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之家是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促進人大代表更加密切聯系群眾而建設的重要載體。當前,重慶市各級人大建設有3000多個各類代表之家、代表工作站,為全市近6萬名各級人大代表開展學習培訓、履職活動創造了良好條件,較好地推動了人大工作、代表工作的發展。
隨著經濟社會科技發展,代表之家也在不斷演化發展,實體建設發生嬗變,從重視數量覆蓋到重視質量建設,完善制度建設,增強與人民群眾的粘結度,使得代表更加貼近選民群眾,選民群眾更容易找到代表,“家站”實效發揮更明顯。
2016年6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完善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制度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要推進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工作平臺和網絡平臺建設,明確聯系的工作內容,完善聯系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代表反映人民群眾意見和要求的處理反饋機制。
更好發揮“家站”作用,緊跟時代科技發展不斷進步,成為了決策部署,也昭示著發展方向。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賡即出臺關于完善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制度的實施意見,對如何建設完善代表之家,加強網絡平臺建設提出具體要求。
認真貫徹中央精神和全國人大具體要求,重慶各地人大積極行動起來,運用科技服務實踐,深化代表“家站”建設。無論是重慶市人大推出網上代表之家,還是區縣鎮街人大運用QQ群、微信群這些接地氣、受眾廣的實時工具,及時聯系選民群眾,都不斷拓展著代表家站網絡平臺建設的內涵和外延。
實踐證明,當前,各類網上代表之家因其成本低、聯系便捷、處理快捷等特點,已經逐漸成為代表之家建設一種新的趨勢,成為推進基層民主政治、人民群眾有序政治參與新的途徑。