壓病的蒙醫分型治療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1):4504-4505.
本文編輯:劉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