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標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出行時對公路平整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使出行者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是我們工程人員必須面對的課題。筆者結合近年來在江蘇鹽城的施工實踐,在文中分析了影響瀝青混凝土平整度的各種因素以及質量控制辦法。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沿海平原;控制措施
出行人員評價公路施工質量的重要參數就是平整度,因此處理好平整度問題是交通工程建設中不可逾越的一項重要任務。筆者作為S234省道建湖東段改擴建工程(BT)建設項目的工程技術主要負責人,結合施工實際,對影響沿海平原地區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原因進行分析,并將項目部采取的相應對策分享給大家,為提高公路的平整度共同努力。
一、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概述
透水性小、水穩定好、耐久性高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最主要特點,在實際運行中具有較強的抵抗自然因素的能力,逐漸成為適合車輛行駛的一種高級路面,人們乘車在高速路上行駛,平整度不僅可以直接反映高速公路通車后的整體效果,而且是對高速公路使用品質與行車舒適性的最直接的外觀指標。為了進一步提高行車速度、安全、舒適性和降低運輸成本,在充分發揮瀝青混凝土路面材料本身的優點之外,現場施工技術從混合料的拌和到攤鋪碾壓成型,每一道工序都是一個重要而復雜細致的工作。
二、影響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
1、路基不均勻沉降對路面平整度的影響
路基不均勻沉降往往伴有不均勻變形,隨著車輛的反復荷載作用,公路路面也隨之變形,一旦變形達到一定值,就會造成路面的縱向或橫向的裂紋。究其原因,情況較復雜,如路基填料質量控制不好,在施工過程中使用不能使用的垃圾填筑或采用高液限粘土都會引起路基不同程度的不均勻沉降。在筆者參與的工程實際施工中,半挖半填路基較多,對于路基的接合部分處理不當、路基的壓實不足,路面完成后就會出現沉陷和裂縫。加上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大,施工單位力量不夠,未能按規范要求挖臺階一樣會造成路基在填料接縫接合部分產生裂縫和沉降。路基防護排水系統不完善、水流不暢也會引起路基變形破壞。
2、路面施工操作對路面平整度的影響
一是材質問題。包括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不合理和拌合不均勻等因素。如果使用瀝青混合料運輸設備不配套或司機技術較差時,會撞擊攤鋪機,使機身后移,形成臺階。二是碾壓和接縫處理問題。選擇碾壓機具、碾壓溫度、速度、路線、次序等都關系著路面面層的平整度。接縫處理不好常容易產生的缺陷是接縫處下凹或凸起,以及由于接縫壓實度不夠和結合強度不足而產生裂紋甚至松散。三是攤鋪工藝問題。攤鋪機基準線控制不當,攤鋪速度快慢不均,攤鋪機在操作中猛烈起步和緊急制動以及供料系統忽快忽慢,這些都會造成面層的不平整和波浪;同時攤鋪機性能的好壞對攤鋪平整度影響也很大。
3、橋頭、涵洞兩端及橋梁伸縮縫的跳車嚴重影響路面的平整度
由于壓實機械的作業面狹小使壓實不到位,通車后容易引起路基的壓縮沉降;臺背路基填料和臺身剛度差較大,也會造成沉降不均勻。在橋(涵)與路基接合處,常會產生細小收縮裂縫,雨水涌入后,使路基產生病害,導致該處路基發生沉降;橋梁伸縮縫在造型和施工考慮不周和處理不當同樣會發生沉降不良后果。
三、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措施
因為筆者在里下河地區施工,對其他施工工藝及控制措施不再贅筆,僅結合沿海地區地質地貌,淺探以下控制措施。
1、技術措施
1)軟土地基的處理
沿海地區施工中常常會有多段軟土地基,對于路基高度不高,軟土層或淤泥層比較薄的地段,采用砂墊層、置換填土、反壓護道、拋石擠淤的方法處理,以增強路基;對于排水地基,根據實地情況,采用砂墊層法、袋裝沙井法、砂樁、塑料板排水法及置換填土來處理;對于軟土地基或濕陷性黃土地區比較復雜的地基情況,采用墊隔土工布、碎石樁、加固土樁及強夯的辦法處理;對于軟土路堤的處理,采用了墊隔覆蓋土工布、增設土工格室、土工格柵等辦法。
2)排水設施的完善
由于里下河地區雨水充沛,地下水豐富,排水就顯得非常重要。在一般路段,路基排水溝渠包括邊溝、截水溝、排水溝,要注意防滲、防沖,采取加固及防止滲漏措施;截水溝應設在離塹頂邊緣以外不少于10m的地方,斷面不宜過大,溝底縱坡宜在0.5%-2.0%之間,在填挖交界處引出邊溝水時,注意出水口的加固。在埡口、深路塹、高路堤、滑坡、陷穴等地段,可用挖魚鱗坑、水平溝、種草、植樹等方法對坡面徑流進行調治與防護;在沖溝頭植樹,防止沖溝溯源侵蝕,危害路基;布設在溝谷的路線,在溝谷中筑壩淤地,并保護路基坡腳不受水的沖刷破壞。
3)橋頭、涵洞兩端伸縮防治措施
如何使橋頭、涵洞兩端伸縮對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影響,在建設中采取了以下處理措施:一是地基加固處理。首先采用插塑料板、袋裝沙井的超載預壓等方法進行排水加固,其次根據填方路提的壓力計算,采用噴粉樁、擠密樁進行加固處理;濕陷性黃土要做好防排水設計,采用強夯等辦法進行加固。二是橋頭設計過渡段。在一定長度范圍內鋪設過渡性路面或者設置搭板,這樣可以使在柔性結構路段產生的較大沉降通過過渡段至橋涵結構物上,車輛行駛就不至于產生跳車。三是選擇臺背填料。在挖方地段的臺背回填部位,場地窄小,可選用當地的石渣、砂礫等優質填料;在高填方的拱涵及涵洞與側墻的相接部位,盡量選用內摩擦角大的填料。四是強化施工質量管理。在施工時必須注意填料土壓的平衡,不發生偏移,以免造成工程事故。
2、管理措施
1)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管理。專業技術人員要加強對混合料水泥劑量的檢測,加強對施工基準線的檢查工作,發現有掉線、掉樁等現象應及時進行恢復,盡量減少人為因素對平整度的影響。
2)嚴格控制基層施工平整度。施工中使用3M直尺進行平整度控制,在碾壓完成后應立即進行檢測,發現讀數大于規范值的斷面應用人工立即將表面刨松整平后再次碾壓,如因掉線、掉樁等原因導致的不平整,應在碾壓開始前就進行處理。
3)加強養護工作。養護可采用灑水養護或覆蓋真空薄膜進行養護,在234省道工程中發現使用真空膜養護要優于灑水養護,養護過程中不會對基層頂面進行破壞,一般覆蓋前如表面水分喪失過快,可少量補水后再立即覆蓋;養護三至四天后揭開薄膜噴灑乳化瀝青透層繼續養護,噴灑前要清潔基層頂面,不得留有松散的灰土、沙塵,并灑水濕潤
4)嚴格交通管制。底基層在施工后至上層施工前必須完全封閉交通,禁止車輛通行,下基層和上基層攤鋪3到4天內必須完全封閉交通養護,攤鋪7天內必須嚴禁重車行駛,否則會對結構層造成嚴重損害。
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是施工水平的綜合反映,對于里下河地區特殊地質情況,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施工控制更加復雜,因此只有加強施工現場管理,提高施工工藝,尋求恰當的施工控制措施,才能保證路面平整度,進而提高路面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黎新才. 瀝青路面平整度在施工中的控制[J]. 中國建設信息,2010(5):60-61.
[2]王志國. 瀝青路面平整度控制淺析[J]. 交通建設與管理,2011(4):104-105.
[3]劉保國。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平整度的控制[J].科學之友(B版),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