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摘 要: 作為一名著名的填詞人,林夕在創作生涯中留給人們許多經典不朽的作品,其歌詞創作不僅具有審美意義,也從豐富的意象使用,精神價值的蘊含等各個方面體現出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本文主要從林夕的歌詞中去欣賞和研究中國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在了解林夕作品的同時,把握其對語言文字的運用技巧深入體會我中國語言文字的深層魅力。
關鍵詞:林夕 歌詞 魅力體現
中圖分類號:H0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2-0369-01
一、概述
林夕,原名梁偉文,1961年出生于香港,1980年進入香港大學中文系學習,1984年攻讀香港大學中國現代新詩碩士專業,其中在1982年加入香港業余填詞人協會。林夕成為一名職業的填詞人是在1986年,至今其作品量已經超過3000余首,其中《皇后大道東》、《約定》、《你的名字我的姓氏》以及《夕陽無限好》、《吸煙的女人》等都成為林夕的經典之作。林夕的歌詞在其不同的年齡和經歷階段具有不同的階段性特點,但從總體上來看,其歌詞創作的水平都極大的展現出了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之所在,換句話說,林夕的歌詞多處或者可以說是處處透露出中國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了解。
二、介于歌詞與詩之間的獨特創作方式
自1982年林夕加入香港業余填詞人協會后,便在會刊上發表不少歌詞,這部分詞大都哲理性強,而且在用詞方面也比較晦澀。在早年的詞評中,林夕自己也曾認為作為一名填詞人,在不高估聽眾鑒賞力的同時也不能低估聽眾的主導地位與主導權。不過,也許是因為初出茅廬的緣由,林夕在現實的創作中卻沒有把握住這一點,但也正因如此才讓林夕有了反思,有了日后更多更好的作品。例如,在1987年推出的專輯作品《傳說》中,林夕的詞風發生的明顯的變化,在保證作品能夠傳達出應有深度的同時選用了更為淺顯易懂的詞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香港的音樂樂壇深受日本風和歐美風的影響,Raidas樂隊的這首頗具中國古典文學特色的《傳說》可以說是一個異數。林夕以現代人的眼光去審視古老的粵劇,將文言與白話并置,使整個作品在古代與現代兩種截然不同的愛情觀的交替中呈現出一種開闔有致的矛盾張力,引人深思。
三、聯想豐富與意象多樣
林夕所用的修辭手法豐富多彩,這也使林夕的詞在流行和通俗的同時,兼顧了文學上的深度。林夕十分擅長用想象和聯想來表達愛情,抒寫愛情。如“花也謝了開了,船離岸了,等不到退潮”(《為什么我要走》),讓人聯想到時過境遷,往日光景不再,自己也只是個過客。除了聯想,林夕還常常會用到別具匠心,不落俗套的比喻。如娃娃所唱的《什么都不知道》中,“永遠的愛情只是酸葡萄”,“兩個人跳舞總得慢慢地跳,不要讓彼此精力太快的消耗”,比喻愛情應該細水長流慢慢經營。 有時為了達到強調的效果,林夕也會采用荒謬夸張的邏輯,例如《麻醉》中這樣寫道:“想喝醉,不管那是一杯開水”以及《萬人迷》中“你身上再多裝飾品,你穿得再新穎,也蓋不過他自己的倒影”等。有時林夕的詞里頭的想象和意識是流動的,如陳奕迅唱的《愛情轉移》,“床單上鋪滿花瓣,擁抱讓它成長,太擁擠就開到了別的土壤”,描述了愛情變質的過程。還有達明一派所唱的《青春殘酷物語》中,“別叫嚷,讓青春比猛火囂張,長得比宇宙更豐滿,滿瀉到我身上”,更是別致。林夕的詞還有很多抽象的細節,但如果設身處地于他所設定的感情背景當中,想象一下,便不難感受和明白當中的含義。
四、歌詞中蘊含著極大的生活哲學與精神價值
林夕的歌詞不僅具有美學意義,而且也越來越成為許多都市男女的情感解藥。作品往往能很好的反映出創作者本身的情感態度與個人生活經歷,對于林夕來說也同樣如此。林夕尋愛未果,至今未婚,像大多文人一樣,痛苦也是他創作的養料與源泉。但是,在林夕的歌詞中并沒有過多的抒發其憂郁的情緒,并沒有太多的憤世嫉俗,而是學會了將痛苦轉化為安樂劑,令聽者解脫釋然。林夕也曾這樣說過:“可以幫助到別人,改善社會氣氛。能為失戀的人提供快樂的方法和回答。我以為我能這樣,雖然很難。”這從作品《蝴蝶》:“就像蝴蝶飛不過滄海,沒有誰忍心責”、《似是故人來》:“但凡未得到,但凡是過去,總是最登對”、《情戒》:“不要迷信情變等于燈滅不要含淚直到與他肯定再不相見愛恨無須壯烈不隨便狂熱”中都可以看出來。近幾年,林夕的作品中又不斷加入一些佛教禪宗的思想,人生哲理也越來越多的融入到林夕的歌詞之中,心有靈犀,詞有林夕。
五、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人們對林夕填詞的研究有了越來越多的認識,林夕也因此受到了更多的關注,這無疑是一種好的現象,不僅是我國文學研究的進步,同時也是華語音樂樂壇的進步。總而言之,林夕的歌詞帶給人的精神影響不僅是巨大的,而且具有極大的審美價值與文學價值,林夕的歌詞無論是文言與白話的結合,還是從意象的使用以及豐富的想象力方面倆說,都極大的展現出了中國文字的魅力,甚至可以說林夕是一個時代不可或缺的心靈醫生與才子。
參考文獻
[1]史音.林夕歌詞的修辭學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3
[2]戈丹.當代流行歌詞對古代韻文的受容研究[D].湘潭大學,2012
[3]廖蓉.論香港流行音樂人林夕的歌詞創作[D].華中師范大學,2010
[4]譚笑.中國大陸都市流行歌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