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能
摘 要: 隨著黨校“教學、科研、咨詢”一體化戰略推進以及積極發揮黨校在黨委政府決策中智庫功能的要求,這給地方黨校教研人員拓展事業和發揮才干提供了新舞臺、新空間,既帶來了挑戰,也提供了機遇。本文就地方黨校如何做好決策咨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決策咨詢 創新
中圖分類號:D2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2-0335-01
根據《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決策咨詢是各級黨校的一項重要職能。地方黨校決策咨詢工作必須要要貼近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貼近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踐、貼近廣大干部的工作需求,進行深化研究;要牢固樹立實踐導向、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任務來謀劃,來選題,來調研,積極開展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和創新性的研究工作,做到理論先行、理論引領、理論聚力、理論破題;堅持思想領先、應用為主、理論本位、專家治研、項目帶動、統籌發展。只有這樣,地方黨校決策咨詢工作才能有生命力。
第一,樹立強烈的問題意識。研究選題至關重要,好的選題是成功的一半,服務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是黨校教學、科研、資政工作的“生命線”。決策咨詢報告的最終目的和價值追求就是要讓建議和意見進入領導決策或者變成黨委、政府的政策,這一“政策性”特征決定了資政工作必須始終圍繞大局來思考、謀劃、推進和落實。資政工作的“針對性”特征決定了資政工作要注重對基層實際情況的研究,即重中之重是如何把握“下情”的問題,如果“下情”不明,資政工作就無法接地氣。為此必須,一要關注工作“重點”,圍繞工作重心“抓重點、重點抓”,只要選題精準、破題獨到、結題及時,就不難出成果;二要關注群眾“熱點”,熱點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只要抓住了熱點就抓住了本質和要害;三要關注工作推進的“難點”,難點工作往往是大家都感到頭痛的工作,只要有解決難點問題的實招就是幫了工作的大忙;四要關注社會“焦點”,著力思考解決焦點問題的萬全之策;五要關注不易受到重視的“疑點”,讓疑點問題引起黨委、政府的警覺,做到防患未然。
第二,創新決策咨詢報告調研工作方法。在實踐中,我們黨校系統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調研好方法,如召開調查會、研討會、走訪調查、蹲點調查、典型調查、實地考察等。這些方法具有感受直接、體驗深刻、互動性強、人情味重等優點,應繼續堅持。與此同時,還必須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新情況,拓展調研渠道,創新調研方式。要積極使用統計調查、問卷調查、抽樣調查、網絡調查等現代方法,提高調查的效率和質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手段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加工,為調研乃至決策提供快捷、全面、翔實的信息數據﹔綜合運用經濟學、社會學、信息論、系統論、控制論以及規劃與優選、預測與評價、計算器仿真等方法,對已掌握的調查材料進行多層面、多角度的系統研究。只有把傳統調研方法和現代調研手段結合起來,才能增強調查研究的科學性和時效性,提高調研工作的效率和調研成果的質量。此外,調查研究既是科學,更是藝術。搞好調研工作,必須在實踐中做有心人,不斷積累經驗、豐富技巧、提高能力。
第三,打造一支緊密的科研團隊。由于研究的綜合性、政策性和操作性,決策咨詢研究更強調團隊的協作,更需要集思廣益、頭腦風暴。作為基層黨校教師,要重點用好“三個團隊”:一是校內團隊,包括校領導、骨干教師,校內團隊主要是按照學科專業,知識結構,年齡互補要求,組建決策課題小組,形成穩定的理論研究力量,以便于長期關注重點領域。二是校外團隊,包括職能部門、業務單位的領導和專家,校外團隊主要是根據課題的需要,有針對性選擇相關職能部門的領導和專家,他們主要關注政策層面和操作層面的問題,來彌補黨校教師的實踐和實務短板。三是學員團隊,包括黨校各主體班次的學員,特別要用好中青班學員,他們學歷層次較高、年富力強、思想活躍、敢于創新,又都是職能部門的業務、管理骨干,把他們整合進研究中來,可以提高研究的針對性、操作性、前瞻性。基層黨校教師要在學術資源相對緊張的條件下,提高研究的質量和水平,需要主動借助“三個團隊”的力量,有效整合“理論研究、實務操作、政策研究”資源,形成“以我為主、多方參與、集體攻關、協同創新”的決策咨詢研究機制。
第四,決策咨詢報告質量是地方黨校決策咨詢工作的“生命線”。必須把出高質量成果作為地方黨校決策咨詢工作的“生命線”。高水平、高質量、能夠切實解決問題的成果是決策咨詢的生命之所在。必須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精心組織開展面向改革、面向決策、面向實踐的重大課題研究,把中央精神與改革實踐中的問題有效地連接起來,把地方黨委政府關心關注的問題與研究工作者的興奮點有效地連接起來,緊扣熱點、難點問題,舉全校之力進行深入調研,聯合攻關,形成高質量的應用對策成果,進入決策,服務實踐。這是地方黨校做好決策咨詢工作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