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玲 崔淑英 吳立娜

【摘要】 目的 觀察曼月樂(左炔諾孕酮宮內釋放系統)在子宮腺肌病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方法 52例子宮腺肌病患者, 隨機分為口服藥物組與曼月樂組, 各26例。口服藥物組患者單純口服藥物治療, 曼月樂組患者則行曼月樂宮內放置, 對兩組對象治療后的相關指標進行分析。結果 治療后曼月樂組患者月經量為(30.2±2.6)ml少于口服藥物組的(59.4±7.3)ml;子宮體積為(220.2±3.1)cm3小于口服藥物組的(242.1±10.4)cm3;子宮內膜厚度為(5.1±0.9)mm小于口服藥物組的(8.2±1.8)mm,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子宮腺肌病的臨床治療中, 宮內放置曼月樂療效確切, 安全性高, 患者易于接受,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子宮腺肌病;曼月樂;宮內放置;臨床療效;指標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1.088
子宮腺肌癥是生育年齡婦女一種常見而難治的疾病, 約70%有臨床癥狀[1] , 主要表現是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以及逐漸加劇的進行性痛經, 同時還可導致不孕[2]。使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均受到嚴重影響[3]。對于一些年齡較大的患者, 可以選擇切除子宮治療, 但是很多年輕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無法接受此種治療。本院近年來采用宮內放置曼月樂治療子宮腺肌病, 取得較好療效,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到本院治療的52例子宮腺肌病患者, 年齡30~48歲, 病程1~14年, 平均病程4.6年。患者有月經量增多且月經周期延長, 超聲檢查提示子宮體積明顯增大且子宮內膜變厚, 存在明顯的進行性痛經。排除標準:妊娠、子宮內膜病變、精神狀態不穩定、合并患有其他類型婦科疾病、凝血功能不良、肝腎功能障礙等情況。將上述患者按患者意愿隨機均分為口服藥物組與曼月樂置入組, 每組26例。
1. 2 方法 口服藥物組單純接受藥物治療, 患者于月經來潮第1天開始, 每日口服散結鎮痛膠囊, 4粒/次, 3次/d, 連服3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曼月樂治療組則行曼月樂宮內放置治療:月經第4~7天專人放置曼月樂(拜耳醫藥有限公司, 含左炔諾孕酮52 mg, 釋放20 μg/d, 有效期5年) , 嚴格按操作指南放置并確定其位置正常。具體如下:患者取截石位于檢查床上, 對患者的外陰、陰道、宮頸等部位進行常規消毒, 探針探測宮腔的深度, 若患者宮口過緊則需要擴宮。醫生拉下曼月樂的尾環使其回收入套管內, 之后將其送入患者的宮腔底部, 左右張開套管雙臂讓曼月樂置于患者宮底部位, 停留30 s, 將套管等抽出, 并在距離患者宮頸口2 cm左右處剪斷尾絲[4]。
1. 3 觀察指標 兩組象接受不同治療方法之后6個月, 對各項主要指標進行比對分析, 包括患者的月經量等, 由專人陰道超聲隨訪, 檢查曼月樂在宮內的情況, 是否下移, 必要時給予處理, 同時監測子宮體積及內膜的厚度。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曼月樂組患者的各項指標均明顯優于口服藥物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子宮腺肌癥是生育年齡婦女一種常見而難治的疾病, 且患者的年齡近兩年有明顯的年輕化發展趨向[5]。一般來講, 子宮腺肌病主要是指患者的子宮內膜腺體與其他間質等侵襲子宮肌層, 其發病原因臨床尚無定論, 且很多經產婦更容易患病[6]。患者經期腹痛, 經量增多, 使患者的健康與生活都會受到嚴重困擾, 因此, 為此類患者選擇科學治療方式極為必要。
曼月樂為T形塑料支架的宮內節育器, 其縱臂內含有52 mg左炔諾孕酮, 置入宮腔后以20 μg/d的劑量釋放藥物, 可持續釋放5年。左炔諾孕酮有很強的孕激素效果, 將其置入患者的宮腔內, 可以讓其發揮自身較強的拮抗效果, 加速患者子宮內膜腺體的進一步萎縮。患者接受曼月樂置入治療后, 子宮內膜部位間質水腫可以得到明顯改善, 血管不會出現明顯增生, 患者的子宮內膜會變薄, 并且會出現蛻膜狀改變。曼月樂可以使患者子宮內膜部位血液循環中存在雌二醇敏感性降低, 進而減少患者的月經量, 接受曼月樂治療后, 子宮內膜的雌激素、孕激素受體表達也會得到較好調節, 痛經等癥狀會得到較好緩解。與此同時, 將曼月樂置入宮腔進行治療, 卵巢不會受到影響, 身體也不會出現明顯的不適反應, 生育功能不會被破壞, 治療的安全性較高, 這對于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治療十分關鍵。少是數患者在接受曼月樂宮內放置治療后, 陰道可能會出現點滴出血, 醫生需要對此進行密切觀察, 若是患者的不適癥狀過于明顯, 則需要及時終止治療。
本文研究表明, 口服藥物組患者僅接受臨床藥物治療, 而曼月樂組對象則是接受曼月樂宮內放置治療。治療后接受曼月樂治療的患者相比于口服藥物患者, 子宮體積出現明顯縮小, 子宮內膜變薄, 月經量也明顯減少(P<0.05), 反映出曼月樂在子宮腺肌癥臨床治療方面存在的優勢, 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韓燕華, 周應芳, 鄭淑蓉. 子宮腺肌病患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的研究.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02, 37(9):539-541.
[2] 黃薇, 牛曉宇, 韓燕華. 子宮腺肌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06, 22(1):1-4.
[3] 董其音, 吳曉云, 周媛萍, 等. 宮內放置曼月樂治療子宮腺肌病的臨床療效分析. 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1, 35(2):
157-159.
[4] 張雪芬. 宮內放置曼月樂治療子宮腺肌病的臨床療效分析.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6, 10(14):188-189.
[5] 張露丹, 劉玉玲. 曼月樂治療子宮腺肌病的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婦幼保健, 2012, 27(19):2934-2936.
[6] 李琳, 游柳嬋, 莫帶弟, 等. 曼月樂治療子宮腺肌病臨床觀察.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0, 31(10):1560-1561.
[收稿日期:2016-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