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劍峰
【摘要】工藝美術是將藝術和技術進行完美的結合,體現了實用和審美的統一。工藝美術的創作過程包含創意的設計、實踐制作等幾個階段,在整個過程中都有涉及技術和藝術的關系。在當前形勢下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發展,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入手,能夠滿足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需求,又能夠促進工藝美術和現代的生活相結合,促進新時期的工藝美術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探索策略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是我國民族的文化瑰寶,是我國幾千年文化的歷史沉淀,在世界上具有很好的美譽。當今社會,文化創意產業是我國著重發展的高端產業,同時為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和空間。因此,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應當在新的時代下,敢于創新,促進現代科技和傳統工藝的融合,促進傳統工藝美術行業的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
一、傳承中國傳統工藝美術,進行創新
在文化創意產業的格局下,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想要和現實的生活適應,需要進行傳承和創新。能夠適應于現代生活的需要,同時弘揚傳統文化精神,對傳統技藝的人才進行培養,尊重傳統技藝人才,對于獨具特色的生產方式進行保護,對傳統工藝美術資源進行真理和保護,傳承傳統的工藝美術教育等。通過這樣的方式把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精髓進行傳承和發揚光大。通過對傳統的傳承的基礎之上進行創新,使作品能夠與時俱進。藝術來源與生活,對于藝術的創新同樣需要從生活中尋找創新的元素,通過對日常生活的積累、自身知識文化的沉淀與升華以及對現實生活需求的了解。創新能夠促進對藝術技巧的掌握,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通過對物質材料的了解和掌握進行工作程序的制定。通過對新的技術和工藝、新型的材料和經營模式進行嘗試,降低產業成本,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例如,通過技術創新,把不同學科和種類進行構思和設計,宮廷藝術和現代工藝相結合、民間技藝和皇家器物結合、裝飾設計和家居旅游相結合等,促進新的市場的拓展。建造工藝美術創意產業園區,例如,北京通過將近百余家的傳統手工藝作坊進行重新的資源整合,促進產業集群式的發展和品牌建立,促進產品和民間藝術共同發展的道路,促進周邊產業鏈的共同發展。
二、促進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品牌建設
品牌意識是現階段中國工藝美術產業中缺乏的資源。對于市場的追求過高會使市場縮小,過于低的產品定位會讓藝術作品失去其藝術品位。因此,文化創意產業下的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應當努力營造自己品牌,結合生活實際和文化進行藝術研發,工藝產品首先能夠具有實用性,然后能夠深受人們的喜愛,成為一個珍愛品,最后是具有收藏價值的收藏品。產品通過獨特的創意和純熟的技藝來展現其藝術魅力,增加其附加值。例如,臺灣的現代琉璃藝術家楊慧珊在大陸打出了“琉璃工房”的品牌,說明了品牌營銷策略對于工藝品的推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價值。“琉璃工房”的任何一件作品,都需要經過十二道工序,六到八個月的精心制作,它首先提出了限量的理念,在工藝制作的過程中,不斷的從材質出發,深入的觀察生活,發現任何可以進行設計的可能性,突破琉璃在工藝和裝飾的概念,將文化融入到日常的衣食住行之中。在工藝上,堅持手工打造,堅持民族文化的風格,通過琉璃深入生活,融入中國文化元素,建設中國最大的居家精品品牌LIULI LIVING。
三、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和中國文化進行融合
傳統工藝美術既是一個商品,同時也是一件藝術品,無論是作為商品還是藝術品,都是文化的產物,有著文化所特點的品質。因此,應當重視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產業。現階段,應當發揮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特點和優勢,依據手工藝發展的規律,增強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應用。創意產業是新型的高技術產業,和其他產業具有很大的不同,工藝美術產品和其他創意產品之間存在很大的不同。傳統工藝美術產品需以人為本,堅持服務人的豐富的精神需求,突出的展示優秀的傳統文化,具有文化精髓的產品。在工藝美術作品的制作過程中,設計者和制作者將自身的文化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各異的文化修養對產品的氣質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例如,鳳翔泥塑的造型大多是中國古代的圖騰崇拜、神靈崇拜的遺存,深刻的反映出那個時代的文化特點,不同的顏色和紋路都代表的不同的含義,綠色象征著福壽綿延,紅色預示著四季紅火,石榴則是多子多福的含義等。因此,在傳統工藝美術產品生產中,應當深入的去發掘,結合我國悠久的傳統文化和歷史,通過創造性的創意把深厚的歷史和文化作為創意的資源,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創意品牌,促進傳統工藝美術價值的提高。
四、結語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發展與進步,不僅需要專業的人才進行傳承,還需要加以創新,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需要現代科學技術的創新,同時需要傳承傳統的文化底蘊。因此,在文化創意產業下,傳統工藝美術應當積極探索其創新發展之路,適應時代的發展,為大眾接受和賞識,在高新技術產業的帶動下促進集群性的發展,實現我國傳統工藝美術的民族品牌之路。
參考文獻:
[1]邵文紅. 文化創意產業下的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新思維[J]. 哈爾濱學院學報,2014,04:117-120.
[2]王寧. 文化創意產業下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時代轉型[J]. 美與時代(上),2010,05: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