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華琳
摘要 我國當今社會的發展仍有許多問題,但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為迫切需要解決的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問題,因此,根據恩格斯所提出的“歷史合力論”的重要內容,做了一個分析,從主體合力、客體合力和主客體相互作用力三個方面論述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也對當今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歷史合力論的內容
談到恩格斯就不得不提到歷史合力論,那什么是歷史和理論?恩格斯這樣講到:“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意志的相互沖突中產生出來的,而其中每一個意志,又是由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能成為她成為的那樣。這樣就有無數個相互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此就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而這個結果又可以看作一個作為整體的、不自覺的和不自主的七折作用的力量的產物。……每個意志都對合力有所貢獻,因而是包括在這個合力里面的”。1這是我們偉大的恩格斯對歷史合力論的一個最經典的詮釋。根據恩格斯歷史合力論的描述,其對我國當代生態文明的建設有重大的借鑒意義,因此,要想真正的建設成一個生態文明社會,必然離不開這一理論,因此,必須把二者相關聯,才能夠建立一個符合時代潮流的生態理念。
(一)歷史主體的合力
任何時期歷史合力的產生,都離不開社會,而在一個社會中,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主體,而這個主體便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處在同一時期或者不同時期的人們想法或多或少有這樣那樣的差別,正是因為在不同時期,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或者準確的說,是每個人的愿望不同,這樣就會產生每個人所希望的那種力量,這在恩格斯看來,就是“力量”,而這種在同一社會中相互交錯的力量,總會受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干涉或者限制,就會產生一個合力,而這個合力正如我們在數學中講到的平行四邊形,是兩種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作用的結果,而在現實社會中會有無數個四邊形,這樣相互形成的合力,最終朝著一個方向發展,推動著這個社會的歷史進程。但是人類社會的發展有其自身特定的規律,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必須符合當下時代的發展,那么這個合力才會不被歷史淹沒,相反,如果這個合力是呈現逆方向型的發展,必然會被歷史的發展淘汰。用一句通俗的話表達,那就是“無論是階級、集團或個人,無論他們活動的意志和目的有多么的不同,甚至互相沖突,也無論他們各自的作用方向和大小有多么大的差別,因為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他們都參與了歷史的創造,所以他們的作用都不等于零,而歷史的發展方向就是這些相互交錯的力量合力的結果”。2恩格斯這樣表明,人類社會的發展始終離不開人民群眾,因為人民群眾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二)歷史客體的合力
這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單單只靠歷史主體——人民群眾,顯然不合理,也不合理=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那么,我們在重視歷史主體作用的時候,不可以忽視歷史客體的作用。如果說歷史主體是起決定性的作用,那歷史客體騎著外在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人類社會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必然有其自身的特殊規律,這個規律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在這兩對矛盾中,經濟基礎是基本條件,只有有了經濟基礎,才可以談上層建筑,而上層建筑要想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必然離不開經濟基礎,而上層建筑的發展,也會為經濟基礎的實現,有一個良好的指導方針,只有二者有一個合力的結合,才能夠最終推動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這樣說是比較抽象的,可以具體這樣進行表述,屬于上層建筑部分的政治、法律、文化、道德、哲學、藝術等這個因素對一個社會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影響。但是一個社會的發展是否具有進步性,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解,包括一個社會中的經濟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等等方面可以體現出來,這都是一些大家可以看到的表層因素,進一步的深層次因素也就是經濟因素,才是貫穿這個社會發展的始終,最終決定整個社會的走向,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客體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力量。
(三)歷史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的合力
歷史發展的主體是人類,而歷史發展的客體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這些要素,但通過學習恩格斯歷史合力論,我們明白,不論是歷史的主體還是歷史的客體,都是不可以忽視的,如果我們只注重其中一個力量,那么社會的發展就會偏離自身的發展規律。歷史的主體,也就是人類,具有不同的意志,通俗一點就是具有不同的需求,而這種需求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稱之為人類的利益。人類本身還與動物有一個不同之處是,人類有自特定的思想,而這個思想在一定哲學意義上講就是人的主觀能動性,這種主觀能動性在人類社會中的變現,主要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推動者,也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但如果要想社會的發展順利進行,人類的這種主觀能動性的創造就必須符合當下歷史發展的潮流,只要這樣人類社會在能在這兩種合力作用下健康發展,這就是歷史合力相互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